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姑苏行,觅史在金陵,舅甥结伴游,共度夕阳红~四季风光小分队江南行(四)

风淡云轻

<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我们又满血复活了。今天是我们到了苏州的第二天,早上继续到街上去吃早点,这款薄饼加油条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荷叶夹美人,听着这么美丽的词都下不了嘴啦!</p> <p class="ql-block">  还有苏式豆腐脑,咸豆浆,小舅说就是往豆浆里加点酱油,有点接受不了哈!</p> <p class="ql-block">  这条水巷看着眼熟,这就是我们住的那条街上的另一头水路。</p> <p class="ql-block">  先溜达溜达准备打车去拙政园,一下就走到了泰伯庙,据说这是为了祭祀(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现在这里属于桃花坞文化街区的一部分,是文旅局举办展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开始了姑苏各种字体的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街上遇到一位极其热心肠的苏州老哥,他让我们进里弄里边去参观一个五峰园,还说不要门票的。老公喜欢石头一听就想去,我觉得有点浪费时间有点犹豫,还是随大家去啦!</p> <p class="ql-block">  走进里面有一群老人在锻炼身体,这里有一座船形的画舫,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五座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太湖石有四个特点 瘦,漏,皱,透,有的山石左看右看形状不一,观赏性极强,不来看真亏啦!从心里感谢那位古道热情的大哥,人家还跟着过来了,还帮着我们拍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五峰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抗日时期曾有二峰倒塌,园林荒芜,1983年政府拨款重新进行了修缮,并免费供游人参观,当地居民也经常在这里晨练休闲,这又是我们游苏州的又一意外收获,感谢那位热情的当地大哥,也多亏了王同学的执拗!</p> <p class="ql-block">  千姿百态,摇曳生姿。</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座小巧的船舫中拍照留念,这也算是我们计划外的意外收获吧!</p> <p class="ql-block">  无处不在的翘角飞檐,这是镶在墙面上的半亭。</p> <p class="ql-block">  准备到街上打车去拙政园了,上午的行程比较紧张,几天前还在网上预约了苏州博物馆的参观票。</p> <p class="ql-block">  赶紧走吧!</p> <p class="ql-block">  顺利地打上了滴滴,我们住的这条西中市是单行线,在车上舅舅问起了北寺塔,司机师傅说前面就路过的。</p><p class="ql-block"> 北寺塔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年),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北寺亦称报恩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北寺塔是东吴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夫人为纪念其爱女(即刘备的夫人孙尚香)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另有住宅部分现为中国园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860年至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府,解放后于1951年进行了整修。</p> <p class="ql-block">  这是拙政园导览图,整个公园分为东,中,西三个园子。拙政园的整个环境虽由人做,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此园在建造手法上采用了借景,漏景,对景,隔景,叠景,障景,框景等造园手法,至今仍是园林设计者们学习借鉴的实物教材。 所以拙政园也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去了东园游览,这里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水有亭环境优雅叫“芙蓉榭”,给舅舅舅妈先拍一张合影照哈!</p> <p class="ql-block">  和王同学也来一张,他喜欢独往独来。</p> <p class="ql-block">  这座亭子当中是一口井,原来的主人在这里种田浇灌之用,为了保住这边的风水,故盖了此亭予以呵护。</p> <p class="ql-block">  路过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草坪,上面摆了几处小花坛,吸引了不少的游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  香泉亭往北走就是秫香馆了,馆名意为“稻谷飘香的馆所”,反映了主人归隐田园而居的主题。秫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憩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明代正德年间,四十岁的王献臣被罢官回到家乡苏州,在这里请他的好友,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徴明帮忙设计建了此园,因他不太适合做官,随起名为“拙政园”。王献臣在东园这里种稻子,秫就是糯米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是卖旅游品文创商店,我在这里买到了心怡的四季花卉图案的真丝围巾。</p> <p class="ql-block">  顺着游廊我们就去中部的园子了,这里也是拙政园的主体公园,这里是一湖碧水,亭台楼榭围绕水边而建。透过花窗可以欣赏湖中的景色,还可以看到远处的北寺塔呢!这种造园方法叫“漏景”。</p> <p class="ql-block">  来到湖边可以清晰地拍到北寺塔啦!仿佛这座塔就在拙政园里面,这也是拙政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种造园手法叫“借景”。</p><p class="ql-block"> 北寺塔是苏州的地标性建筑,为了保护古城的风貌,苏州市政府做了限高(不能超过北寺塔第三层的高度),限色(所有新的建筑都是黑白灰三色),限空间的举措。</p> <p class="ql-block">  临水的这个四角亭叫“梧竹幽居亭,听着就蛮有诗情画意的啊!亭子四面分别是四个园拱形的门洞,从这四个方向可以看到园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致,春赏竹,夏赏荷,秋赏月,冬赏雪,构思非常的巧妙。</p> <p class="ql-block">  在舒展的水面间有小桥相连。</p> <p class="ql-block">  这个月亮门在造园手法上叫“隔景”,两边的景致和区域被一道月亮门分隔开。</p> <p class="ql-block">  中园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体建筑远香堂,取自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句意,这里是主人会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堂中摆放着一应俱全的红木家具,这里四面都是落地的玻璃花窗,从里面各个角度都可以欣赏到园中四季不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在远香堂对面有四座亭子,分别是倚秀亭,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还有待霜亭,在造园手法上称作“对景”。还对应着一年四季可以站在这四座亭子中欣赏道到最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这组建筑叫香洲,里面挂着江南才子文徴明的墨宝。古人追求大隐于市,在围墙里面构筑属于自己心中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  在如此美景面前开启了拍拍拍的模式。