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

教数学的高老师

四年级数学实践作业展示 <p class="ql-block">《1亿有多大》是《大数的认识》后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学生学习了大数的认识,但对一亿有多大并没有明确的认知,而一亿又很抽象,无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量感。通过安排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的方法,从身边的事物进行合情推理,通过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了解身边的事物积少成多的道理,懂得珍惜资源,热爱生活,健全健康的人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如何让孩子更深入的体会“一亿有多大”呢?我们从9月20日开始,历时1个月的时间,通过课内课外多次探究活动,用富有说服力的数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将抽象的“一亿”具象化表达,真正认识和感知“一亿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们的活动过程:</p> 课前初探 <p class="ql-block">9月20日,正好是周五,我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次探究任务《大米大米我爱你》。</p> <p class="ql-block">9月22日-23日,我们利用课服时间,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交流。</p> 课中研究 <p class="ql-block">9月26日,我们利用数学课的时间,对《一亿有多大》进行了探究。</p> 环节一:确定研究内容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提出想要研究的内容。师生共同评价内容的可行性。</p> <p class="ql-block">根据大家提出的研究内容,同学们任选其一设计研究方案。</p> 环节二:开展研究活动 <p class="ql-block">在我们教室里最方便的研究对象就是纸啦!我们选择的课上研究内容就是——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p> <p class="ql-block">学生分组活动。</p> 环节三:谈感受 课后实践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用课上学会的研究方法,推算过程,继续在生活中探索。</p><p class="ql-block">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爱好,开展其他事物1艺份有多大的探究。</p> <p class="ql-block">这次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长度感知、质量感知、面积感知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究了“一亿有多大”的问题。他们通过称量100滴水的质量,推算出1亿滴水的质量;通过量10枚1元硬币的高度,推算出1亿枚硬币的高度;通过称出100粒大米的质量,推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一亿”的实际大小,还深刻体会到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习得了方法,同时使孩子们与同学的交流沟通的能力得到了提升。</p> <p class="ql-block">通过活动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1亿”到底有多大,对“1亿”这个数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猜测、实验、调查、测量、推算等过程,由部分推算到整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结合生活实例从质量、时间、长(高)度、容量、面积五个角度去探索“一亿有多大”。学生在做中学,在创中学,在合作中学,获取生长体验,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孩子们还懂得了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珍惜一分一秒......也知道了1亿确实很大,但它再大,也是从1开始,只要一点一点地努力,终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走向更大的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