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横亘在祖国与大洋州之间的太平洋,一望无际,海天一色,浩淼壮阔。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对我而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诱惑! </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27日,从桂林机场海关出境,经由香港,开启了十二天的澳新之旅,<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市之间以“飞的”代步,</span>计七个航班,总行程三万余公里。从北半球直接飞进了南半球,从春天直接走进了秋天,十多个小时的身体位移,一天就跨越了夏季、体验了春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次行程,感受了太平洋的壮阔,欣赏了大洋州的异域风情美景,时至今日过去已近八年,这十二天仍令人难忘,偶尔翻阅旧相片引发的回忆,促成了这篇美篇文章。不得不说,大洋彼岸的确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压题照片 悉尼歌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 新西兰篇 </p><p class="ql-block"> 奥克兰市 <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甸山火山口</span></p> <p class="ql-block">伊甸山顶俯瞰奥克兰市区</p> <p class="ql-block">帆船之都 “美州杯”帆船赛举办地。奥克兰是全球个人拥有帆船最多的城市,它的海港随时都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各种帆船。</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镇 毛利族皇宫(市政花园)</p><p class="ql-block"> 毛利人(Māori),是新西兰的少数民族原住民,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其民族语言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民族语言文字。现多信仰基督新教。</p><p class="ql-block"> 毛利皇宫也是毛利政府花园,是一个苏格兰式的建筑群。在芳草萋萋的绿色坪圃远处,耸立着一幢桔黄色屋顶的英式建筑,造型奇特精致、华丽美观,据说这是当年毛利人的议会大楼,也就是毛利皇宫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毛利族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毛利族文化村之二</p> <p class="ql-block">毛利族文化村之三</p> <p class="ql-block">毛利族文化村之四</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住宿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镇 地热保护区 火山喷泉之一</p><p class="ql-block"> 罗托鲁瓦最活跃的地热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地热景观,热气腾腾的喷气孔和热浪翻滚的泥浆池,其中间歇喷泉喷出最高的水柱高达三十多米,被人赞誉为“太平洋温泉奇景”。当人们来到温泉之乡罗托鲁瓦时,首先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如臭鸡蛋一样的硫磺气味,途经Matamata小镇,有的民居门前就有3~4米高的热喷气孔”。</p> <p class="ql-block">地热保护区 火山喷泉之二</p> <p class="ql-block">地热保护区 火山喷泉之三</p> <p class="ql-block">地热保护区 火山喷泉之四</p> <p class="ql-block"> 地热保护区 火山喷泉之五 青蛙跳</p><p class="ql-block"> 泥浆在地热作用下,会翻腾着气泡,满池的气泡,膨胀至一定程度会破裂,泥浆溅起后落下,此起彼伏,很象群蛙跳跃,故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湖 水上飞机</p> <p class="ql-block"> 波利尼西亚温泉 </p><p class="ql-block"> 位于罗托鲁瓦市,以其丰富的地热资源和多种类型的温泉而闻名。位列世界十大顶级温泉之一。波利尼西亚温泉共拥有26个温泉池,其中包括神父酸性温泉和瑞秋碱性温泉。神父酸性温泉对改善肌肉疲劳和缓解疼痛有显著效果,而瑞秋碱性温泉则因其硅酸的钠抗菌作用,洗后皮肤会变得非常光滑。</p><p class="ql-block"> 温泉周围环境优美,紧临罗托鲁阿湖,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地方。游客可以在泡温泉的同时欣赏远处的火山、湖面的薄雾及两个小岛,一个绿树覆盖,一个岛上没有树。小岛及湖面聚集有大量不知名的小鸟,飞起来遮天闭日,壮观。</p><p class="ql-block"> 白天游玩疲惫后,在此泡了温泉,确实感觉舒适,轻松(因泡温泉不便携带相机手机,照片是从网上下载的)。</p> <p class="ql-block"> 奥克兰市 工党纪念碑之一</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新西兰第23任首相、工党第一任领袖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而建。</p> <p class="ql-block">工党纪念碑之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罗托鲁阿市 红木森林 参天巨树</p><p class="ql-block"> 罗托鲁阿市的法卡雷瓦森林公园(通称红木森林)建于1901年,目的是为了测试不同的本土和外来森林物种是否适合进行大规模商业种植。10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试验性种植造就了今天的红木森林,种下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林区因植被茂密,空气极佳,据称,可以罐装用于商业销售。