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是欣赏红叶的最佳季节,我们又发动着汽车,踏上了一场期待已久的远山之行。</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田纳西州的大烟山国家公园,一个有着2000多平方公里,拥有美国最大的原始森林,一个近几年来全美到访人数最多的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我们已在路上了,导航给我们规划了一条近路,避开周未拥堵的高速公路,选择畅通的支线公路,不仅免去了堵车的烦恼,又可以近距离的观赏亚特兰大的周边景色。</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穿行于丘陵地带的公路,不时有U型公路出现在车前,汽车下坡时的惯性加速以及上坡时发动机动力提升时的轰鸣声,颇有些乘坐过山车的味道,驾驶感觉超爽。很快我们已驶上通向大烟山的411号公路了。</p> <p class="ql-block"> 一路驶来极其顺畅,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声,只有静悄悄的田野。 </p><p class="ql-block"> 这边齐腰深的草场上,农场主将牧草收割好后打包成整齐的圆柱形状,码放成一行行的,为牲畜的越冬做准备。木栏里的马和牛摇着尾巴悠闲的吃草。</p><p class="ql-block"> 那边草地修剪得整齐的球场上,一大群学生在进行棒球🎾训练比赛,加油助威声感染着路人,棒球在美国很受孩子们的喜欢,相当于我们国内的乒乓球🏓。</p><p class="ql-block"> 这边的乡镇,可能是周末的原因热闹非凡,人们摆摊带货的,在遮阳伞下码放着各种新鲜水果蔬菜及经过加工的农副产品,主打一个新鲜、有机,但价格欠美丽。转了一圈买了些不涩的脆柿子,付款那一刻想起了40多年前在中关村时我种的那棵柿子树,每年总能结出几百个柿子。</p> <p class="ql-block"> 马上就要进山了,只是树叶还未变红,看来还是来早了,那就启用第二套方案:去凯德斯山谷看🐻。</p><p class="ql-block"> 凯德斯山谷是大烟山眼下当红的旅游景点, 这是一条11英里长的环绕山谷的单向环形公路,专门供游人驾车观赏公园里的各种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 与其它国家公园不同,大烟山国家公园对游人是免费开放的,山下景区内其它游乐项目均需购票,后面我们去游乐园、颠倒屋以及乘坐缆车,每人均需20刀或30刀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 这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眼前就是看熊的道路,大家排着队都在缓慢行驶,左右环顾寻找🐻,生怕把它漏过,此时只要前面的汽车停下,一定是有动物出现,如此停停走走的循环中,我们有幸看到了除熊以外的其它动物。</p> <p class="ql-block"> 山谷中也保留有100多年前切罗基印第安人生活居住过的房舍、磨坊、教堂等。</p><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外面应该是后来修缮过的,里面仍维持着原样,摆放着十几排整齐却又陈旧的座椅,那天参观时前面角落里忽然传来钢琴声,寻声望去,只见一位年长的游人,正坐在一架阵旧的钢琴前演奏,久违的琴声在教堂回荡,仿佛回到上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 这间用木材建成的两层农舍,造型巧妙,一层用来饲养牲畜,二层供人居住,虽已年代久远,过廊的木梯仍完好无损,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爬上二楼,又是一通欢呼雀跃。</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林中的农舍,可以想象,不久后当树叶由绿变红时,该是怎样一番风景。</p> <p class="ql-block"> 林中觅食的火鸡,大的有20多斤。</p> <p class="ql-block"> 也看到了好几群鹿,在路边进食闲逛,也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 那匹黑白毛色相间的马远远望去,还以为是头奶牛,待走近时,却是匹膘肥体壮的大马,这体形绝对是公园放养的。转了一圈,只看到鹿、火鸡等动物,唯独没有看到熊,不免有些遗憾。此时天色已晚,我们只能驶出山谷,赶往加特林堡小镇,行前预定的酒店就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加特林堡小镇,地处大烟山北麓,也是大烟山的门户小镇,镇里沿街布满餐馆、酒店、影院、特色商铺,镇上酒庄很多,花15刀就可品尝十几种美酒,晚上10时街道上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免费大巴车,由我们居住的酒店发车,在小镇绕行一圈,大概有3.4公里的距离,乘客均可随时上车下车,车窗垂下的带子,不是站立时抓拽用的,而是想要下车时拉一下,司机就知道了然后停车。