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上多枝尖

独立寒秋

<h3>  多枝尖,海拔1720米,是岳西的第二高峰,位于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早就想爬了,但因为怕蚂蝗,一直不敢尝试。这个周末,天气晴好 ,又时值深秋,老公便提议去爬多枝尖。</h3> <h3>  沿着山脚下最后一户农家的左手边的小路上山,随即就是深林,几乎没有缓冲地带。比较惊艳的就是这片金钱松林!每一棵都笔直挺拔,每一棵都高耸入云!叶已经落光了,地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宛如黄褐色的地毯。马上想到石关的金钱松,今天、此刻,下面应该游人如织吧!面前的美景在摄影家的镜头里,该有几多的浪漫呢?可我们俩,却不忍破坏它的完美,只是小心地走在上面,怕万一有人来,看不到它最初的模样!</h3> <h3>  穿过平缓的松树林、杉树林,就是坎坷不平的爬坡小道,路面上铺满树叶,下面却是碎石,感觉松软,但因为不平,常常崴脚。而且有的地方冒着水,有的地方要穿越一人多高的箬竹,有的地方是倒伏的大树横在前方,需要弯腰通过……<br>  好在没有蚂蝗,走走停停,终于沿小山沟上到了一个小山岗。透过枝丫的缝隙,隐约看到了多枝尖的轮廓了。</h3> <h3> 接着是一段比较陡峭的路,好在不是很长。然后就是沿着一个大大的之字型上山,虽然路途遥远了许多,但缓缓上山感觉轻松了不少。<br>  眼前终于看到了石墙遗址!这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靠人肩挑背扛建成的原安徽省“702”电视转播台,好几处石头砌成的高过人头的墙,高低错落散布在山脊北侧和前方山梁上,现在都已经坍塌了,断壁残垣间,杂树丛生,那份苍凉顿时让人心生寒意与怯意!<br>  就在我与老公闲聊时,前面居然有人“啊”了一声,老公赶忙回应了一声,空荡荡的山林顿时有了生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虽然不见人影,但怯意已消!<br>  来不及想象当时的热闹与繁荣,不忍直视如今的残缺与荒凉,我们匆匆穿过石墙遗址,主峰就在前方。只是两边是万丈深壑,脚下是在陡峭的石头上凿出的狭窄的石阶,小心翼翼,手脚并用,11点不到,我们登顶了。<br></h3> <h3>  顶峰也见到了那个先行者,只是一个独自登山者!登这样的野山,我与老公两个也算不合群的户外,没想到更有甚者!闲聊中得知,他前几年在国外打拼,这几年行情不好,就回国了。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怪不得是独行侠。<br>  山顶上的平台并不是很多大。废旧的蓄水池,倒伏的塔基,枯黄的衰草,四周苍翠的松树,在这秋阳下,默默地向每一个登顶者诉说着老一辈电视转播人曾经的不易。<br>  环顾四周,辨别着,指点着,争辩着我们所能叫得出名的山峰。千峰万壑,群山逶迤,顿感人之渺小。站在这江淮分水岭的顶峰,回望来时之路,已经隐没在密林之中,又觉自己之了不起!年近花甲,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没有趁年轻多爬几座山!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h3> <h3>  回程的途中,看到了这棵从石墙缝里长出来的灌木,在这马上就立冬的时节,在这1700多米高的顶峰,花苞竟然如此饱满,秋阳之下,我似乎已经嗅到了香味。寂静的山野,不知道它日她为谁所开,又为谁芬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