红木森林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 银厥 </p><p class="ql-block"> 银厥在新西兰具有多重意义,象征着勇敢、坚韧和国家的骄傲,是新西兰的国花,国徽上有银厥叶图案。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七仙女树 </p><p class="ql-block"> 一棵完全倒伏的树干不仅未曾枯死,竞然在枝干上又生长出枝繁叶茂、挺拔的七棵大树,由此得名七仙女树。是红木森林最有名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红木森林景色 </p> <p class="ql-block">羊驼 爱歌顿农场</p> <p class="ql-block"> 澳大利亚篇 墨尔本市 </p><p class="ql-block"> 费兹罗花园之一 库克船长雕像</p><p class="ql-block"> 詹姆斯·库克,FRS,RN(James Cook,1728年11月7日—1779年2月14日)。人称库克船长(Captain Cook),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和制图师。</p><p class="ql-block"> 1770年,库克船长发现并登陆澳大利亚东海岸,并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被后人尊为澳大利亚建国之父。</p> <p class="ql-block">费兹罗花园之二 库克船长的小屋 </p><p class="ql-block">在小屋外面的铭牌上,镌刻着:库克,澳大利亚建国之父,英国人库克船长小屋。</p><p class="ql-block">小屋原址并不是在墨尔本,而是在英国的约克夏郡。1934年,在墨尔本建市100周年之时,格里姆韦德爵士出资将这座小屋买下,一块块拆下来,由英国海运到墨尔本,照原样组装而成。故居里面是按照18世纪英格兰北部的普通民居风格,陈列着各种家具和装饰物,楼上是库克父母的卧室,楼下是一间厨房还有会客厅,还有一间房间是库克船长每一次航海归来在此居住的小卧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黄金海岸市 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考拉 </span>萌萌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可伦宾动物保护区,</span>澳洲最好的野生动物园之一。内有超过1400种动物和鸟类,基本都是本土动物。整个园区都被指定为国家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二</p><p class="ql-block"> 考拉是最会睡的萌兽,一天要睡18~22小时。</p> <p class="ql-block">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三 袋鼠</p> <p class="ql-block">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四 袋鼠母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五 袋鼠</p> <p class="ql-block">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六 剪羊毛表演</p> <p class="ql-block">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七 鹈鹕</p> <p class="ql-block"> 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八 </p><p class="ql-block"> 袋獾 又名:塔斯马尼亚恶魔。是澳大利亚国宝级濒危保护野生动物。袋獾生性凶猛,其撕咬能力超过獅子老虎。</p> <p class="ql-block">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九 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 可伦宾动物保护区之十</p><p class="ql-block"> 友善!这两位应该是景区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市 皇家植物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之二</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之三</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之四</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之五</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之六</p> <p class="ql-block"> 墨尔本 圣伯多祿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教堂外雕像一 手举“荆棘冠”的女信徒~凯瑟琳。耶稣蒙难时,是她为耶稣摘下长满尖刺象征折磨的“荆棘冠”!</p><p class="ql-block"> 教堂外雕像二 仰望天空的男子~圣方济各。这位圣徒出身于官家,受基督感召放弃原有的财产和地位,苦修传道,服务穷人,死后被封为“自然环境及动物守护人”。