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润教青城2024年第39期 总第39期</p> <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时光飞逝,科研为伴,知行合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把课题研究成果能够辐射到集团校际间。2024年10月30日,南门外小学举行内蒙古“十四五”专项课题——《基于<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小学语文不同文体——散文、小说、说明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特邀“润教青城”科研名师工作室总主持人、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徐凤玲老师到会指导。</p> 聚焦课堂,知行合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剧智敏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整堂课老师重点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想象:入境想象、乐器感知想象、角色体验想象。学生在品读与想象中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杰老师作课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任老师创设了招募“环保宣讲员”的情境,这一情境贯穿本节课教学始末,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了“字正腔圆宣讲员”“有理有据宣讲员”“最具渲染力宣讲员”三个学习活动。同时,任老师紧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地体会说明文逻辑清晰、语言科学严谨的文体特点。</p> 评课议课,共学共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堂精品课,离不开团队成员间“精雕细琢”的合作与研讨。课例展示之后,两位授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度剖析,反思了课堂中的亮点、不足及改进策略。课题组和集团校的老师们齐聚一堂,积极参与评课、议课环节。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大家共享智慧、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各抒己见,充分交流。</p> 专家引领,蓄力前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呼市“润教青城”科研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内蒙古“十四五”专项课题《基于<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的小学语文不同文体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总负责人徐凤玲老师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点评。徐老师充分肯定了课题组老师们整体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以两节课为引点对课题研究的研究路径、研究策略和实施步骤、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和具操作体细节给予了详细指导,同时徐老师还对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的整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悉心指导,为课题组成员指明了课题的下一步研究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润教青城”科研名师工作室开展的此次活动,既是对课题研究的一次展示汇报,也是促进南门外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为一线教学探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空间,也为今后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编辑:娜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初审:史雅丹 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终审:徐凤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