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寿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 2024 年11月9日,淅淅沥沥的秋雨,非但未能阻止我们游览淮南寿县古城的步伐,雨幕下涂抹了一层神秘面纱的古城,反而为我们此行,增添了浓郁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高耸云端的古城楼上,红黄镶嵌的龙旗迎风招展,悬挂于横梁上的大红灯笼鲜艳欲滴;石板古驿道油光铮亮,镌刻着历史的年轮;斑驳沧桑的古城墙,还在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盛况;古代城市重要军事防御的瓮城,更是展示了先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战略智慧!</p><p class="ql-block">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之间发生的淝水之战就发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 东晋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二十多万)的前秦军队,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人们所熟知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典故由此发端。</p> <p class="ql-block"> 乘着游兴,披着雨纱,沿着蜿蜒绵长的古城墙,我们来到了古城的又一景点——寿县报恩禅寺。禅寺内,香火缭绕,游人如织。偌大的寺院,大雄宝殿、如来佛像、亨哈诸将,一应俱全,与国内大多数寺院别无二样。唯有扑面而来,遥遥相望的两棵银杏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只见两棵硕大的银杏树,粗壮无比,枝繁叶茂,伞状如云,遮天蔽日。树径约两米,树高约20余米,目测一下,需4至5个成年人方能合围环抱。细一打听,两棵银杏树已有130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寿县,古老的城墙,古老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 由此,上溯至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前179年一前122年),他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这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p><p class="ql-block"> 他还招集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该书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据统计约有500多个历史典故成语出自此书。</p><p class="ql-block"> 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他治下的淮南国都寿春,一时成为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他还热衷于炼丹术,以求长生不老。未曾想,炼丹未果,无意中却点浆成卤,创造发明了烩炙人口的食材豆腐(后人曾加以改进),为人们普遍接受并享用至今,且津津乐道。 </p><p class="ql-block"> 可悲的是,被后人视为集文学、道学、思想家于一身的淮南王刘安,却心怀叵测,数次密谋起兵反叛,欲簒权夺政,岂料东窗事发,料无不赦,自戕殒命,未能善终,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 历史远去,古城无言。作为楚国最后一个国都的寿春,具有战争防御作用和防洪功能的古城墙;刀光剑影,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兼有历史与文学价值的鸿篇巨制《淮南子》;四溢飘香,烩炙人口的八公山豆腐宴;还有那静静地沉睡在古城历史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曾参观过),以及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出土的楚文化历史遗存,(淮南武王墩历史博物馆將于2028年,可对外开放展出),互相交织,传承有序,使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屹立于淮河之滨的寿县古城,巍峨挺拔,雄伟壮观,是镶嵌在华厦大地上的一颗熣燦明珠,它见证了一段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历程,它向我们展示了上下五千年,华厦文明发展的无穷魅力,它吸引着海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朋友,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愉悦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 迎着飘缈的秋雨,驻足于雄伟高大的古城墙上,静观若隐若现,近在咫尺的八公山,我们仿佛穿行在历史时空的隧道之中,我们心绪飘荡,好似已穿越时空,感知着中华楚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厚重的历史渊源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仿元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古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p><p class="ql-block"> 作《天净沙. 寿县》,鸡犬银杏豆花,石桥古城铠甲,孤烟落日羸马。八公山下,秦晋兵戎相加。以壮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