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新课标 浸润新理念——无棣县第一期“三名”培养工程小学语文1组活动纪实

冷雪焰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新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进一步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11月9日上午,无棣县第一期“三名”培养工程小学语文1组所有老师和第四实验小学的几位新老师在第四实验小学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了“共研新课标,浸润新理念”活动,</span>本次活动由第四实验小学高红方老师和西小王学校杜延飞老师积极组织并落实完成。</p> <p class="ql-block">  根据通知要求,新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对新课标进行了研读,并将学习新课标的收获和感受付诸笔墨,共享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结合新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困惑,第四实验小学高红方老师强调了语文新课标修订后五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第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第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第四,增强了指导性;第五,加强了学段衔接。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新老师们真正理解并落实核心素养,<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老师借用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话,帮助新老师们理解“究竟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在一个新的真实的情境当中,能用、会用、管用,素养是用来用的,不能用的那就谈不上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高老师又以五年级上册为例,重点强调了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时,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次集中学习,组内老师更深刻地认识到,对新课标的学习要永不停步,精准把握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变”和“不变”,不惧新变化,接受新挑战,拿出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打磨、精进自己的日常教学,让核心素养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