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雁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秋去冬初,这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是诗人笔下的浪漫情怀,是收获的象征,也是一切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初冬,总能给人一种凄清、寂寥、萧瑟、悲凉之感。而最让人动情的,莫过于那成行结队、展翅高飞的大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生活在白马湖,那时,天空是湛蓝湛蓝的,没有现在的柏油马路,没有各乡各村的水泥路,那时只有土路柴滩路。爬高站在老阮桥眺望台上,极目远眺,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时候,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躺在村头堆高的芦柴垛子上,看远处天空,看蓝天白云悠悠,听大雁声声啼鸣,低空掠过,飞往深深芦苇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雁阵南飞还,语语似惊寒,一字云下飞,声断影向南。” 秋风瑟瑟,草木凋零,大雁开始了向南迁徙的漫漫旅程。在碧空如洗、一望无际的蓝天上,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以整齐的队形,嘎嘎嘶鸣地叫着向南方飞去。望着那渐行渐远、越飞越高的雁群,心中便生发出无限的遐想,它们要飞到哪里去?它们要飞多长时间?它们中途饿了吃什么?渴了怎么办?它们晚上在哪里栖息?会不会遇到狂风暴雨?会不会被人猎杀?……一个个疑问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大雁为什么要迁徙,只是从大人的口中得知,大雁是一种候鸟,它们每年秋天都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等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们再从南方飞回北方。那时候,我们也不懂得什么是生态平衡,只是知道大雁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能捕食田间的害虫,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从而保护庄稼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总称。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再经过长途飞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长途飞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飞在前面的大雁拍打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紧紧跟着,可以利用这股气流,飞得更快、更省力。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大雁群自然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当遇到敌害的侵袭时,雁群就会由壮年大雁在周围保护,把老雁和幼雁放在中间,它们还会发出凄厉的叫声,以震慑敌人,使来犯者不敢贸然行动。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雁还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它们很通人性,懂得知恩图报。据说,宝应山阳长沟大槐树庄,这是一个从明代迁徙至此的外埠村落,当时官兵强迫这些李门家族集结于此。在官兵的棍棒驱赶下,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远在陇西的家乡,离开了自己的故土,落脚于长沟小官庄(后取名大槐树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移民的队伍中,有一位老人,他在迁徙途中捡到一只受伤的大雁,老人一直带在身边悉心照料,并为它取名叫“雁儿”。雁儿它一直陪伴在老人的身边,不离不弃的给老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最后雁儿也跟着老人一起来到了大槐树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由于年老体弱,不久就病倒了,躺在茅草屋里奄奄一息。而他养的雁儿不离不弃,一直守候在老人的身边,它用翅膀为老人遮挡风雨,用嘴巴为老人叼来食物和水。在雁儿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渐渐好转,最终脱离了危险。老人非常感激雁儿,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从此,老人和雁儿相依为命,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直到老人去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老人的子孙们为了纪念大雁的恩情,就在大槐树庄南坡修了一座鸟坟茔,并立石牌供俸香烛,这就是前身雁河生产队,现在改名的长沟雁河村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雁河村,以前一直流传着一习民风民俗,不管任何时候,他们从不猎杀大雁,人民公社时期,计划经济户户穷,家家缺吃少穿肚里没油水,而遇到折翅受伤的大雁他们总是抱回家悉心侍候,喂水喂食的直到养好伤再放回大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到秋天,我都会和小伙伴们站在村头的柴垛上,仰望着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欢呼雀跃,指指点点,争着抢着数着大雁的数量,看它们排成什么队形,听它们发出什么声音,并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大雁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那时候,我们不懂得什么是忧愁,什么是烦恼,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外地谋生存、来到了陌生的南方城市,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在异乡的几十年日子里,每当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之时,我总会想起家乡的天空,家乡的白马湖,想起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想起和发小们一起站在村头看大雁飞过的情景,心中总不免涌起一股淡淡的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告老还乡,却常常会在初冬天站在窗前,举头寻音顾盼,当有大雁啼鸣声声,我总望着天空上条条长蛇阵,望着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心中莫名的激动,并且心里面是感慨万千。而大雁还是去年的样子往年的造型,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嘎嘎地叫着向南方飞去。可我低头又想,我自己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已步入到了花甲年纪,曾经的青春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望着那渐行渐远的大雁,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逝去的青春和岁月,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雁是候鸟,每到秋冬天,它们都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去过冬,等到来年春天,它们再从南方飞回北方。大雁的迁徙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它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惧风霜雨雪,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之旅。大雁的这种精神,让我肃然起敬,也让我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奔波着、奋斗着,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为了家人,我们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像大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鸿雁几时到,湖深水苍茫,又是一年风萧瑟,秋去冬复来,想闻雁儿鸣?稍等有归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雁就要来了!白马湖的天空中就要飞过成群结队的大雁,它们从东北飞来,它们从西北绕进,它们从我们头顶掠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看到了自己一路人生的足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雁南飞,带走了我的思念和牵挂,也带走了我的忧愁和烦恼。我相信,大雁一定会带给我们幸福!带给家乡白马湖百姓于吉祥!</p><p class="ql-block">小文短篇,才疏学浅,随感而发,感激赏目。</p><p class="ql-block">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