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理念 用好统编教材 ——涪陵区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学大比武(第一片区)

七月十八

<p class="ql-block">  倏忽秋又尽,今朝已立冬。为贯彻落实“双减”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精神,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我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伴着冬日的第一缕暖阳,11月12日,我们在城六校教育集团乌江校区相逢,开启了涪陵区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学大比武的视听盛宴!共同去见证一场小学语文教师的精彩角逐,感受教师们的教学魅力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涪陵区教科所主办,由涪陵城六校教育集团乌江校区承办。本次大赛分三个片区依次进行比赛,分别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评委由专业评委组和大众评委组构成。</p><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涪陵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叶洪林、涪陵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傅小殷老师,及各直属学校、各学区的部分领导和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期盼的心情,第一片区的教学大比武活动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由实验小学黄兴洪老师展示了对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整体解读。她聚焦“美好品质”的单元人文主题和单元语文要素,对单元整体解读得深入且细致,创设了“寻找闪光点”主题班会活动,共设计了4个任务,包含9个子任务。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了主动感知、整合、建构、应用、反思的过程,让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接着实验小学的苏瑞老师头戴发簪、一席中式长裙走进了课堂,为三年级八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司马光》。整堂课从小小诵读员,到小小思考者,再到小小讲述员,让学生在不断的身份转换中达成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落实课程育人。</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由浙涪友谊学校的王霞老师同样也对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进行了不一样的单元整体解读,她依托课标,梳理教材,结合学情,确立了“古今中外人物荟,巧用默读悟品质”的学习主题,提取了单元大概念——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学习课文和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后,王茜琳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司马光》一课。通过读出“韵味”、读出“趣味”、读出“意味”三个活动贯穿整堂课,孩子们在读中感知越发深刻,在读中体会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单元的解读和每一堂课的呈现,都是老师们无数的心血与精湛的教学技艺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你瞧,来自涪陵城七校的施艺老师带来了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整体解读。她勾连“上下”、环顾“左右”,对单元教材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又结合学校的德育课程确定了“小彩笔绘‘10’光”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在三个子任务、八个学习活动中,定格难忘时光—探寻习作密码—描绘多彩生活。</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城七校的姚红老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教材《爬天都峰》一课为载体,与</span>城六校四年级12班的孩子们共同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写作指导课。姚老师带领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回顾了写清楚事情的第一个密码——写事要有顺序。紧接着破解密码,发现写事情要根据表达需要把重要内容写清楚。最后在运用密码——初试身手中,学生完成了本堂课的任务,达成了习作目标。</p> <p class="ql-block">  十四校的彭丹老师基于学习任务群思想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展示活动,针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做了详细解读,深入浅出,准确把握住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任务群,构建大单元整合式教学。</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李诗涵老师执教《爬天都峰》课堂生动有趣,李老师紧扣课标,创设真实情景,设计了活动一“对比学习寻方法” ,活动二“合作学习明方法”,活动三“小试牛刀用方法”,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重难点,活动设计环环相扣,还结合四年级的年段要求、年段特点设计了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好课。</p> <p class="ql-block">  城六校张彭莉老师进行了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整体解读,在解读中,张老师纵向梳理、横向勾连,综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她将本单元归属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设了“走进历史人物,讲好中国故事”任务情境,她</span>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梳理的方式了解历史人物故事,体会人物品质,并通过简要复述的方式进行表达。</p> <p class="ql-block">  城六校马娇老师执教《西门豹治邺》一课,紧扣“简要复述”这个语文要素,创设“王大爷带女儿逃离邺县”的情境,激发学生语言建构兴趣。通过“调查民情”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习得“长话短说”的方法:合、删。通过“惩治恶人”部分的学习,习得把主要部分说得详细一些的方法:怎么说、怎么做。整堂课设计用心,巧妙构思,情境真实贯穿始终。</p> <p class="ql-block">  涪陵外国语学校的郑雪梨老师围绕“我是‘历史传说故事’讲述人”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进行了单元整体解读。她将本单元归属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梳理了KUD目标,提取了学生持久理解的大概念并整体规划了四个学习任务和9个学习活动,建构了学习主题统领下的结构化任务单元。</p> <p class="ql-block">  杨雅婷老师紧接着带领四年级10班的学生学习了课文《西门豹治邺》。她巧妙地引导学生借助情节发展图、交流平台理清故事情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借助支架,在“向魏王汇报”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简要复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感受到了西门豹的智慧。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快乐讲历史人物故事。</p> <p class="ql-block">  来自荔枝希望小学的龚荩芩老师对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进行了单元整体解读。她从立体视角分析了教材,用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进行了深入解读,结构化地统整融合,立足素养目标,创设了用文字为鲁迅先生办一次“鲁迅画像展”的学习情境。她还设计了三个评价量规即“初识鲁迅,勾勒先生”、“走进鲁迅,细描先生”、“纪念鲁迅,展出作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三次评价,润物细无声中达成素养目标。</p> <p class="ql-block">  最后,荔枝希望小学的胡萍老师带领六年级10班的同学们一起呈现了一堂引人入胜的课——《好的故事》。胡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事物,走进梦境,引领学生畅游于鲁迅先生美好的梦境,又借助资料,让学生回到现实,在两相对比下,学生不仅读懂了梦境的美好,还初步感受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最后在补充小报,“画”中年鲁迅活动中,使得在场老师与同学们在本课中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小语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p><p class="ql-block"> 第一片区的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各单位已然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育盛宴。我相信,老师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涪陵小语之花会愈发灿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