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田赳夫(1905年1月14日 - 1995年7月5日)是日本的政治家,第67届日本首相。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1. 早期经历:</p><p class="ql-block">• 福田赳夫出生于日本群马县群马郡金古町足门(现在的高崎市足门町)的一个名门。青少年时代的他聪明伶俐,曾就读于东京第一高中、东京帝国大学。1929 年,在东大法学院毕业前夕,他参加高等文官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大藏省录用,第二年被派往日本驻英国大使馆担任财务秘书。</p><p class="ql-block">• 二战期间,1941 年他曾来到中国,担任汪伪政权财政顾问。日本战败后,他继续在大藏省任职,历任银行局局长、审计局局长等职务。但在 1948 年 9 月,因一桩贿赂事件败露,他作为受贿嫌疑者被捕并被免除职务,不过 1957 年无罪释放。</p><p class="ql-block">2. 政治生涯发展:</p><p class="ql-block">• 1952 年,福田赳夫首次参加国会众议员选举并当选,之后连续 13 次当选。1955 年,他参与了“55 年体制”的成立。</p><p class="ql-block">• 在自民党内,他两次担任政务调查会长,两次担任干事长。在政府内,先后担任农林大臣、外务大臣、经济企画厅长官、大藏大臣(3 次)、副首相。</p><p class="ql-block">3. 担任首相:</p><p class="ql-block">• 佐藤卸任后,自民党中出现“三角大福”(三木武夫、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福田赳夫)四强鼎立局面。在总裁选举中,福田赳夫曾多次竞争失败,直到 1976 年 12 月,由于自民党在众议院议员大选中失败,三木引咎辞职,福田赳夫担任总裁的愿望才得以实现,并就任第 67 代日本政府首相。</p><p class="ql-block">• 在 1978 年 11 月的总裁选举中,福田赳夫最终败给了大平正芳,随后辞去首相职务。</p><p class="ql-block">4. 主要成就与政策:</p><p class="ql-block">• 党内改革:洛克希德受贿案发生后,自民党的“金权选举”“派阀政治”弊端暴露。福田赳夫上任后,沿袭前任三木武夫的方针,对自民党的体制进行改革。1977 年春,自民党成立了《党改革实施本部》,福田自任本部长。这次改革抢在了参议院选举之前,使得自民党在选举中保住了原有的议席,避免了一次危机。</p><p class="ql-block">• 外交方面:</p><p class="ql-block">• “福田主义”:他提出了对东南亚政策的“福田主义”,即“和平、心与心、对等”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东南亚的反日气氛,也为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奠定了一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推动中日关系:福田赳夫执政期间,积极推动与中国的关系发展。1978 年 8 月,他访问中国,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举行会谈,双方就日本战犯赔款问题、台湾问题等达成共识。10 月 23 日,两国签订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这一历史性的文件成为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石。</p><p class="ql-block">福田赳夫在日本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的政治生涯和政策举措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外交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儿子福田康夫也曾担任过日本首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