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光树满花—记永梅老人

平凡

<p class="ql-block">  有开车、坐车或走路经过78省道(原232省道)苍南县南宋镇宋阳路溪光段一排四间平房前,一定会被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惊艳到,更是让在车上闪过的人赞不绝口,惊讶于这是什么样的神奇之树,居然能开出如此大朵且艳丽的花,一年四季不凋谢。经常引来过路人驻足观看,甚至招到“爱花之士”偷偷折採。</p><p class="ql-block"> 一棵冬青木从小树苗长成大树,年年开花、从未间断,一开就是将近二十年,溪光公路边的这片独特风景,其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且听树花主人—一个爱花之人的趣事表白。</p><p class="ql-block"> 她叫王永梅,今年92岁,养育六个女儿四个儿子,一个敢闯敢拼、乐观开朗、幽默灵敏、善良可爱的智慧老人,内心充满童真和美好。八十年代末,两夫妻带着十三岁的小儿子在外打拼吃过很多苦,煎粿卖、卖水果、配锁、补鞋、修伞,到七十岁和老伴李孔义(大她一岁)回到自己的老屋(地方上称这排带大厅的木屋“下厝”,与李士林故居“顶厝”只有上下坎一条路之隔)养老,同时在门口种下两棵冬青树,有一棵因长虫没成活。她自学成才会各种手艺活、勤奋钻研,因为喜欢花,开始糊纸花,回老家后自制花圈,老伴砍竹子、削竹子、打好花圈支架(圆形、方形);她裁纸、剪花、糊花做成品工序,两人互相帮衬,她很能说笑话,老伴被她逗乐得没抱怨没脾气。她心灵手巧、自创设计,彩色褶皱纸做成各式各样花鸟,纸糊的蝴蝶、马、鸡用铁丝定扣在花圈头摇晃起来栩栩如生,每个花圈款式各不相同,遇上白事,远近周围的人都找她糊花圈。</p> <p class="ql-block">  说起插树花事,要从做花圈说起。起初她把做花圈的纸花一朵两朵几朵插在这棵冬青树枝上,发现很好看,插越多越好看满树红,她开始专门插彩色纸花,不过被雨水打湿花全“蔫"了,干脆定期给树换上新花,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每天早上一打开门就能看见美丽的一树花,令人赏心悦目,多开心都不知道,什么烦恼都没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了布艺仿真花,而且布艺花特别好看,颜色鲜艳、多姿多彩跟真的一样,又能保持很久,旧了看厌了褪色了再换新的。再说自己种花太费功夫,还不一定开得好看,好不容易等到开花,可是没过几天就凋谢了,守护一年只等来“昙花一现”不划算;有时买现成开花的盆栽吧,放在外面夜里被喜欢的人端走了,后来就用四季常绿植做底盆,插上防真花照样也是一盆花,自己觉得好看就好,不必在乎是真花还是假花。随着这棵冬青树长高,插花的难度越来越大,她自己够不着,就做了一支长柄钩把树枝勾下来,花插上去再放开钩子,她的高操技术使得花束和树枝做无缝衔接,加上浓密的树叶遮盖,完全看不出真假。</p><p class="ql-block"> 到八十多岁,树已三四米高,她买来人字梯,自己爬上去继续插,可是下面要有人给她递花,老伴怕她摔下来不让她折腾,她调皮地说:“你帮不帮我?不帮是吧,别想吃饭啊。"对于这份执着,老伴拿她没办法,就一起养护着这棵花树。自从2012年老伴去世,她还是热衷于花,为保持花色鲜艳,三五个月便要更换一次,红的、黄的、橙的、混色,不同色变化着插,这些花都是自己亲自去灵溪建兴路店里挑选的。即便一个人她照样十年如一日,这一做又是十一年,人字梯、钩竿并用,继续把这棵树装扮得绚丽夺目。</p><p class="ql-block"> 这满树花可谓人见人爱,发生的趣事就更多了。路人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花,向她要折一枝回去种,她心里暗自发笑,说明真相后,无不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公路边车来车往,对于坐在车里一闪而过的人这一幕绝对被这惊呆了,有的司机开过了重新折回来,下车几个人又是拍照,又是赞扬。她每天早早就关门,有时还没睡着,听见外面嘀咕的说话声,不一会儿,只听咔嚓一声,她知道有人偷摘花了,第二天看见在不远处有一大枝带花的树枝躺在路上,哈哈,采花人发现是假花直接扔了。还有一个过路人,有一天他忍不住走到树下,仔细端详这花开的到底是真是假,最后对旁边的人说:“这回看清楚了,原来是真的,这是什么树种,居然开这么好看的花,我经常路过,看了几次觉得这花应该是假的,今天总算揭开谜了,是真的、是真花。”这让老人又得意欣喜暗笑了一回。说起这树花的趣事,永梅老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心里乐开了花。