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p class="ql-block">《蜀相》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期间所作。成都当时是蜀汉政权的都城,也是诸葛亮生前活动的重要地点。杜甫在成都期间,多次游览了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如武侯祠等,这些经历激发了他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忠诚、智慧和勤政著称。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诸葛亮才智、忠诚和功业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人以提问的方式开头,询问诸葛亮的祠堂在哪里,暗示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锦官城指的是成都,柏树象征着高洁和长寿,暗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品德和长久的怀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诗人描绘了祠堂周围的自然景色,碧草和黄鹂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但“空好音”三字却透露出一种寂寞和哀伤,暗示了诸葛亮虽然功绩卓著,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p> <p class="ql-block">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人回顾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以及他辅佐刘备和刘禅两代君主,尽心尽力,忠心耿耿。</p> <p class="ql-block">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完成北伐大业就去世的深切哀悼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诗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无限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p> <p class="ql-block">阅读《蜀相》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杜甫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忠诚与理想的颂扬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这首诗不仅是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也是对所有忠诚于国家和民族、致力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英雄人物的颂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