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雁南飞时段了,团长决定<b>11月10日</b>出发日。</p> <p class="ql-block">一早6点半出家门,北京照例滴起了小雨,这老兄依然舍不得我们离开。今天的行程是北京到洛阳,819公里全程高速。</p> <p class="ql-block">四辆车在徐水集合,集体奔洛阳。一路上都置身于雾霾中,心情有些压抑。</p> <p class="ql-block">路上车辆不多,准点到达洛阳,汇合乔局一家,5车聚齐。</p><p class="ql-block">晚上体验当地名菜~洛阳水席。</p> <p class="ql-block">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的传统名宴,属豫菜系。始于唐代,已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特点之一是所有热菜都有汤,特点之二是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因此得名。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水席。</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洛阳水席的菜序为:前八品、四镇桌、八大件和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p><p class="ql-block">我们因消化能力有限,没有品全。</p> <p class="ql-block"><b>洛阳市</b>,简称“洛”,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河南省辖地级市。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span>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洛阳白马寺</b>,中国第一古刹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p> <p class="ql-block">大佛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是寺院佛事活动场所,也是僧人早晚课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里面供奉主尊释牟尼佛,与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尊”,为明代泥塑造像。</p> <p class="ql-block">接引殿里供奉的一佛二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泥塑造像。</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典藏文物还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而后又进入欧美,所以白马寺是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20世纪末以来,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p> <p class="ql-block"><b>龙门石窟</b>,中国四大石窟之首。位于洛阳市,占地面积31.7平方公里,人文景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北长达1公里</span>。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龙门”之名来自于隋炀帝。龙门山曾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称谓“伊阙”。隋炀帝在洛阳营建东都城,因宫殿城门正对着伊阙,皇帝即真龙天子,此处得名“龙门山”。</p> <p class="ql-block">龙门山原为一体,伊水流此受阻,常成水灾,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所以龙门山是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分为两半后,东侧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山上的石窟统称为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石窟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多为皇家石窟。</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从公元493年开始,经历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共计35年。</p> <p class="ql-block">北魏塑造出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它们大多是皇家石窟,全部在龙门西山。</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是公元636年至746年间,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前后历经四帝,共计110年。寺窟造像风格为“大唐风范”。</p> <p class="ql-block">四雁洞是一个盛唐时期的中型洞窟。</p> <p class="ql-block">禹王池</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看池中的释迦牟尼,神态优雅。</p> <p class="ql-block">宋明清时期,龙门石窟雕刻仍在继续。</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前后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对龙门石窟的人为破坏无法挽回,令人痛心。</p> <p class="ql-block">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11月12日,</b>河南洛阳到四川巴中,全程800公里,9小时15分。</p> <p class="ql-block">天气依然是雾加霾,能见度不好。</p> <p class="ql-block">进入秦岭,开始了一个接一个的钻隧道。</p> <p class="ql-block">其中100公里集中了137座隧道。</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达巴中兴和阳光酒店。</p><p class="ql-block"><b>巴中市</b>为四川省辖地级市,别称巴城,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属盆周山区,城市依山而建。</span></p> <p class="ql-block">何大妈私房菜处用餐当地民肴。</p> <p class="ql-block">巴中市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被称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将帅碑林</b>位于巴中市南郊南龛山顶,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为纪念和缅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而建。碑林占地120余亩,共有14大碑区,镶嵌了4580余块碑,刻写了13.8万名红军及烈士的名录。</p> <p class="ql-block">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用红色花岗石雕塑了十位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的半身像。正面四位为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p> <p class="ql-block">为了尊重历史,纪念像园还立有张国焘塑像(1897 -1979年),但单独放置一旁,塑像下正面刻着:红军总政委、中共一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碑林长廊,为红四方面军将士镌立个人纪念单碑。