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

练轻功的鱼🐠

<p class="ql-block">“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你会唱这首歌吗?记得我是在18岁那年学会唱的,那时我刚从一个学生娃成了军校生,教员除了教列队、正步,最重要的就是教歌。军校规定饭前一首歌,我就是那时学会的这首《跟着共产党走》。</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北方的初冬,天空那么蓝,那么悠远,百花虽已凋谢散了芬芳,枝头的几个叶片随时都会随风而去,但雪还未入怀。太阳暖洋洋的,是那种浅酌微醺而令人心醉的暖。在沂南县孙祖镇南侧的山区丘陵之间,有一个宁静的小村落,名为东高庄村,人们播种的冬小麦,已在秋风秋雨中孕育着生长了一个多月,一望无垠的麦苗就如绿色海洋一般,在乡村的周围生长着,几只小狗在田边追逐嬉闹,觅食的麻雀不时地在田间飞来飞去……这里就是《跟着共产党走》革命歌曲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东高庄村,地处洼地,村前有条金马河,村后有孙祖河,它们在村东汇合而注入汶河。村头,立着“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的牌子。这是一个村庄的故事,也是一个中国的故事。在牌子左右侧分别是:抗大一分校沂蒙文化传承中心和文献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不远,有个甚是热闹的小广场,老大娘们一边谈笑着,一边不耽误手里的劳作,有的推磨撵着小米,有的拿着簸萁在搓玉米棒子……旁边的老汉们下着棋、拉着不流畅的二胡在切磋者、唱着,还有几个靠着砖墙抽着旱烟晒太阳……一个金黄色的谷堆代表着丰收。这就是传说中的沉浸式村庄展演?大娘们热情的和大家打着招呼,高兴的拉着游客的手讲村里的红色故事,讲村里的变化,脸上不自觉洋溢着幸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游客瞬间被暖到了,热情也被传染到了。“村庄就是剧场,村民逆袭成演员”,老大爷抽着旱烟,老大娘唱着歌,快快乐乐当着演员,还在家门口挣着钱。这不就像是现代版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不过他们种的是“红色文化”,收获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金豆子”!这种创新式演艺,拉近了游客的距离,盘活了红色资源,带动了乡村振兴。</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旁边有个打扫的很干净小院,是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遗址。提起抗大一分校,就不得不再次提起《跟着共产党走》,1939年冬,抗大一分校穿过敌人重重封锁,于1940年1月5日到达了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一带。在这里,抗大一分校积极办学,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1940年“七一”前夕,抗大一分校决定,要尽最大努力写出一首新歌,向建党19周年献礼。于是,《跟着共产党走》诞生了,很快就从沂蒙山区传遍整个山东根据地,后经传播,成为引导进步青年走向抗日战场的主旋律。</p> <p class="ql-block">小院中,一块黑板上书《救国军歌》,前面有几排长条凳,似乎是学完歌的人们刚刚离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静静的站立着,像高大威武的将军。斑驳的阳光透过黄绿交织的梧桐叶,映衬出别样的景色。黑板的后面和右侧各有一个展室,一个放着演出的道具,一个展示《 还是叫我老徐吧》、《大衣和木桶》等故事和陈列物。历史与现实交织,将我带入那个战火纷飞却依然坚韧不拔的年代,那个穿着军装扎着小辫子,又蹦又跳的小姑娘不正是我吗?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对抗战女战士说什么呢?我闭上眼睛思索着,信念?坚韧?智慧?勇气?所有语言和词汇都代替不了她们书写的巾帼传奇。我仿佛闻到了空气里硝烟的味道,感受到了惨烈的战斗场面,更是看到了他们用土枪土炮与敌人的洋枪洋炮对抗着,不止有英雄,还有牺牲……</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继续往里走,惊喜的发现一段石头墙上面磊着一个五角星,那么的鲜艳夺目。我爱红五星,这个五星从小就长在我的心里,它陪着我长大,后来我有了一颗属于自己的红五星,它天天带戴在我的头上,让我有了军人的本色。看着墙上的红五星,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用忠诚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安宁。现在我们退休了,虽然没有了领章帽徽,但那颗红五星的魂,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着路往村子深处走,转个弯,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孩子们追着球踢来踢去,妇女们抱娃的、拐着篮子赶集回来的,聚在一起唠着。你可别小看了她们,她们拥军支前、参军参战,救护伤员……还有那份鸡鸣犬吠的热闹。和煦的阳光穿梭在林间、房前屋后,高高的枝条上仍有几片或红或橙的叶子在风中悠荡,泛黄的草地上还有许多柔弱的小草在坚守着绿意,它们以这种顽强的姿态迎接着初冬的到来。拾起一片落叶,阳光下的叶脉里还透着秋的瑰丽 ,闭上眼睛放缓呼吸,耳边仿佛响起“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中国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的坚定有力量的信仰之歌。</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立着牌子的房子前,我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抗大一分校遗址、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旧址、临沂大青山突围战遗址。从一件件展品、图片以及文字中,我再一次翻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一次感悟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穿越,我想走进那个文工团里,跟着女战士们去战斗,和她们一起站在村前的土台上,唱那首《跟着共产党走》,用歌声和舞蹈为战士们带来欢乐,用戏剧和快板宣传革命思想,照亮战士们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庄虽然不大,1个小时左右就参观完了,但红色的革命精神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里几乎每栋房屋都有宣传画,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同时,不知不觉的感受文化传承,感受时代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微风过处,空气中便有了泥土的芳香,也有丰收的气息。我沿着弯曲的小路走出村子,整齐的房舍、忙碌的村民、潺潺的河水……让人流连忘返。这个不知被日月穿梭过的光阴小路,留下了多少红色故事与厚重的历史。如今,《跟着共产党走》歌曲诞生纪念地——山东沂蒙山区东高庄村,已经成为人们凭吊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正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计划,打造生态宜居乡村。</p> <p class="ql-block">黄昏,村庄静静地伫立着,霞光悄悄地爬上树干,又从树干爬上树梢,将心中的故事娓娓道来。袅袅的炊烟从村舍的屋顶升腾起来,轻描淡写地滑过屋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一首古老的歌谣。</span>此时的乡村,既粗旷又细腻,既模糊又清晰,让我久久凝望思绪纷飞,我知道这些都源于这里孕育着世间最美好的一切,如品格,如乡情,如那首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