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地质博物馆(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China)位于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是亚洲历史悠久,藏品丰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学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该馆的前身是民国五年(1916年)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标本陈列室,1958年现馆舍建成,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86年改为现馆名。</p> <p class="ql-block">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55万余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p> <p class="ql-block"> 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p> <p class="ql-block"> 1956年,地质部决定在北京西四新建一万平方米的全国地质陈列馆大楼。1958年9月新馆大楼落成,并更名为“地质部地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959年9月完成一至四层26个陈列室共计4500平方米、17039件标本的陈列布展工作,同年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中国地质博物馆主馆共有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p> <p class="ql-block">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厅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玉厅、史前生物厅等六个部分,面积共2500平方米,另有临时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13年,馆内藏有各类地质标本12万余件,其中包括古生物1.3万件、地层2.1万件、矿物1万件、岩石6000多件、宝石1000多件、矿床3.3万件、地质现象1000多件,还有多件晶洞和其他标本等。其中巨型山东龙、水晶王和在辽宁西部发掘的原始鸟类化石等极为珍稀。</p> <p class="ql-block"> 中国地质博物馆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区服务中心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办被中国科协授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