共计嵌有4580余块。</p> <p class="ql-block">刻写了13.8万名红军及烈士的名录。</p> <p class="ql-block">标志碑,上有“红四方面军战斗历程路线图”(1927-1937)。</p> <p class="ql-block">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缅怀英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巴中还是古代南北交通道路「米仓道」的必经之处,是中原入川的要道,唐宋时期非常繁荣。</p> <p class="ql-block">南来北往的人在此开窟造像、装彩题词,留下了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巴中石窟。</p> <p class="ql-block"><b>巴中石窟</b>始于梁魏,续镌于隋代,盛镌于唐代,后经历代增铸,逐渐形成今天斑斓玲珑,栉比相连的石窟群,现存石窟59处500余龛窟、8000多身造像。</p> <p class="ql-block">其中以南龛、北龛、西龛和水宁寺保存最好、艺术最精美。</p> <p class="ql-block">一面山墙上,一个个的石窟里,坐满了色彩靓丽的石雕人物。</p> <p class="ql-block">细看这每件作品的雕工、这人物的神态、这色彩…,千姿百态,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喔噻,这也太美了吧,看的我们目瞪口呆…</p> <p class="ql-block">谢天谢地啊,多亏了这里地处深山,多亏了这是交通不便和通讯不畅,使老祖宗当年创造的这些无价之宝没有在文哥时期遭到人为破坏,让后人能有幸目睹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b>恩阳古镇</b>,位于巴中市恩阳区,这里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还有连接川陕的米仓古道,通达渝沪的古水码头。</p> <p class="ql-block">古镇历史悠久,始于大溪文化,根植于巴文化,最早建制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隋高祖杨坚开皇十八年(598年)即设为恩阳县。</p> <p class="ql-block">建于清朝中期的起凤桥,青石铺就,横跨巴河。</p> <p class="ql-block">古镇原有三十七条古街,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九条。</p> <p class="ql-block">错落有致、层叠弯曲的街市空间与自然起伏的地貌,高高低低的石阶,整齐划一的青石板路面,延伸出墙面的骑门柜台,低矮的房檐和长长的绣楼,展现出恩阳古镇独特的生活和传统遗风。</p> <p class="ql-block">八一电影厂它“弟”在这里不知道有啥节目。</p> <p class="ql-block">晚餐我们在古镇里吃了一顿最具当地人生活的饭菜。</p> <p class="ql-block">家常便饭,居家大妈掌勺,谈不上有特色,俺们下厨都能胜她一筹。</p> <p class="ql-block"><b>11月14日</b>,今天出四川进广西,到<b>昭通</b>过夜。</p> <p class="ql-block">到了南方,这天气是看着越来越舒心了。</p> <p class="ql-block"><b>11月15日</b>,今天昭通到普洱。</p> <p class="ql-block"><b>普洱市</b>,云南省辖地级市,原名思茅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少数民族聚集地,人口占到60%以上。</p> <p class="ql-block">普洱绿谷颂赞酒店。这里保持着颂赞酒店的特色,所有的服务人员都为你提供如亲人般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宾至如归,回家般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酒店打卡,饭菜做的真棒,东南亚风格又中西结合。</p> <p class="ql-block">女士吃的开心,男士喝的尽兴。</p> <p class="ql-block">忙里偷闲,阳光下有掼蛋的,有坎山的,就是让这游泳池闲着有些可惜…</p> <p class="ql-block">人人都知道普洱是产茶的地方,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就有了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这就是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进入茶马古道前,我们在山顶品茶一把,心中想着古人们走古道运茶前也得有个仪式喝个痛快吧,谁知道前方等着的是啥,但估计他们那时候临行前应该是喝酒。</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茶马古道有三条主线,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p> <p class="ql-block">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p> <p class="ql-block">古道走起…</p> <p class="ql-block">朱老师和春雨赶来入队,带入了年轻的血液,每家大哥立马坐地荣升一级。</p> <p class="ql-block">点菜官杨总精选了一家当地最火的菜馆,“拉<span style="font-size:18px;">祜妈葫芦小院”,这肯定是民族菜系啦。</span></p> <p class="ql-block">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拉祜的意思是“老虎”,最早拉祜族生活在青海湖流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以擅于猎虎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的时候就会唱的民歌。</p> <p class="ql-block"><b>11月17日</b>,今天去<b>西双版纳</b>。</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和老挝接壤。“西双版纳”源自傣语,意为“十二千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建立景陇王国,成为西双版纳第一个统治者。元朝时期,西双版纳纳入中国版图。</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古称勐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生物基因库”之称。版纳还是多元民族居住地,地域内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景颇族和汉族十三个民族。其中傣族占到了人口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洲际酒店占地面积贼大,像个热带花园,就是年头有些长,设施陈旧了。</p> <p class="ql-block">曼听公园原为傣王行宫,始建于第八勐泐王,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1961年周恩来总理曾与傣族群众在曼听公园里欢度泼水节。</p> <p class="ql-block">老同志逛公园,溜溜达达。</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的总佛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从缅甸来弘法的两位佛教僧人兴建。</p> <p class="ql-block">这么大的藤编佛像还是第一次看到。</p> <p class="ql-block">下午翟总的朋友请大家品茶,说起普洱茶,俺们也就是外行看热闹,不懂门道。