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合阳武帝山【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北端,与甘井镇北端为邻,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武帝山系梁山西峰,因峰顶建有汉武帝祠而得名。这里的乡野流传着很多关于汉武帝的传说。】【甲辰孟秋偕母登合阳武帝山诗记:兹临武帝仙游地,珠柏成林簇威仪。极目苍穹胸臆广,探海神龙丰蕴集。秋声阵阵鸣谷壑,阶石层层步云梯。最钦老母心志坚,勇攀凸峰意未迟。24/8】</p> <p class="ql-block">武帝山背靠连绵不断的黄龙山</p> <p class="ql-block">武帝山上的武帝祠,相传是武帝升仙后由当地民众兴建,足有2100年历史,明万历四年建献殿,正殿毁于火灾,民国初年重建,前几年当地人又进行了修葺。</p> <p class="ql-block">山地绿草如茵</p> <p class="ql-block">钟楼【帝厚仙山钟合王气;势凌极顶声镇穹苍。】</p> <p class="ql-block">二、合阳梁山千佛洞【合阳北端与武帝山遥遥相望的梁山东峰山顶,有苍崖石室,也叫“千佛洞”,为金贞元年道远和尚所凿,1957年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甲辰孟秋登合阳梁山千佛洞诗记:合阳一段有梁山,凿壁悬崖古佛龛。千尊造像留千喜,万方世界生万缘。木高不曾遮慧望,峰远却能牵善念。小径幽幽清凉地,山头放眼视更宽。5/9】</p> <p class="ql-block">金城干里 天府之国——关中盆地</p> <p class="ql-block">睡看黄河一条线,小飞峰西风打碾。俯瞰秦川八百里,远眺华岳一朵莲。关中陕北分界线,唐宋元明多寺院。云集印僧有达摩,千佛洞中招神仙。诗经奕奕大推赞,成名远在水浒前。</p> <p class="ql-block">三、合阳千金塔、无名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千金塔</p> <p class="ql-block">千金塔简介【位于县城东南天合园內【原烈士陵园】,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为八面十三级密檐砖塔。】</p> <p class="ql-block">无名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合阳无名烈士纪念广场简介</p> <p class="ql-block">百良战斗【1948年3月23日早,国民党韩城伪县长赵玉琳、公安局长张仲达弃城南逃,逃进百良镇百东村城堡。合阳游击队将其包围,二纵六旅十六团及时赶来参战,24日早发起总攻,歼俘500余人。赵玉琳一人漏网潜逃。】</p> <p class="ql-block">合阳解放【1948年3月,我西野二纵六旅挺进合阳,于刘家岭击毙伪县长周鸿,合阳县城宣告第一次解放。同年8月,西野发起澄合战役,歼灭胡宗南整编三十六师,收复澄城、合阳。10月初,西野发起荔北战役,歼敌整编十七师和三十八师大部。为诱敌深入,我军向澄城、合阳以北转移,敌第三次占领澄城、合阳,双方展开拉锯战。11月初,我二纵三五九旅攻克临皋,独六旅围歼东马村守敌。同时,彭德怀司令员命令停攻乳罗山之敌,诱其西退永丰。11月28日,我西野二、三、六纵大战永丰镇,歼敌整编76军,活捉军长李日基,至此,合阳全境解放。】</p> <p class="ql-block">四、七里古槐【位于合阳县城关街道办南伍中社区七里村古槐广场。古槐高17米,胸围8.3米,胸径3.1米,冠幅8米,树冠占地面积60余平方米。树龄1500余年,古树名木保护等级为特级保护。树形上似青龙,下如卧虎,被形象地誉为“龙头虎爪”。清代三部尚书张大有著有《大槐记》。1976年,树身遭雷电所击,大股断而伏地,虫蚀冠空,中可4人围坐煮茶论道话人生,然年年叶鲜枝茂亘古命坚。……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古树满身沧桑,吸天地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虽遭雷击虫蚀,但是枝断而皮连,身空而脉通,一次次地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钢筋水泥柱的支撑下,顽强地生存下来,枝郁叶葱,焕发新姿,已经成为七里村的象征,也是合阳县沧桑巨变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古槐保护记【历经千年沧桑,枝繁叶茂,堪为合阳乃至渭北国槐之冠者,七里古槐也。……】</p> <p class="ql-block">五、合阳九龙公园</p> <p class="ql-block">六、合阳历史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伊尹故里 诗经合阳</p> <p class="ql-block">合阳历史文化博物馆简介</p> <p class="ql-block">(一)合阳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文明曙光/有莘古国</p> <p class="ql-block">在洽之阳</p> <p class="ql-block">远古时期的合阳</p> <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的合阳</p> <p class="ql-block">魏晋时期的合阳</p> <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的合阳</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时期的合阳</p> <p class="ql-block">文物展陈</p> <p class="ql-block">故土人杰</p> <p class="ql-block">(二)合阳·《诗经》文化</p> <p class="ql-block">(三)合阳·伊尹文化</p> <p class="ql-block">(四)雷珍民书法艺术馆【德为善本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p> <p class="ql-block">(五)王平民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赶集》</p> <p class="ql-block">七、玄武庙青石殿【陕西合阳有句古话叫“不看瀵泉不登殿,等于没来合阳县”,这句古话中的“殿”指的就是玄武庙青石殿,一座由700块青石砌筑的石制殿宇。