<p class="ql-block"><b>亲爱的妻子孙九妹,你已经走了一个月了,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b></p> <p class="ql-block"><b>2024年9月29日是我刻骨铭心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天傍晚你在城区北海南路北海公馆小区东门口地段,被一辆电动三轮车撞倒昏迷后,一直就没有醒过来,更没有说过一句话,当然也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现在我把当日傍晚以后的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你。</b></p> <p class="ql-block"><b>9月29日傍晚6:30,我们俩出门散步向街上走去,当走在北海南路北海公馆东门口地段穿过马路时,你被一辆无牌无照的又没有开灯的电动三轮车撞倒。你很快被救护车接走,我跟在车上,你很快进入抢救室,做过检查,经医生处理住进住院部九楼外科病床。随后观察,又做了两次脑部CT,医生说颅内出血越来越严重,要马上动手术。</b></p> <p class="ql-block"><b>我问医生,是你们自已动手术吗?医生说我们请专家来,我问请的专家要多长时间到?他说2小时之内。我考虑到市医院,一个多小时车程,决定转到黄山市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医生同意,并立即安排救护车将你送市人民医院急诊室。</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救护车零点到达黄山市人民医院,同去的还有你的侄女和我的外甥。在抢救室医生说从头部CT看,受伤很严重,两种选择,一是立即手术,可以是保住生命,但脑部功能是会丧失很多。二是不动手术,保守治疗,但随时会失去生命。我在与身在荷兰的女儿视频商量后,认为还是请医生动手术,先救命。</b></p> <p class="ql-block"><b>9月30日,手术从凌晨2点开始,到早上6点钟结束,整整进行了四个小时,然后你被送进神经外科ICU病房,住院治疗开始了。</b></p> <p class="ql-block"><b>10月1日,我们的女儿从荷兰阿姆斯特丹乘飞机到北京,从北京乘高铁到黄山市,晚7点多钟到达医院。在主治医生特别安排下进到病房看你。女儿和我同进了病房,女儿轻声呼唤你,你毫无反应,她流着泪出了病房。</b></p> <p class="ql-block"><b>10月2日,女儿回来的第二天,家属例行探视,女儿进去探视你,出来后,她说她用手抓抓你的腿,腿还动了一下,有反应,我们认为还算稳定。心情也放松了一点</b></p> <p class="ql-block"><b>第三天,第四天,我们照例每天下午2:45-3:15可以进病房看你,你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女儿是默默进去,默默地流着泪出来。</b></p> <p class="ql-block"><b>第五天,病人抽血检查化验单在院内线上可看到,血小板下降的快,女儿请问医生怎么处理,医生说要输血。并被告之你是A型血,血库这种血比较少。病人输血要有献血证,当时我们没有,女儿立即按医生指点,到街上的献血车上献了300毫升血,拿着献血证去医院血库后,医生给你输了血。</b></p> <p class="ql-block"><b>第6天,医生说从现拍的CT片看,左侧又大面积脑梗,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把左侧头⻣去除,减压。下午12:30进去,16:30出来,医生说手术顺利,脑内已经减压,情况还是平稳的,现无生命危险,但不能脱离生命危险。还做了气管切口手术,呼吸会好一些。手术后又送入ICU病房。</b></p> <p class="ql-block"><b>第七天,主治医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说双侧瞳孔都有不同的扩大。情况很不好,所有外科措施和药物,输血,输白蛋白都用上了,仍无好转,他们也尽力在做,但很难有效。</b></p> <p class="ql-block"><b>第八天,我们照列在下午探视,你仍然深睡不醒,而且下肢浮肿严重,血压,心跳、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还在允许范围内,但医生说这些都是设备支持的。</b></p> <p class="ql-block"><b>第九天,主治医生告诉我们,病人已无自主呼吸,所有措施全上了,无力回天。如果病人在这里走了,你们要与市殡仪馆联系怎么运回去。他告诉我们最好转到黄山区人民医院ICU病房维持几天,我们认为这个办法可行。</b></p> <p class="ql-block"><b>第十天,上午我们租用社会上的一台移动式ICU救护车把你抬上车,我和女儿随车陪你,还有一名随车医生,从黄山市人民医院开出,一个多小时后,到达黄山区人民医院。家里的亲属都知道你今天上午要回黄山区,你的哥哥,你的小姐姐等许多亲属都赶到区医院ICU室门囗看一看你。因为只有这个时刻才能看到你,你进了ICU以后他们又不能探视你了。</b></p> <p class="ql-block"><b>第十一天到第十二天,我们照例只能按规定的时间到黄山区人民医院ICU去探视你,你仍然深睡不醒,全身浮肿更加严重,你左手上的玉镯已经带的很紧了,我叫护士把玉镯敲断脱开,让你不感到紧了。</b></p> <p class="ql-block"><b>第十三天,你的女婿和两个外孙女一个外孙一行四人从荷兰乘飞机到北京,又从北京乘飞机到杭州,从杭州坐高铁到黄山北,家中亲戚开车去接,晚上11点到达黄山区人民医院。