</p> <p class="ql-block">晚上继续特色菜…</p> <p class="ql-block">看这餐馆像大食堂…</p> <p class="ql-block">随酒进肚,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还吃到了云南特色菜肴,野生菌火锅。</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赶赶时髦,来一篇西双版纳写真集。</p> <p class="ql-block">团里有三对“泰王和泰王妃”,个个都是亲民型的…;不过咱汉族的王爷们更低调,便衣警察型…</p> <p class="ql-block">56个民族是一家</p> <p class="ql-block">不管光脚还是穿鞋,那都是爷</p> <p class="ql-block">妃子们都很美,就是年龄不饶人</p> <p class="ql-block">大哥家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二哥来自德高望重的泰王族</p> <p class="ql-block">三哥是真的入赘啦</p> <p class="ql-block">四哥还真有西哈努克亲王的范</p> <p class="ql-block">五哥就是玩闹型的</p> <p class="ql-block">看看老六,又捕一“新娘”</p> <p class="ql-block"><b>11月19日</b>,今天去广西红河州,看名扬中外的元阳梯田。</p> <p class="ql-block">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p> <p class="ql-block">哈尼梯田,顾名思义这是哈尼族人的作品。哈尼族先民自隋唐进入红河地域,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千百年来,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依山就势开垦,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村落民居安置在山腰,<span style="font-size:18px;">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水渠</span>。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是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农耕体系。</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的这是元阳梯田的坝达景区。</p> <p class="ql-block">坝达梯田气势磅礴、面积大、壮观、线条美、立体感强,以梯田的田埂为计算单位,共有3000多级。</p> <p class="ql-block">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向勤劳勇敢的哈尼民族致敬!</p> <p class="ql-block">酒店就在云雾缭绕的山中。</p> <p class="ql-block"><b>11月20日</b>,今天600公里去中越边境看广西<b>德天瀑布</b></p> <p class="ql-block">去看瀑布得住在德天村,这德天村只有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两旁稀稀拉拉的房子,几家小饭馆和卖越南物品的小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住的民宿,房间挺大但条件简陋。</p> <p class="ql-block">早餐去街上吃越南粉,当地百姓们的早点店。</p> <p class="ql-block">来这地方就不能讲究了,有啥吃啥。</p> <p class="ql-block">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中越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p> <p class="ql-block">归春界河是中越两国的界河,发源于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县的“鹅泉”,一度流经越南后在广西大新县德天村又复入,有着归来又一春之意,故名归春河。</p> <p class="ql-block">瀑布宽100米,分三级瀑布,垂直高度70多米。图片右侧是德天瀑布,左侧是越南板约瀑布,在旺水季两边瀑布就连在了一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宽达208米。</span></p> <p class="ql-block">德天瀑布气势磅礴,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的越南,以及板约瀑布。</p> <p class="ql-block">越南🇻🇳,对岸的旅游生意比咱是差多了。</p> <p class="ql-block">界牌</p> <p class="ql-block">这三哥在找啥那?</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这里,当然要尝尝越南的咖啡了,它在咖啡界也算有一号的。</p> <p class="ql-block">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之一,主要以种植罗布斯塔咖啡豆为主,以独特的口感和香味而受到爱好者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b>11月21日</b>,今天赶去钦州过夜,中途绕道去趟东兴市,为的是到219国道起点和228国道终点打卡。</p> <p class="ql-block">东兴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与越南仅一河之隔,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商埠,有见证历史的大清国一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1885年《中法越南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循北仑河出海口逆流而上,以河心为界线。从北仑河口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共立33块界碑。本竹山界碑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所立的第一块界碑,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这里吗?新疆叶城219国道起点,2021年7月10日我们在这里打的卡。</p> <p class="ql-block">3年4个月零十一天后,我们在这条全长10065公里的中国边疆超级大环线的另一端打卡。</p> <p class="ql-block">这219国道虽然没有走过全程,但是很多的精彩路段已经被我们驾过踩过了。</p> <p class="ql-block">没有时间去找228国道终点,留了一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男人嘛,讲究的是这地方咱踩过!</p> <p class="ql-block">女人啊,想告你这地方也留有我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b>11月22日</b>,今天是长途跋涉的一天,不但要有600多公里的驾车,还要坐船过海峡,但是今天就能到家了,想想还是很兴奋的。</p><p class="ql-block">一切都还顺利,虽然赶上了在三亚举办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到处都在封路戒严,但是在夜里12点前总算是到家了。</p> <p class="ql-block"><b>本次旅行13天时间,开车5400公里</b>,从寒冬腊月的北方驾到了春暖花开的南方。我们要在这里修身养性3个月,每天迎接我们的是阳光明媚的天、绿意盎然的树、遍地盛开的花、没有污染的空气;还有新鲜的蔬菜、野生的海产品、遍地跑的鸡🐔和五脚猪;一切都跟绿色沾边,还有什么比健康和享受更重要的事情哪?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每一刻的当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