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月28日19:00-21:00,史云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有幸倾听广东省阳海华名班主任工作室“悦听”讲座</span>—让光指引方向 让爱滋润教育,本讲座由中国职教学会中职分会副主任、广东省名班主任培养导师、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永浩校长为我们带来《教育人生,学术成长》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曹永浩,正高级讲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曾荣获中国好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职业教育十大人物、南粤楷模、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师德标兵。</p><p class="ql-block">曾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职教学会中职分会副主任、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p><p class="ql-block">曾担任过多届全国中职班主任能力大赛总决赛评委,是广东省名班主任培养导师和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p><p class="ql-block">主讲的《战..“疫”思政500秒》和《浩歌党课》是全网点击总量超过4500万的网红思政课,出版了《浩歌中华》等教育专著11本,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论文40多篇,获得三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一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应邀赴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专题学术讲座400多场,事迹曾在《人民日报》等做过专题报道。</p><p class="ql-block">2007年,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幸福是什么?”</p><p class="ql-block">首先,曹永浩校长以一问引导我们思考,他获得南粤楷模的颁奖视频引起我们的共鸣,给予我们启发,我们感受着曹校长的育人幸福路,思考着自己的育人之路和专业成长方向。接着曹校长通过辨析教学思维和学术思维的不同,告诉我们,</p><p class="ql-block">需要把目光调远,不能只关注于日常性的工作,要立足于已有教学任务、教学成果,思考如何凝练和发展教育理论,将教学实践总结为可推广、可借鉴的教育教学成果。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的成长成才,自己也才能实现专业的突破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他向我们详细阐述了教学思维和学术思维的区别。</p><p class="ql-block">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学术思维是指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基础逻辑起点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教学理解,所以,系统研究与思考事务内在本质和规律,立足的思考材料、迈辑原点为经验性,从而在现有原理和教学规律中上升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着曹永浩校长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转变教学思维。曹校长用他开发的“超市模式”第二课堂,再到教育教学课题再到可推广、影响大的教学模式的过程指引着我们可以将平时的教学任务转化为教学模式。用“牵手的故事”的灵感,把学校从“烂仔窝”转变到“牵手德育”品牌学校的事迹,指引着我们可以将从德育活动延展到德育品牌。用他“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多次在中职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佳绩的经历,指引着我们可以从实践中创新,凝练教学成果。</p><p class="ql-block">曹校长用《18岁前养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这本书的诞生记,形象阐述了我们首先应该具有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学生本位思维,接着需要有关爱学生,涵养教师教育情怀的教师本位思维,最后更要有立德树人,塑造学生金子般的品格的教育本位思维。三种思维螺旋递进,从帮助学生成长到助力教师成长最后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初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岁前养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学术思维解析:</p><p class="ql-block">“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青少年价值观敷育,注重生存技能培育,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健全人格。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巧用对称句式和“靓”“酷”等字眼,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内容上深入浅出,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抽象概念转化为个人修养的具体内容。在方法上知行并用,用自省式、体验式教育方法,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转变为“我要理解、我要遵循”。在传播上务实创新,用网络互动传播扩大价值观修养故事正能量。</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曹校长用《班主任工作“第一现场”与“理论串烧”》一书中的三个生动故事明确出教师学术思维培养的三大路径:</p><p class="ql-block">1.系统思考:从现象到本质:</p><p class="ql-block">2项日执行:从经验到规律:</p><p class="ql-block">3.成果凝练:从实践到成果。</p><p class="ql-block">曹校长提醒我们要有洞察力,善于思考故事中的教育原理和心理起因,要通过博览群书找到经验中的规律,进而在过程中要不断反思不断的在教学障碍中、时代痛点中凝练教学成果进而指导实践过程。</p> <p class="ql-block">最后,曹校长从职业生涯的四大障碍谈起, 引出职业生涯的四大锦囊,舍得才能赢得时间,钻研才能找到规律,创新才能得到发展,热爱才能享受。热爱,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是生命中源源不断的能量,教师本人应饱含激情,热爱着这份职业,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p><p class="ql-block">义有着高度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方能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由此代代生息。这也回应着讲座开始时曹校长的启发问题: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幸福是就是看着孩子们成长,帮助孩子们成才,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这么关键?青少年作为时代新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青少年个人的“幸福生活”,育新人任务紧迫。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p><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前,阳海华老师深情的表达了对曹校长的感激之情,为曹校长深耕中职教坛数年付出而感动,为幸运遇见曹校而感恩,为在座每一位学员的热情而感心。最后,阳老师道出了她的期待:期待阳海华工作室的所有学员通过认真学习,深耕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向曹校长靠拢,早日成为名师名班主任。</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娄晓博老师在结语中说曹校长把她的激情和热爱又加了把火。曹校长给听讲座的每个学员都加了一把激情的火。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阳海华老师就像太阳一样照亮着所有学员前行的路,我们也当做一个太阳般的老师,带领我们的学生前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深入学习曹校长的钻研精神、洞察事物内在联系,在经验中思考原因,在故事中探寻规律,用热爱灌溉教育果实,早日实现阳女神对我们的期待,成为名师,或名班主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前,阳海华老师深情的表达了对曹校长的感激之情,为曹校长深耕中职教坛数年付出而感动,为幸运遇见曹校而感恩,为在座每一位学员的热情而感心。最后,阳老师道出了她的期待:期待阳海华工作室的所有学员通过认真学习,深耕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向曹校长靠拢,早日成为名师名班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娄晓博老师在结语中说曹校长把她的激情和热爱又加了把火。曹校长给听讲座的每个学员都加了一把激情的火。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阳海华老师就像太阳一样照亮着所有学员前行的路,我们也当做一个太阳般的老师,带领我们的学生前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深入学习曹校长的钻研精神、洞察事物内在联系,在经验中思考原因,在故事中探寻规律,用热爱灌溉教育果实,早日实现阳女神对我们的期待,成为名师,或名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岁前养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学术思维解析</p><p class="ql-block">“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 教有部专高两报</p><p class="ql-block">先,注重青少年价值观敷育,注重生存技能培育,促进学生成长,培</p><p class="ql-block">养健全人格。</p><p class="ql-block">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巧用对称句式和“靓”“酷”等字眼,</p><p class="ql-block">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内容上深入浅出,根据学生成</p><p class="ql-block">长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抽象概念转化为个人修</p><p class="ql-block">养的具体内容。在方法上知行并用,用自省式、体验式教育方法,</p><p class="ql-block">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转变为“我要理解、我要遵循”。在传</p><p class="ql-block">播上务实创新,用网络互动传播扩大价值观修养故事正能量。</p><p class="ql-block">主要资料来源于:《18岁前养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曹永浩,广东高等教有出族社)</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曹校长用《班主任工作“第一现场”与“理论串烧”》</p><p class="ql-block">一书中的三个生动故事明确出教师学术思维培养的三大路径:</p><p class="ql-block">1.系统思考:从现象到本质:</p><p class="ql-block">2项日执行:从经验到规律:</p><p class="ql-block">3.成果凝练:从实践到成果。</p><p class="ql-block">曹校长提醒我们要有洞察力,善于思考故事中的教育原理和</p><p class="ql-block">心理起因,要通过博览群书找到经验中的规律,进而在过程中要</p><p class="ql-block">不断反思不断的在教学障碍中、时代痛点中凝练教学成果进而指</p><p class="ql-block">导实践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