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里斯演讲而想到的一个故事

涛声依旧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到哈里斯的这次演讲,我想讲个小故事,请不要问是真是假。如果我说是真的或许有人乱想着要把它对号入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是这样的。一村老支书到年龄了,年内即将退休。可他舍不得退,还想再干个一两年,直到这届满了就心甘情愿地退。为能继续干到届满,老支书几次向政府一把手等领导说道:我们这个村难搞,如果你们调外面的人来肯定不行,他对我们村情况不熟悉。如果用家里人,第二梯队的个别人根本坐不了这个位子,群众对他的印象不大好。总之一句话,就是能力不行,干不了。 </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这个老支书,有谋有计,工作能力还是有的,特别是在沟通协调方面,历届镇领导还是信任他的。这新党委书记虽调到这个镇不久,但跟老支书的关系却不一般,至于老支书家里有没有后台人们只是瞎猜,只是常听到背后有人说到这事,但没有人敢当着老支书的面讲他家的事。</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政府领导对人事安排很是上心,所以对年限已到的村书记、主任在临退阶段自然会把新领导人选当作重要议程。这不,就在老书记临退半年前,镇书记和老支书座谈了一次。老支书曾告诉过别人领导对他讲过的话:我知道你,你是个多年的老基层干部,能力较强。我们对你近年来的工作成绩是肯定的,尤其是去年夏天的防汛抗洪,你表现很突出,政府里的人都能看的出来。你们村的情况我很清楚,我是相信你的,如果还想发挥余热,年龄上不是问题,可以继续把这一届干完,不过也就是个两年时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大领导这一说,正好说到小领导的心坎里,这是老支书最想听到的话。事实是这样,他想的很周全:孙子不要我们带,再继续干两年正好村里鱼塘到期发包,到时弄个鱼塘活络活络筋骨。尽管现在财务不像过去由自己说了算而改为政府统管,但小主还是能做的,村里的事还是我说了算。再说干一年也能多个好几万,我们这个年龄了退了哪里还能多挣个几万块呢?话说回来,村里的工作对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任务一来,分解给各成员。我不会用电脑自有年轻人他们搞,咱不就是动动嘴挥挥手嘛。</p><p class="ql-block"> 为继续留任,老支书开始了他的“策略”。一方面观察新同志的举动,一方面在部分老党员面前以及与他接近的群众中进行鼓动宣传,说该同志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工作拖沓,到政府去政府里人都没正眼看过他。又说群众对他上班迟到下午早退的印象很差等等。其实新同志心里也是清楚的,在这个节点上他更是谨慎工作,不想被批评。即使对老支书有意见,但脸上是不露痕迹。他认为自己在班子里除老支书外,按资历和位置也该是自己坐上这个位子了。他想的是,我这个多年的媳妇都快熬成婆了,按传统习惯这新书记自然年外由我接任,怎么到年龄了他还想赖在位子上不走?经过一番周密思考,他试着下了一盘高棋。他通过不一般关系找到了在本镇有着较高名望的一村老支书。新同志为何要找这个老支书来帮忙呢? </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个老支书同样也是今年底退休,政府领导早已和他谈过话了。就为这事这位老支书故意到大领导那里说:恳请领导让我干到届满,你们去问问群众,大家是不是都支持我?听说有的村书记政府继续留任,我也想再干个两年,别人能干好,我更能干好。话说这邻村的老支书在政府和当地人的眼里是个有威望的人了。因他和镇历届政府的领导关系处得都很好且所在村被治理的有目共睹,所以他在政府说话还是有点份量的,他话里有话领导是心里有数。</p><p class="ql-block"> 邻村 老支书的几句话一下让政府领导察觉了,不能开这个头,与其得罪一个,不如干脆一视同仁。再说说这个新同志为争一口气,此段时间,他趁热打铁,跑上跑下让事情出现了转机。</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过后没几日大领导就和原先的老支书“通了气”,至此木已成舟。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老支书自此很快地调转船头,逢人便说我已到年龄了,干累了,也该歇歇了。为下任我不知多次向政府领导极力推荐新同志。在全村最后一次党员大会上他对大家说,新同志这些年的工作大家都能看得见,不仅有才能,还任劳任怨。我近年打了好几次报告要求退下来,让他们来搞。我向组织几次推荐了该同志,这下不仅我放心了,我想在座的所有党员同志也都放心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想到哈里斯的最后演讲,感觉这位老支书的临退举动和哈里斯也存有相似之处。如果用“见风使舵”“变色龙”形容他们或许有贬人之意,换用“改口”还是比较贴切的。实际上这或许是人的属性,不能说是人的本性,马克思曾这么说过。我想,有些时候该变通还是要变通,该明智还是要明智,即使有人认为它是虚伪的但绝对比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一根筋到底的人要好多少倍,毕竟谁干都是在为国家为集体谋事。有体面的退让别的不说,最起码这样做能给自己留一个台阶下,双方都不失面子和尴尬。</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