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在冬至节气里的秋色

雨后的蘑菇

<p class="ql-block">冬至虽已到来,大明湖却依旧沉浸在秋色中,北极阁坐落在大明湖东北岸,又名北极庙、真武庙。该庙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 年),筑在 7 米高的石镶土台上,占地 1078 平方米。正殿在中央,坐北朝南,后有启圣殿,南面为门厅,面阔各三间,东西配庑殿,庙堂在蓝天白云和各色植物的映衬下,依然巍峨。登北极阁台阶中央坡道,已被游人和在此游玩的孩子们打滑磨砺的锃光瓦亮,滑润无比。为保安全现已用栏杆围挡。看到此情此景,想起自己小时候,每次被父母带着来大明湖,这里是必玩的游乐项目,每到此便不厌其烦的把它当天然滑梯飞奔而下,甚是惊险刺激,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等我成为母亲后,也无数次带着孩子来此滑滑梯,这里带给我们三代人美好的时光和回忆,这里的光滑有我们两代人的“磨砺”。</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显得格外宁静和谐。那些青砖黛瓦的房子,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不禁驻足凝望。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带来一丝丝凉意,却也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午后,人们悠闲地漫步在林间步道上,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一株金黄色叶子的树木格外引人注目,它在蓝天白云下显得生机勃勃,仿佛是秋天最美的使者。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p> <p class="ql-block">小庭院里,红色屋顶的房子静静地伫立着,门前是一段石阶路。院子里的花草已经有些凋零,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天空湛蓝无云,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风格庭院显得格外宁静和谐。那些青砖灰瓦的房子,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枯萎的荷花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繁华,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亭台楼阁式的园林被绿树成荫围绕着,环境优美宜人。</p> <p class="ql-block">池塘里生长着许多绿色的大叶子浮萍,上面还点缀着一些枯黄落叶。这些水生植物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柳树在自然和人工的双重干预下,巧妙成为艺术,八卦图和道士修炼其中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一艘红色的船只正在碧绿的水面上缓缓行驶。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柳树和其他植被,远处可以看到一座亭子以及一些游客漫步其中。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形成斑驳光影。</p> <p class="ql-block">树叶已经变成了金黄色,并带有橙色和红色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古朴的房子屋顶覆盖着瓦片,周围环绕着各种颜色的落叶树。秋风轻拂,树叶随风摇曳,诉说着秋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树木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秋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吟诵着季节的变迁。古色古香的建筑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金黄色银杏树叶浓重而热烈,与古建筑遥相辉映,构成油画版的秋日画卷。在她的勾勒下,灰色的建筑不在显得那么的清冷和单调。</p> <p class="ql-block">一棵古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苍劲,枝干弯曲盘旋向上延伸至顶部,树叶为迎接秋天的各种形态都在此呈现,绿色,橘色,浅棕色,他们为这一年的生长周期变化着。</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树木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诉说着季节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覆盖着一片枯黄的荷叶,远处高楼林立,天空湛蓝白云轻浮,建筑和植物的倒影清晰的呈现在湖面上,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在湖岸边,温暖而灿烂的阳光透茂密的芦苇丛,如同金色的丝线般轻柔地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迷离的光影。那光影或明或暗,交织出一幅梦幻般的画卷。秋风悄然轻拂而来,带着丝丝凉意,湖岸边的芦苇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召唤,纷纷随风摇曳。细长的芦苇身姿轻盈,犹如优雅的舞者,在秋风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它们时而微微弯腰,时而轻轻摆动,那灵动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为大明湖增添了一抹灵动而又柔美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古建筑旁大树,泛黄的树叶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稼轩祠房顶上覆盖着灰色瓦片,房子两侧各有一根朱色立柱支撑门廊,上书写着马公愚撰,马亦钊书的楹联,“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朱色大门庄重而典雅,门的正前方有太湖石作为影壁。右侧种满了绿植,左侧则矗立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阳光透过金色的树叶洒在地上,温暖而安详。</p> <p class="ql-block">稼轩祠是一座具有传统中国建筑风格的庭院,房屋门廊前朱红色的柱子,犹如岁月的脊梁,庄重而挺拔,散发着沉稳气息。柱子上的漆色历经时光的打磨,依然熠熠生辉,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的木质门窗,纹理清晰,古朴典雅,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推开一扇木质门时的声响,就好似听到了历史的回声,让人瞬间穿越回古老的时光。庭院中,一棵石榴树傲然挺立,那粗壮的树干充满了力量感和旺盛的生命力,足以能够抵御岁月的侵蚀。繁茂的枝叶已经被初冬染黄,枝杆向四周四散伸展,默默守护着这座承载着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庭院和房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银杏树叶变成了金黄色,如一幅秋日画卷。坐落在湖畔的稼轩纪念馆,老舍纪念馆,山东省图书老馆,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在高大植物掩映下,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秋风轻拂,树叶轻轻摇曳,讲述着季节的更迭,时间的流失。</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漂浮着许多枯萎的荷叶,远处的拱桥横跨水面。背景中的建筑倒影映在湖中,物被树木环绕,形成一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绝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市风光画。</span></p> <p class="ql-block">遐园: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1909 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原为山东图书馆的一部分,后分开划归大明湖公园。园内有假山、流水、仿古长廊、读书堂、明漪舫、浩然亭等古朴建筑。遐园北门是中式建筑风格,大门上方覆盖着青灰色瓦片屋顶,两侧各有一座小亭子作为装饰。门前铺砌石板路通向远方,两旁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遐园中,一条弯曲的小径穿过茂密的树林,两侧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季节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遐园中一池塘水,水中生长着一些绿色植物;中间部分则是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盛开的地方;最远端还种植了一些灌木丛。上方垂下的柳树枝条随风摇曳,给这个空间增添了一份柔美。</p> <p class="ql-block">  在垂柳掩映中的超然楼巍峨挺拔,它位于大明湖的制高点,始建于元代。原楼坍塌成瓦砾,2009年大明湖风景区扩建时加以修复。重建后的超然楼为钢筋混凝土仿木楼阁式建筑,坐落在花岗石台基上,瓦面及附件等采用铜质材料,匾额和抱柱采用掐丝景泰蓝铜工艺制作,夜晚在绚烂的灯光衬托下,成了大明湖的打卡圣地。</p> <p class="ql-block">铁公祠在大明湖北岸,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建。始建年代无从考据,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重建。这是一座综合性园林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祠堂、小沧浪亭、得月亭、湖滨长廊、荷花水池等景点组成。祠堂内有铁铉铜像,墙上嵌有古今书法家手书石刻八方。</p> <p class="ql-block">四季赏明湖每一季都有不同的景致与韵味,春季湖边的柳树纷纷抽出嫩绿的新芽,仿佛是大自然舞动的画笔,为大明湖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桃花、杏花、樱花等争奇斗艳。夏季湖中荷花盛开,翠绿的荷叶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为娇艳的荷花和鱼儿遮光,泛舟湖上可以享受夏日的清凉。秋天的大明湖别有一番韵味。树叶渐渐变色,枫叶变得火红,银杏叶变得金黄,还有其他树木的叶子也呈现出各种深浅不一的颜色,五彩斑斓的树叶与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画卷。此时的荷花已经凋零,留下了一个个饱满的莲蓬。冬季的大明湖一片银装素裹,湖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如果遇到下雪天,整个大明湖就会变成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落在湖面上、树枝上、亭台上,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