</p> <p class="ql-block">  舅舅舅妈拍照的地方叫小飞虹,古代的时候人们把彩虹比喻为桥,多么的浪漫啊!</p> <p class="ql-block">  从小飞虹向前走,这个院落叫“小沧浪水院”,这也是拙政园一个标志性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给框景中的长辈们拍照啦!</p> <p class="ql-block">  这幅中堂挂轴,奇妙的是用形状各异的石板画镶嵌上的。</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一步一景,景随步移。</p> <p class="ql-block">  出中园我们通过一段白墙黛瓦的波形廊来到了西园。</p><p class="ql-block"> 西园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园中唯一一条通向西园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西园的客厅,这是主人们听昆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北厅面向园中的水面,水中养了三十六只鸳鸯,所以叫三十六鸳鸯馆,这上面的匾是清末驻外使节洪钧亲笔书写的,此人是赛金花的丈夫。</p> <p class="ql-block">  南厅面向种了十八棵山茶花的墙,山茶花也叫曼陀罗花,所以这个厅也叫十八曼陀罗馆,匾额是江苏省的最后一位状元写的,他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姓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厅的四角各修了一座镶着进口彩色玻璃的水阁,这是下人们随时听从主人召唤的地方,够奢侈的吧!</p> <p class="ql-block">  又回到中园才能出去,这座看着有点像日式楼阁的建筑叫“见山楼”。</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办公居住的地方,这座楼非常奇特,那就是从一楼的外边上不去二楼,只有一条道就李秀成一个人能上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楼上的窗户材质叫“明瓦”,是用贝壳研磨出来的,一年四季都非常的明亮,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失传啦!</p> <p class="ql-block">  如此有历史意义的楼,必须拍照打卡一下哈!</p> <p class="ql-block">  顺着人流向东门走去,一路上伴随着一股股的仙气缭绕。</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天已经阴了下来,我们非常的幸运,进园子比较早赶上蓝天白云的晴天了,非常的出片!</p> <p class="ql-block">  出了拙政园往西走400多米就是苏州博物馆啦! </p><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是全球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老师的作品,不论是外型还是内部空间设计,都引入江南园林与山水等元素,美不胜收。博物馆外观充满几何造型又不失古典美,大气时尚,黑白灰色调依然是江南建筑特有的温和淡雅。这位祖籍苏州的建筑大师曾设计过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诸多作品,但是他最偏爱的仍是苏州博物馆博,这座建筑被他称为“最美的小女儿”。</p> <p class="ql-block">  先在这座碎碎念的大师级建筑前打张卡吧!苏州博物馆我们来啦!</p> <p class="ql-block">  我们排了200多米的长队才得以进馆。</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就被这座由不同几何形状拼搭的建筑吸引了,它的色彩使用了江南白墙黛瓦的元素,与苏州这座城有了一个本土化的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室内设计采用了玻璃明窗,充分利用光线的变换而采光。</p> <p class="ql-block">  进门的第一间展室就出现了对贝聿铭大师的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  能尽我微薄之力报答生育我的那种文化,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p><p class="ql-block">———贝聿铭</p><p class="ql-block"> 以上一段话就是出自贝聿铭先生的名言。</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贝聿铭先生在世界各地的建筑杰作。</p> <p class="ql-block">  来苏州博物馆参观分为两部分:那就是室内的藏品与外部设计。 </p><p class="ql-block"> 室内展品中苏博镇馆三宝之一的真珠舍利宝幢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睛,据传这座宝幢是北宋时期瑞光寺的僧人们用来供奉舍利的,1978年是被三名小学生在瑞光塔附近玩耍的时侯发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吴王时期铸造的宝剑。</p> <p class="ql-block">  还有宋代的莲花碗。</p> <p class="ql-block">  各个时期的藏品数千。</p> <p class="ql-block">  来苏州博物馆参观,还藏着我的一个小秘密。若干年前我弟妹到苏州参观曾经给我带了两个非常漂亮的行李牌,一个是粉色的,一个是嫩绿色的,上面的花鸟图案非常的精美,这次想买几个做为伴手礼送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  结果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它,问了卖文创商品的小姐姐,被告知那是以前的商品已经卖光了!</p> <p class="ql-block">  有点小遗憾,就欣赏一下这里别致的冰箱贴和其他的东东吧!</p> <p class="ql-block">  猜猜这个粽子形状的小包包里面装的啥?猜不着告诉你吧,里面是苏州特产松仁粽子糖。</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接着欣赏一下这座美轮美奂的园林建筑吧!白色的墙体在阳光下闪耀着细腻的光芒,几何形状的窗户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庄重而又充满创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灵动的江南画卷之中陶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这组矮石片来自于泰山余脉,晴天时呈浅灰色,阴天时呈深灰色,雨天呈黑色,颇具中国风山水画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的主庭园和片假石山更为吸睛,值得欣赏。粉墙黛瓦的建筑、几何图形的布局、大块玻璃的组合、远望近观的水面,恰似一幅山水画卷,令人驻足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初见苏州博物馆,那独特的设计与优雅的氛围,瞬间震撼心灵,让人对江南的文化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见证了江南的辉煌历史,心中涌起深深的赞叹之情。</p> <p class="ql-block">  苏州的天气有点意思,刚刚还晴空万里,一会儿就晴转阴啦,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p> <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的出口设在了太平天国的忠王府门口。</p> <p class="ql-block">  这是经过的王府院落。</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王府门口的一对石狮子,这时候天开始下雨了,给两位男士买了两把透明伞,我们一行人继续向平江路出发啦!</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见下一篇)</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借用了一段苏州博物馆园林的视频,再满足一下我们的视觉震撼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