</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傍晚,我们乘大巴车去阿甘连锁餐馆吃晚饭,路过一停车场时,一头黑熊正在旁边的草地上玩耍,丝毫不怵一旁的车流与行人,我们既惊奇又觉好笑,专门去看熊扫兴而归,吃饭路上却看到了熊。说来有些事情真是可遇不可求。</p> <p class="ql-block"> 这顿以虾为主的海鲜,是今晚餐桌上的主角,这家阿甘连锁餐馆,是电影《阿甘正传》走红后,以它为主题开的海鲜连锁店,在小镇中心的位置,为品尝这道美食,我们排队等候了1个多小时。确实,这次出来每顿饭都得等候很长吋间,倒应了那句老话“好饭不怕晚”。</p> <p class="ql-block"> 这盘虾做的也很好吃,虾肉鲜美Q弹Q弹的。</p> <p class="ql-block"> 第2天,我们决定去鸽子谷,这是加特林堡北边的另一个小镇,一个典型的美国旅游小镇。宽畅的南北双向4车道快速路,路边有不少奇形怪状的建筑,据说均取自电影场景,是田纳西版的环球影城和迪士尼主题游乐园游,也是小朋友们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 去鸽子谷时在这家老磨坊餐馆吃早餐,等候时去咖啡屋买了2杯咖啡,收费25刀,想喝也只能由他。旁边的老外感慨道,这是迄今喝过的最贵的咖啡。</p> <p class="ql-block"> 先上来的是牛排。</p> <p class="ql-block"> 牛肝味道还好。</p> <p class="ql-block"> 儿童乐园里标志性的摩天轮,旁边还有一些机动游戏,小型过山车,蹦床,镜子迷宫,高空探险等游乐项目。</p> <p class="ql-block"> 奇境颠倒屋,是鸽子谷的特色景观,这一栋颠倒屋,大门是相机机身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 这栋倒置的建筑和白宫有些相似,实际它是奇妙工场室内游乐园。里面有许多互动游戏装置,孩子们玩的很尽兴。</p><p class="ql-block"> 我在看一个叫《蹬的越快飞的越高》的游戏项目,人坐在矮厢内类似在蹬自行车,整个人随厢体前后摆动,象是在荡秋千,最快时就做360度旋转的圆周运动,开始看时觉得挺好玩的,还想试试,最后一想还是量力而行吧。</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3D影院游戏入口处停了下来,这咱能玩,领了眼镜入场,被告知坐在椅子上后必须系好安全带,类似飞机上的安全带。一会儿灯光熄灭,屏幕上是汽车在启动,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座椅在疯狂震动,腿下不知什么时候也有滚轮在转动,正纳闷间,大屏幕里的汽车不由分说已冲上公路,立刻追尾了前方的汽车,然后逃逸,先后撞上桥上的护栏,路边的电线杆,然后就驶上高速路上左冲右撞的狂奔,画面和音响效果再加上不安分的座椅让人心跳加速,惊险度感觉仅次于翻转过山车,这是一个很刺激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这个铁圈其实挺沉,外孙几经努力,终于成功地做出大泡泡,玩的满头大汗。</p> <p class="ql-block"> 以泰坦尼克邮轮为原型的博物馆,是按照1:2的比例建造的,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泰坦尼博物馆,由于行程的安排,我们没有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美国南部的招牌美食“大铁锅早餐”,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早餐我们就选择这家了。</p> <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大铁锅直接就端上餐桌了,煎炸的鱼肉、鸡肉、一大块烟熏火腿,香肠和薄土豆片,还有一盘松饼,据称这是美国南部的招牌美食。看图可知量很大,当然味道也很棒。</p> <p class="ql-block"> 真🐻制成的标本,摆在餐桌旁,在山里没能见到熊,今天在这见到了,外孙们很是高兴。</p> <p class="ql-block"> 第3天,我们决定坐缆车上山,购票入座后,缆车呈摇摆状态径直上行,整个人都暴露在外,大人还好,小孩就耽心些,全程生怕孩子掉下去。印象中香山的缆车也是这样的,只是缆车距地面不高还好些。</p> <p class="ql-block"> 登高远眺,前方的大烟山微微泛红,层林尽染指日可待…</p> <p class="ql-block"> 山上连接2个观景台的吊桥,是北美地区最长的吊桥。走到中间一段时,桥面突然由木板变成了玻璃,透过玻璃看脚下是700英尺高的吊桥,恐高的人这会儿更加胆颤心惊,进退两难。</p> <p class="ql-block"> 从吊桥下来,忽见空中出现两道白烟,应该是老美的军机在进行飞行训练,两架飞机垂直交叉后划出一个工整的十字型图案。</p> <p class="ql-block"> 山顶的景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空中花园”。夸张的摇椅须拾阶而上才可入座,小哥俩空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路边码放了许多南瓜,预示着万圣节快到了。下车买了2个小南瓜,一个像汉堡包,一个似五角海星,回家后再去买些糖来,迎接万圣节的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