</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唐人街</p> <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市 南岸公园</p><p class="ql-block">1988年世博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 树上黑色的是倒挂着的大蝙蝠</p> <p class="ql-block">在思洛美酒庄 三名炫娃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一瞥</p> <p class="ql-block">黄金海岸市 神仙湾 游艇之一 </p> <p class="ql-block">游艇之二 与船长(艇主)合影</p> <p class="ql-block">游艇之三 试驾</p> <p class="ql-block">游艇之四 与船长(艇主)合影</p> <p class="ql-block"> 游艇之五</p><p class="ql-block"> 游艇上备有香槟、果汁、点心、水果、烤鸡、大虾等</p> <p class="ql-block">游艇之六 嗨翻天了的团友</p> <p class="ql-block">自由翱翔</p> <p class="ql-block">黄金海岸市 塘鹅湾之一(塘鹅即鹈鹕)</p> <p class="ql-block"> 塘鹅湾之二 鹈鹕</p> <p class="ql-block">黄金海岸市 冲浪者天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 冲浪者天堂之二</p> <p class="ql-block">冲浪者天堂之三</p> <p class="ql-block">冲浪者天堂之四</p> <p class="ql-block">黄金海岸之五</p> <p class="ql-block"> 澳大利亚十二使徒岩之一</p><p class="ql-block"> 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大洋路边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了。由几亿块小石头聚积而渐渐形成,继而埋藏在海底,直至后来,强烈的海潮和风力终令这些岩石暴露水面。因为它们的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人们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为之命名。</p><p class="ql-block"> 十二使徒成份系石灰石柱,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海浪拍打侵蚀,隨剝蚀严重已有4个坍塌消失,从原来的十二个降为现在的八个,但按约定俗成,仍称十二使徒岩。</p><p class="ql-block"> 十二使徒岩,必将随岁月侵蚀而消逝,在这个角度考虑,可以说到此一睹其壮观景色,每一天可能看到的都是未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之二</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之三</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之四</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之五</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之六</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之七</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之八</p> <p class="ql-block">悉尼市三大地标:海港大桥、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此照片就占了两处。</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之二 内景</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之三 内景</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之四 内景</p> <p class="ql-block"> 悉尼歌剧院之五 内景留影</p><p class="ql-block"> 可惜没有机会在剧院观看一场演出。</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之六 外景</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之七 外景</p> <p class="ql-block"> 悉尼皇家植物园内景点 麦考利夫人的椅子</p><p class="ql-block"> 相传17世纪,英国人拉克伦.麦考利被任命为澳洲第四任总督,每天忙于公务。麦考里总督每5年需要回英国汇报一次当地的情况,往返一次需要28个月。又是一次拉克伦·麦考里返回英国,可再也没回来,孤独的麦考里夫人思念故乡,盼望丈夫归来,每天坐在这里静静等待船队的回航。为了表示纪念,当地人雕刻了这把巨大的石椅。</p> <p class="ql-block">悉尼皇家植物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悉尼塔之一 远眺</p> <p class="ql-block">悉尼塔之二 登塔留念</p> <p class="ql-block">悉尼塔之三 外景</p> <p class="ql-block">悉尼塔之四 外景</p> <p class="ql-block">悉尼塔之五 外景</p> <p class="ql-block">圣玛丽大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玛丽大教堂之二</p> <p class="ql-block"> 南半球最大的海鲜市场 悉尼渔市场</p><p class="ql-block"> 图中这只澳州大龙虾(澳龙)是我们和团友饕餮盛宴中的主打美食。</p> <p class="ql-block"> 悉尼 海港大桥</p><p class="ql-block"> 悉尼市地标建筑。悉尼海港大桥是一种单孔拱桥,曾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是悉尼早期的代表建筑。这座大桥从1857年设计到1932年竣工,是连接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p> <p class="ql-block">悉尼大学</p> <p class="ql-block">悉尼水族馆</p> <p class="ql-block">美人鱼</p> <p class="ql-block">杜莎夫人蜡像馆</p> <p class="ql-block">悉尼大学</p> <p class="ql-block">悉尼海德公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悉尼海德公园之二</p> <p class="ql-block">悉尼海德公园之三</p> <p class="ql-block">悉尼海德公园之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