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13日乘船去游览刘公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距威海市区2.1海里,面积3.15平方公里。这座岛屿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因其扼守海防要地,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刘公岛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它是清朝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也是甲午战争的古战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位于山东威海刘公岛,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该馆以《甲午战争:1894—1895》为基本陈列,共展出大量的历史文物资料,复制了大量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还原再现了多个超写实人物塑像场景,开辟国内首个“黄海海战”3D影视厅,声光电与多媒体复合再现“威海卫保卫战”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还有大量反映甲午战争的巨幅油画和巨型雕塑。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峥嵘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公岛博览园。被誉为与天坛、地坛并列的中华海坛,这里的定海神针尤为震撼。在博览园内,可以深入了解海洋文化,感受大自然的壮阔与神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定远舰是1885年由德国建造,1894年甲午海战中清朝北洋海军的旗舰,即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指挥舰。1895年2月5日在刘公岛保卫战中遭日军鱼雷艇偷袭,“定远”受重创击沉,为了不让“定远”落入日军手中,丁汝昌下令炸毁,在弹尽粮绝无援的情况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定远”舰菅刘步蟾悲愤自杀,以身殉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纪念这段历史,2004年,中国政府决定严格按照1:1的规格仿造。纪念舰于9月13日建造完成并下水,至2005年4月16日驶往威海港,当日也进行了海祭仪式,纪念甲午战争中抗击日军的北洋水师。现时这艘仿制品停泊于威海港作为水上博物馆,展出定远舰、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等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泓炮台,又称东风梢炮台,它屹立在刘公岛的最东端。这座炮台建于1890年,历经130多年的风雨洗礼,依旧坚固如初。炮台由地上炮位工事和地下掩体两部分巧妙组成,火力强大,可覆盖刘公岛东部海面与南北两海口。它与日岛及威海湾南帮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共同守护着威海湾的安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公岛峰峦起伏,海拔多在100米上下,主峰旗顶山高153.5米,是岛上的制高点。当我站在旗顶山上,俯瞰整个岛屿,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刘公岛之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这座岛屿自然风光的秀丽与壮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深远。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更应该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忽忘国耻,建设国防,扬我国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行摄活动期间,夲人的相机出现故障,大部分照片是手机拍摄,效果不佳,敬请谅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