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呢喃:威远炮台与海战博物馆之旅

谢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谢为</p><p class="ql-block"> 在岭南的蔚蓝海岸边,历史的风云曾在这里汇聚,炮火与硝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一个冬日的午后,在河源市作协文友的陪同下,我踏上了前往威远炮台的旅程,心中满载着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无限遐想。阳光斜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大海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威远炮台,这座屹立在虎门大桥旁的古老防御工事,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这片海域。步入炮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厚重的城墙和斑驳的炮口,它们无声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每一块石头,每一门火炮,都仿佛是一个个沉睡的士兵,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p><p class="ql-block"> 站在炮台上,海风拂面,我不禁思绪万千。这里,曾是清朝海防的前线,是抵御外侮的重要屏障。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舰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而威远炮台,正是那场战争中的关键战场之一。那时的中国,闭关锁国已久,面对突如其来的侵略者,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即便如此,炮台上的守军依然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我漫步在炮台的每一个角落,试图从那些残垣断壁中寻找历史的痕迹。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炮台,虽然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但那份不屈的精神,却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站在高处,俯瞰着茫茫大海,我仿佛能看到那艘艘英舰在海上横行霸道,而我们的炮台,就像一座孤岛,在绝望中坚守着希望。</p><p class="ql-block"> 离开威远炮台,我来到了与之相邻的海战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如同一座历史的宝库,珍藏着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型正方体历史印痕,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凭恃工业革命形成的强大国力,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向中国倾销鸦片,发动侵华战争,打碎了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铁锁意味着外国侵略者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殖民枷锁,又象征觉醒的中国人努力摆脱桎梏、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这座历史印痕,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感受到了那份热血沸腾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从清朝的海防图,到英军的作战计划;从战士们用过的刀枪剑戟,到英舰上的火炮弹药,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我仔细端详着这些展品,试图从它们身上读出那段岁月的悲壮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的一角,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那是虎门海战的战场复原。我站在沙盘旁,仔细研究着每一个细节,试图还原那场战役的每一个瞬间。沙盘上,红蓝两色的棋子代表着双方的军队,它们在战场上激烈交锋,你死我活。我仿佛能听到那激烈的炮声,看到那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讲解员,用她那温柔而坚定的声音,为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她的话语,仿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血与火的年代。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些年轻的战士们,在炮火中挺起胸膛,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p><p class="ql-block"> 听着讲解员的讲述,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情感。那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的敬仰,对国家的热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段过往的回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我还看到了许多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这些图片和资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历史。我看到了那些被鸦片侵蚀的国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痛苦和绝望;我看到了那些为了国家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敢;我还看到了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奋斗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这些图片和资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次深刻的民族觉醒。在那场战争中,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损失,但也正是那场战争,让中国人民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和软弱。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变革和进步,开始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威远炮台和海战博物馆,不仅让我领略了那段历史的悲壮与辉煌,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辉煌与屈辱,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挑战。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只有珍视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着那段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段过往的回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肩负起那份责任和使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那段历史的悲壮与辉煌,共同肩负起那份责任和使命,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风云已经远去,但那份不屈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携手共进,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谢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中国著作权摄影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源市摄影协会会员,河源市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河源市航拍协会理事,龙川县摄影协会副会长,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龙川县作家协会理事,在多家报刊和网络发表过散文、论文及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征文大赛或摄影大赛奖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