医院ICU病房也是特例,允许他们进入病房看望你,让他们与你见最后一面。</b></p> <p class="ql-block"><b>第十六天,在医院特别允许下你的哥哥,你的小姐姐,你的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及我们两边的亲属,都与你见了最后一面。你在经历了16天无法形容的痛苦之后,你平静地离开了我们,这一时刻被定格在2024年10月14日上午8时28分。</b></p> <p class="ql-block"><b>你的最后一程,被安排在黄山区殡仪馆度过。在悲伤悲哀的场景下,我和女儿一家在此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属、亲戚、同事、朋友。 从14日到15日两日共有92位亲属、亲戚、朋友、同事前来吊唁。</b></p> <p class="ql-block"><b>10月16日上午我们在黄山区殡仪馆吊唁大厅举行告别仪式。我们的亲属、亲戚共有七十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你生前工作的单位国家税务局黄山区税务局的领导在告别仪式上作了讲话,对你的工作作了很好的肯定。同时,我作为你的丈夫,也在告别仪式上向来宾作了答谢辞,</b></p> <p class="ql-block"><b>我的答谢辞如下:</b></p><p class="ql-block"><b>尊敬的黄山区税务局领导,各位朋友、各位亲戚,各位家人:</b></p><p class="ql-block"><b>我是逝者孙九妹的丈夫王国炯,今天,我妻子生前工作的单位,黄山区税务局在黄山区殡仪馆,举行孙九妹同志告别会,对孙九妹在税务局的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肯定,我非常感激。</b></p><p class="ql-block"><b>在此之际,我代表女儿王胜惠,女婿贯-安格鲁边,外孙女王安馨、王安悦,外孙王安洋,向今天参加告别会的所有人表示诚挚的感谢。</b></p><p class="ql-block"><b>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的妻子作最后的告别。</b></p><p class="ql-block"><b>感谢朋友、亲人、同事的关心和同情,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极大的安慰!</b></p><p class="ql-block"><b>我的妻子是一位好人、47年前,我们谈恋爱时,她是一位拿国家工资的小学教师、我是一位拿工分,户口在农村的新华人民公社的不脱产干部,两者身份悬殊。</b></p><p class="ql-block"><b>我后来进入到体制内,他做她的工作,我做我的工作,我单位上的事情她从不干预,还时刻提醒我廉洁自律。</b></p><p class="ql-block"><b>她热爱这个家庭、勤俭持家,我们家庭生活幸福美滿。</b></p><p class="ql-block"><b>她注重孩子培养、她的辛勤付出,使我们王、孙、两家,首次出了一个全球著名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b></p><p class="ql-block"><b>退休后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们喜欢户外运动和旅游,爬了本地的山山水水,到过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游览了世界17个国家。</b></p><p class="ql-block"><b>“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禍福”。</b></p><p class="ql-block"><b>2024年9月29日18:25分的重大车禍,我失去陪伴了46年的爱妻,女儿失去亲爱的妈妈,外孙们失去了特别喜欢他们的奶奶。</b></p><p class="ql-block"><b>今天,我妻子的单位,黄山区税务局领导,亲戚、朋友,家人,都来送她,我代表家属向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谢。</b></p><p class="ql-block"><b>2024年10月14日上午8时许,她离开了我们,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但我知道她会在那个遥远的地方,看着我们,关心我们,保佑我们。</b></p><p class="ql-block"><b>谢谢。</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10月16日</b></p> <p class="ql-block"><b>告别仪式后,我们送你的灵柩到墓地,墓地就在殡仪馆后边的山坡上,位置是我和女儿选的,坐北朝南,背靠孟山,前看黄山。立了墓碑,墓碑上写了你的名字,也写了我的名字(我的名字涂成红色)。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要来到此地,与你同在一起,相伴到永远。</b></p> <p class="ql-block"><b>女婿和外孙们要回去上班和上学,他们在上完三朝坟的10月19日下午从黄山西站乘高铁到杭州,从杭州乘飞机到北京,从北京乘飞机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然后再乘火车到家。