</p> <p class="ql-block">  再看看老人屋内的摆设,一间二十来平方的屋子,除两张床,凡是有空间可利用的地方,墙上、柜子板、门上贴满蝴蝶,装饰了各种花,柜子、桌上摆着精致小巧的小件花鸟饰品,花间有蝴蝶、蜻蜓、蜜蜂,还有两个布娃娃(孙女、孙女婿送的)。两年前七月七会市自己去南宋买八九十年代流行的跳跳青蛙。她自己睡的床单、被子、枕头都是粉色的,简约整洁,床前顶上挂着一条彩灯带,打开开关就一闪一闪的,给房间增添了不少生机。房间里看不到药罐子、营养品,到耄耋之年仍然保持一颗充满童真和公主情怀的少女心,这也许是她健康长寿的一个秘诀吧。用她的话说“看着这些东西心肝真好过”(心情特别愉快)。</p><p class="ql-block"> 在交谈中,她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始终笑容满面,说活幽默风趣,吃过的苦在她眼里只是笑话,像讲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没有掉眼泪,没有丝毫委屈和抱怨,土改受过批斗、招人白眼嘲讽也没有愤恨任何人。说活间不时手舞足蹈,翘着二郎腿晃动着脚丫,悠哉悠哉的。自从老伴走后,她就一个人生活,她说:“有时想他就把之前的录像拿出来看看,跟活人在世一样,人死不能复生,悲伤有什么用。”有时会去儿子女儿们那小住一段,有时儿孙们回来看望,会住几天或小憩一下,她专给孩子们铺了一张床,还是天蓝色的,显得清水干净,不能让孩子们躺睡她的床,人老了,身上总会有老人的臭气,别人会惊的(指害怕不敢和老人睡一起)。</p><p class="ql-block"> 她每天五点多起床,先把门口埕打扫了,连没人住的三间空房都一起扫得干干净净,扫完前面扫后门埕,再把屋内桌面灰尘擦一擦,衣服洗洗,等所有杂事忙完,最后做早餐。她吃的很简单,蒸馒头、饺子、熬粥、煮面条、地瓜粉丝,后面厨房里放着两台冰箱,儿女们很孝顺,备足了各种吃的,平时自己去南宋北山街买点菜,前几年还能走路,现在坐三轮车,有时路边有拉车挑担叫卖鱼鲜、蔬菜、水果的,也会买一些,她说要先做完这些事情才能安心做早餐,饭才吃得下,吃得香。她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洁,穿着小碎花衣服还染了头发,说话中不时擦口角,自以为老人家会流口水,给人邋里邋遢感就不好了。</p><p class="ql-block"> 她说咱们遇上好时代啊,现在世界到处在战争,感谢毛主席感谢党,那么艰苦打下江山,刚解放我们有啥,什么都没有,经常饿肚子,现在人总叫苦,米没白、配菜不多吃不下,有的挑有的选,想想以前受的苦难这算什么苦,这叫太幸福,生在福中不知福。有的人烦这忧那,亲手不用动,天天还流目屎(流眼泪),有保姆给当奴才,比顶厝地主朝钦公还爽(宋字的闽南方言谐音,爽快的意思),那时他能吃到我们现在这么好吗?吃地瓜丝配戴遛(鱼生)喽,心要放宽不要跟别人比,我就拿自己吃过的苦比,生活越来越好了,现在有吃有穿有钱花,想想都开心,有什么好哭叫苦的。</p> <p class="ql-block">  她笑自己老不正经,老了老了专干些孩子的事,如今的日程每天画画,有的拿手机临摹,有的靠想象,还闹不少笑话呢,比如画了一只猫,想着要有个地方给它睡觉,于是加了一张桌子,猫喜欢吃鱼又在桌下添了一条鱼;画了自行车被人笑怎么一个轮子圆的一个轮子歪扭的,她回答:“后轮胎有点漏气,等我画完气全漏光了。”引来一阵大笑;画一个小女孩写上美女,孙女把它发到朋友圈,收到大量评论和点赞,她又害羞又好笑,觉得虽然画得不像样,有这么多人关注也挺自豪的。她对花的热爱全在日常生活里,看看多数画里都配有花,另外还用轻泥捏花,要不是亲眼所见,谁也想不到这些画出自一个九十二岁老人之手。她智能手机还玩得很溜,每天跟儿孙们微信聊天、刷抖音、看新闻、知晓国家大事、拍照转发。在溪光人眼里,她是一个头脑清明、与人为善、幽默搞笑、不计较的快乐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后,这课树花突然不见了,原来树长太高、太茂盛,叶子很多,老人每天清扫满地的落叶很辛苦,加上有一段时间长虫子,老人插花爬上爬下。孩子们不放心,也怕老人累着摔伤,就把树砍了。她说:“自己年纪也大了,老了干不动了,不能让孩子为她担心,砍就砍了吧,还有树桩在,看能不能再抽芽,等长高了再插,现在插不了花,我就画花呗。”一个多么看得开、放得下的老人啊,接纳自己的当下,让自己头脑灵活愉悦身心,及时寻找打发时间的办法,学画画就不会无聊,不像大多老人整天胡思乱想,思虑忧愁伤身。她乐观豁达、心态积极阳光、总把快乐带给大家。知道她健康长寿的秘诀了吧,她的精神值得老年人学习。</p><p class="ql-block"> 没过几个月,她又买来盆栽,继续乐趣于她的热爱,真花里插假花,假花中带真花,沉浸于她的花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永梅老人健康、平安、喜乐、长命百岁,期待冬青树来年春天再发芽,重现溪光这棵永不凋谢的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