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赵孟頫晚年作品《杭州福神观记》,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蓝玫

<p class="ql-block">《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碑记,由邓文原撰文,赵孟頫书写,记述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位于西湖断桥之侧的福神观之始末。</p><p class="ql-block">赵孟頫书此碑记于元延佑七年(1320年),时已67岁,属其极晚年作品,已臻"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字体主要取法唐代李邕,参以己意,雄健开张,用笔圆劲浑厚。全文七百余字一气呵成,功力非凡。</p> <p class="ql-block">《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珍贵的碑记,由元代文学家邓文原撰文,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书写。这篇碑记记述了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位于西湖断桥之侧的福神观的始末,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赵孟頫在元延祐七年(1320年)书写了这篇碑记,当时他已经67岁,处于其艺术生涯的极晚年,书法技艺已臻“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以乌丝界栏,字体主要取法唐代书法家李邕,同时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显得雄健开张,用笔圆劲浑厚。全文七百余字一气呵成,功力非凡,充分展示了赵孟頫深厚的书法造诣。</p> <p class="ql-block">《杭州福神观记》的纸本规格为纵34.2厘米,横797.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虽然当年曾上石立碑,但如今碑已佚失,只有赵孟頫的墨迹存世。卷后还有清代书法家吴荣光、周寿昌、杨岘的题跋,进一步增添了这篇碑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的书法作品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而《杭州福神观记》则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巅峰状态。总的来说,《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碑记,不仅记录了福神观的重建始末,还展示了赵孟頫精湛的书法艺术,是研究元代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p><p class="ql-block">在书法上,传说赵子昂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临摹了500遍,所以从书法的勤奋程度以及天分上面,赵孟頫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所以他能够“日书三万字”,才名冠绝天下。赵孟頫在楷书上能够比肩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在经历了宋四家的巅峰之后,还能够比肩于唐人,赵孟頫确实有着非凡的才能。</p><p class="ql-block">赵孟頫楷书吸取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褚遂良等等大家的技法,形成自己的流动秀美、端庄优雅的字体。当然,赵孟頫还吸取了唐李邕的劲挺力健之势,方得其笔势流美遒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