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直通驿站特别节目】家庭教育百日谈

喵喵

<p class="ql-block">学校:铁路一小</p><p class="ql-block">班级:六年八班</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岳文老师</p><p class="ql-block">学习成员:第四学习小组</p> <p class="ql-block">习惯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百日谈》是一场围绕家庭教育主题的讲座,旨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劳动不只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更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的过程。劳动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用身体去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在这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中,蓝色边框的大圆圈上写着“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变成‘小懒虫’”,周围点缀着几颗黄色的小星星,仿佛在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需要被正确引导才能发光发热。</p> <p class="ql-block">“小懒虫”的主要特质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弱,生活用品摆放无序凌乱,疏于整理;学习用具丢三落四;完成任务极其被动,需要经常催促。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长的包办代替,二是频繁的催促指责,三是孩子的自我放任。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在内心深处总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赏识。然而,当妈妈对孩子懒散行为的失望逐渐演变为不断的催促和指责时,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还让孩子对自己形成了刻板印象——“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改变不了的!”长此以往,孩子反而对他人的催促形成了依赖——“不急,反正你们会催我的。”</p> <p class="ql-block">建议一: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有些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因此不让孩子劳动;有些家长则担心孩子干不好,不如自己干来得省事;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业重,功课多,不想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更有家长认为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劳动作为一种技能以后自然会做,用不着家长教育。然而,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在劳动中成长。</p><p class="ql-block">建议二: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技能。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技能,无论是打扫房间还是烹饪美食,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父母可以耐心地教会孩子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和方法,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劳动的技巧。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劳动效率,还能增加他们对劳动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建议三:注重实践锻炼。如果父母在平常没有让孩子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劳动就只是纸上谈兵。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建议四:尊重孩子的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自豪感,对干得好的地方要予以表扬。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来。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其实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责任意识等,都将会是伴随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p> <p class="ql-block">初审:王晓莹</p><p class="ql-block">复审:高崇远妈妈</p><p class="ql-block">终审:岳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