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木才:《让我们从容地老去》】

老年脑者说

<h3>  <br> 《让我们从容地老去》<br><br> 文丨戴木才<br></h3> <h3><br>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这个福,则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即所谓的仁者之寿。<br><br>然而,当你郑重其事,以至孜孜以求地关注起长寿的时候,十有八九为时已晚。<br><br>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br><br>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们,又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于是,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br></h3> <h3><br>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高人全出来了!<br><br>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br><br>讲动的,讲靜的,讲吃素的,讲喝水的,讲拍手的,讲泡脚的,讲打坐的,讲打拳的,讲游泳的,讲爬山的,讲戒酒的,讲戒烟的……<br><br>听来听去,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br><br>品味国学经典,赏读智慧人生<br><br>试问一下,这些说教者,他们自己长寿吗?谁做过这些人的寿命统计,养生名家,营养医师,瑜伽教练,运动健将……<br><br>恐怕他们自身实践和理论也未必统一。<br><br>长寿的条件,天好,地好,水好,人也好,如此奢侈,能自主吗?<br><br>长寿的要素,遗传,习惯,性格,心态,如此复杂,能优选吗?<br></h3> <h3><br>物质的享有,无穷无尽;精神享受,五花八门;灵魂的安稳,飘渺无依。<br><br>暴敛天物,大自然的报复多么迅速惊心;安居乐业,似乎到了跟前,忽地又走远了!<br><br>信天由命的老话,不合时宜啦。那么如今,长寿秘诀何来?<br><br>你问问山村的老农吧?他们不懂养生,只求谋生;不懂健身,只爱劳动;不懂休闲,只惯安眠;不懂营养,不懂健身,但腰腿灵便;不懂旅游,但门外就是大自然……<br><br>你问问百岁老人吧?他们大概连半套养生也讲不出来。讲出来也未必符合“标准&quot;!他们反倒有爱喝酒的,常抽烟的,吃肥肉的,从不体检的,很少洗澡的……而且,多是历经艰难,不辍劳辛,一生粗衣疏食的人。<br></h3> <h3><br>哪个活法长寿?<br><br>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或许也是个各得其所的,因人而异的自我感觉吧。<br><br>别人的活法儿,只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br><br>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br><br>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br></h3> <h3><br>抗衰老?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妙药灵丹?<br><br>真善美,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与美。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br><br>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敬畏生命。<br><br>可过度的治疗,得到的只是既无尊严又无意义的生命。<br><br>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孝&quot;字,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br></h3> <h3><br>人生苦短。半百是短,百岁还是短。人生的来去,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br><br>请你想想:我们的先辈们,包括古往今来的先皇先帝、达官显贵,他们看过电视吗?用上手机吗?玩过微信吗?今天的我们多么幸运,偷着乐吧!<br><br>世间的美好多着呢,谁能享有完全?未来的精彩多着呢,谁能享有永远…<br><br>老年之福,不再是占有、贪婪;这个福,也不由主观的设计、策划。<br><br>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br><br>一切的一切,恰到好处,缺了不可,过了便错。<br></h3> <h3><br>长寿的前题是能自理,是不麻烦、少麻烦别人。不然,则是孔子所言:长寿多辱了。“辱”就是失去了尊严。<br><br>如果,老来还可以给与他人(包括儿女)帮助,那已经不属于我们的责任,而是“老有所为”的自我需要的乐事了。比如,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br><br>优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我想,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br></h3> <h3><br>  <br>  戴木才 “让我们从容把老去”的解读<br><br> AI回复<br><br>“让我们从容地老去”这一观点,与戴木才教授所倡导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有着深刻的联系。戴木才教授作为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思想中充满了对人生、道德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下是从戴木才教授的思想出发,对“让我们从容地老去”这一观点的解读。<br><br>首先,从容地老去意味着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戴木才教授强调,人生是一个有限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出生到衰老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一自然规律,不抗拒、不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br><br>其次,从容地老去需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戴木才教授认为,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或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在老年时期,我们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通过读书、思考、交流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br><br>此外,从容地老去还需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戴木才教授指出,无论年龄多大,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勇于尝试新事物,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年时期依然保持活力,让生活充满色彩。<br><br>最后,从容地老去需要有一种超脱与包容的心态。戴木才教授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在老年时期,我们更应该学会超脱与包容,不计较得失,不纠结于过去,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br><br>综上所述,“让我们从容地老去”这一观点与戴木才教授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它告诉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注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以及培养一种超脱与包容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年时期依然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尊严,让生命之花在岁月的洗礼中更加绚烂。。</h3> <h3><br>戴木才,1965年7月生,江西吉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