/玄武庙青石殿位于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南王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年,于明代万历三十二年竣工,耗时二十八年,距今四百余年巍然屹立。/整座玄武庙青石殿占地64平方米,其建造标准仿制的是湖北武当山的金殿,只是湖北武当山上的金殿由纯铜打造,此青石殿则由纯青石打造,二者大小不同、施工材料不同,但形制非常相似,可谓是古代能工巧匠的绝佳上乘之作。/玄武庙青石殿供奉的是玄武大帝,相传,玄武大帝为北方之神和掌管人间调风降雨之事,合阳县自古便是黄土台塬且沟壑纵横,本身此地干旱少雨,民众于玄武庙青石殿前祈求风调雨顺以图温饱封年,遂此殿建成至今一直香火不断,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玄武青石殿简介</p> <p class="ql-block">八、罗山寺塔</p> <p class="ql-block">昔人曾有“西有法门寺,东有罗山寺”之说</p> <p class="ql-block">九、北伍中奎星塔</p> <p class="ql-block">十、大荔“丰图义仓”【骑摩托沿黄路90公里寻访百年前(光绪年)建造的粮仓——古朝邑(今属大荔)“丰图义仓”,感受古朴厚重的仓储建筑,领悟前人的聪明智慧,况味清末乱世的时代风云,感动砥柱良臣的宏图远虑,慨叹前人生存的的艰辛努力。20/9】</p> <p class="ql-block">丰图义仓广场阎敬铭塑像【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号约庵,朝邑赵渡人。道光乙巳(1845)中进士,历任院庶吉士、户部主事、员外郎,总办湖北前敌后路粮台、按察使、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时有“救时宰相”之称。殁后赠太子少保,谥“文介”。】</p> <p class="ql-block">外城即寨城门,额题“以资扞衛”</p> <p class="ql-block">丰图义仓的来历:邑旧有常平仓,实为官仓。自道光后,历年出陈易新,名曰“换仓”,吏胥为奸,民不堪扰。经老民刘加恩、宿儒李时济历揭其弊,迄未尽革,同治十三年邑宰黄碧川以换仓累民,禀准常平仓永不积储,又允邑绅阎文介公(阎敬铭)之请,仿照苏州丰备义仓及陶文毅公义仓各章程,于县城设立丰图义仓,纯然民仓性质,绅办官督,有利无弊。光绪八年于邑南寨建筑仓廒,凡五十有八,镣以墉垣,上列女墙,为邑中洋洋大观。倘储谷而满之可六万石,从兹实事求是,虽遇凶荒无饥矣。</p> <p class="ql-block">丰图义仓的科学实用功能:丰图义仓建筑的精妙蕴含科学性,彰显其特有的实用功能。 /其一,选址的优势特点。建筑在朝邑南寨子老崖上,东、北面为悬崖深壕,因地势高利于粮食的向阳、通风、干燥和排水泄洪,同时也有利于防御、防劫、防盗。 /其二,建造的科学性。仓顶平面由青砖铺成,釆取了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形式,巧妙排雨水。仓(窑洞)设置(包括东、西仓门)共计六十个。十二个U形铸铁排水槽,由砖墙支撑,这十二道下水墙具有坚固窑体及防火的作用。建筑格局是坐北向南,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有利于光照,保持干燥状态。 /其三,悬空储粮,颇具精妙。仓内粮食由仓底板支撑,仓板距地面为四十公分,下设通风道,也叫猫道。有利于通风、隔潮、保湿及防鼠虫害的作用。 /其四,仓墙体平均厚度约九十公分,保湿性强,仓内粮食平均温度基本保持在十摄氏度至二十一摄氏度之间,前后窗子正对,便于及时通风。特别是仓门窗,关闭严实,可达到最佳的自然密闭效果。 /其五,随季节变化,掌握粮食通风、降温、密闭、保湿。夏、冬二季尤为关键。夏季高温,关闭门窗,隔离热气进入仓内,以保持恒温储藏。冬季三九天季节,及时打开门窗,昼夜通风,降低仓内温度,自然制冷,保粮杀虫,提高粮食耐久性储藏。</p> <p class="ql-block">内城简介</p> <p class="ql-block">58间仓廒简介</p> <p class="ql-block">仓顶简介</p> <p class="ql-block">仓院全景</p> <p class="ql-block">大荔历史文化展【三河耀明珠乃人文胜地;历代营重府堪史鉴名城。】</p> <p class="ql-block">大荔历史文化展简介</p> <p class="ql-block">粮食历史文化展简介:粮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民以食为天,在从种到收一系列过程中,反映着粮食文化的发展。这里有古代系列仓储器具,有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到夏、商、周、秦汉的炊事用具,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及证件实物,有56种粮食实物的标本。这些充分体现了粮食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p> <p class="ql-block">阎敬铭纪念馆【解民悬而纾饿殍实乃辅国廉相;忠国事以济艰危堪称救时贤臣。】</p> <p class="ql-block">阎敬铭塑像【1、牌匾为宣统元年(1909)文介书院学生送阎敬铭的“恩託(托)广厦” 。 2、楹联:凡事踏实地;此心无侈情。】</p> <p class="ql-block">慈禧亲书“阎(敬铭)公祠”门外两侧斜壁(八字墙)“龙”、“虎”二字【字上方篆刻印章“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p> <p class="ql-block">仓顶景观</p> <p class="ql-block">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基本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