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神光院,尋古琴文字譜《碣石調·幽蘭》石碑</p><p class="ql-block"> 彈了幾年古琴,其實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首《幽蘭》,第一次聽是在電腦裡,古樸的琴聲讓我聽到了花開的聲音,也彷彿是嗅到了花香。後來又聽說《幽蘭》是一首唐代的古琴曲,在簡字譜之前,由漢字記載,民國時期在日本的一座寺廟的石碑上記載,傳回國內的,第一次來日本的時候,一位韓國導遊特意幫我查了很多網站,最後查到石碑在京都西賀貿神光院,尋找幽蘭石碑也是我此次日本之行的一個小小心願。</p><p class="ql-block"> 雖然今天有雨,但我還是早早的起床就出發了,查好了車次,在京都站上了公交,一路向北,日本的小學生都是自己坐公交車上學,我們下車的車站是倒數第二站,最後坐到車上只有我和劉哥兩個人,我還出了個烏龍,由於沒有零錢,我拿出一千紙幣買票,錢出來後我沒有數就下了車,以為自動扣了車票,其實我只是把紙幣換成了零錢,司機叫住了劉哥,好在劉哥能聽懂日語,我才補叫了車票,司機也有些不高興的揚長而去,我們卻相視而笑。</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了城市的最北端,東西北三面都是山,此時細雨微萌,曉霧在半山環繞,又想起昨天爬嵐山,始終覺得有些遺憾,這裡倒也是個爬山的好地方,想法歸想法,我們還是尋找石碑為首選,神光院聽名字有些神神秘秘的,下車問路的時候,一位女士有些詭異的笑容,我就覺得這裡不是平常的地方,我們從邊牆經過,一顆桂花樹高出了院牆,滿地的金色花朵,應該是丹桂,在日本看到的桂花都是金色的丹桂,細雨中淡淡的香氣,大門很普通,上面有漢字神光院的字樣,大門開著,裏邊並沒有人,有前後幾間木質的房屋,還有一條人工河,種著各種樹木,兩口水缸裡還有殘荷,西側有許多墓碑,轉了一圈我並沒有找到幽蘭石碑,韓國導遊給我的文字資料是遺址,文物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但看圖片並不像是石碑,好在是紙張上紀錄的,遺址也罷,我並不覺得遺憾,等有機會再去東京國立博物館見證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雖然沒有看到石碑,也算是了卻了一個心願,我們下一站要去的是京都府立植物園,看地圖距離不遠,劉哥提議步行過去,在細雨中走一走。我們選擇了沿著河走,植物園也剛好在河邊,河邊有許多樹,沒有幾步忽然一隻倉鷺在我面前飛走了,然後就發現了好幾隻白鷺和倉鷺,河裡還有野鴨,偶爾也會遇到徒步和騎行的人。</p><p class="ql-block"> 植物園門票200日元,我們正趕上建園一百周年紀念,園中一顆又粗又壯的大樹下掛著條幅,日本的重要標註解說大多用漢字記載,包括路邊的牌匾,即使你不懂日語,但也能讀出許多牌匾及很多標註上的文字,園中還有民國時期從中國引進的樹木,還有一片梅林,竹林,牡丹園,玫瑰園中的玫瑰開的正是時候,人臉大的菊花展需要另買門票,但從玻璃窗可以開到,都是獨枝插到瓶中的。</p><p class="ql-block"> 走出園中我們下一站是京都皇家御苑,路不遠,我們還是選擇了步行,一路看著京都的街景,皇家御苑不收門票,但不能入內,只能在門外遠觀,裏邊的園林也不能隨便進入,都有繩子隔開了遊人,遊人也很多,裏邊的服務人員都是老年人,有錯路他們會指給你,我們按著規定的路線遊了一圈,皇宮的規模不大,和瀋陽故宮的大小差不多,但周圍種了許多樹木,倒有點像瀋陽的北陵。我們在園中避了一會雨,又去了祇園及花間小路,花間小路很像是一坐古城,這裡要到晚上才熱鬧,是一個喝酒的地方,我們到時她們才開始上班,夜生活還沒有開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