</b></p> <p class="ql-block"><b>女儿自10月1日回来,已经有四个星期了,她也要回去上班了。她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巨大的灾难全落在她一人身上,还好,她还有许多表兄妹们帮忙送走了母亲。她又不放心父亲,她叫我到她家住一段时间,我也同意。</b></p> <p class="ql-block"><b>我们10月25日从黄山区的黄山西站乘高铁到杭州,从杭州乘飞机到广州,再从广州乘飞机到女儿荷兰家中。</b></p> <p class="ql-block"><b>现在向你报告一下事故处理的后续进程:</b></p><p class="ql-block"><b>10月24日黄山区交警大队把我和女儿叫到交警办公室,告诉我们说,《交通事故责任认书书》出来了,认定书说,撞你的电动三轮车属机动车,无牌、无证、无保险,驾车的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时遇到行人横过马路未减速避让是事故的原因,判定此次事故驾驶人负全责。并说公安局已立案,现正准备材料,将材料移交黄山区检察院,由检察院向黄山区法院提起公诉,由黄山区法院对肇事者给于刑事处罚。</b></p> <p class="ql-block"><b>亲爱的妻子,你是1954年出生的,今年70周岁,回顾一下你走过的路。我认为还是有不少亮点的</b></p> <p class="ql-block"><b>亮点之一,你1969年下放农村当知青时只有15岁。这个年龄下放农村,少之又少,在太平县是唯一的,在全国也是很少的。你是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号召的实践者。你也曾对我说过,你读小学时,成绩优秀,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你肯定可以考上大学。</b></p> <p class="ql-block"><b>亮点之二,你在农村艰苦劳动7年,凭自已的努力,终于跳出了农门。你在农村期间由于肯吃苦劳动,参加过游山水库的建设,又到公社农科队学科学种田,入了团。由于你积极参加公社和大队的活动,勤快肯干,给人的印象很好。1975年你被推荐到池州师范去读书。你对我说过,在去师范读书之前,你挑了家中的米到粮站换了粮票,用卖米的钱买了两包“玉猫”牌烟,晚上生产队开社员大会,你给大家发烟,感谢乡亲们7年来对自已的关心和帮助。</b></p> <p class="ql-block"><b>亮点之三,通过刻苦学习完成了中等师范的学业。你曾告诉我,你小学实际只读完3年级,进入池州师范后,学的是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学习难度相当大,但你记忆力比较好,通过刻苦学习,成绩提高较快,三年顺利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乡曹村小学当了一位公办教师。而且你书也教的好,特别是你上课时,学生们都认真听,教室里鸦雀无声,给人留下好评。多年后你的一位学生对我说,他还是在孙老师手上学了点数学知识,终身受用。如果你后来不改行,肯定是一位优秀的老师。</b></p> <p class="ql-block"><b>点亮之四,你调到税务部门后,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与同志和睦相处,关糸融洽,几十年如一日,给同志们留下了许多好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以上总结,很不全面。</b></p> <p class="ql-block"><b>亮点之五是喜欢户外和旅游。我们俩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退休后共同的兴趣是户外和旅游,我们是户外群和旅游群的活跃分子,附近的山里古道遍布我们的脚迹,国内外许多风景名胜区都留下了你的靓丽的身影。这些活动提高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但一场飞来横禍使我们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惨痛教训,悔恨终生。</b></p> <p class="ql-block"><b>还有一个亮点是你最疼爱的人是你的外孙们,他们是你最注情的人。</b><b style="font-size:18px;">外孙们出生后,你每年都出国看他们一到两次,总想多陪着三个可爱的外孙外孙女,看着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享受着天伦之乐。你</b><b>任何时刻不管是线上线下,只要一见到外孙们马上喜笑颜开,什么烦恼和不愉快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b></p> <p class="ql-block"><b>好了,今天把你受伤昏迷后发生的事情告诉你了。你走了以后,我就成了鳏夫,不能象过去那样与你形影不离,但我会好好的生活,慢慢地老去。</b></p><p class="ql-block"><b> 爱你的丈夫-王国炯</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10月14日</b></p><p class="ql-block"><b> 写于荷兰女儿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