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故居及花明楼

夏永年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农村民居◇为对称形的土木结构、两进两横四合大院,坐东朝西,前临绿水,背靠青山,周围树木参天,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刘少奇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p><p class="ql-block">1959年,刘少奇故居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刘少奇故居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清嘉庆元年(1796年),刘少奇故居始建。</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p><p class="ql-block">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在这里呱呱坠地,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p><p class="ql-block">1959年,刘少奇故居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故居遭受了严重破坏,所藏文物展品几乎散失殆尽。</p><p class="ql-block">1980年3月5日,刘少奇故居重新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农村民居,为对称形的土木结构、两进两横四合大院,坐东朝西,前临绿水,背靠青山,周围树木参天,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p> <p class="ql-block">屋前有一个较大的晒谷坪,晒谷坪与内院间建有槽门,槽门的门设计得很讲究,可旋转,据说有防盗功能。过了槽门,才算是进了刘家。正堂屋右侧第一间为刘少奇胞兄刘云廷寝室,第二间为刘少奇青少年时代的住处。出此刘少奇卧室可至酒房,这是刘家以前储酒、卖酒的地方。由酒房向东,至刘少奇大哥刘墨卿的卧室。与刘墨卿卧室并列的是刘少奇父母的卧室,在正堂屋的另一侧,有床、床头柜、书桌、板柜、梳妆台等。再过去是横堂屋,依次安排有烤火房、厨房、碓房、酿酒房及猪圈、牛栏等杂屋。客厅是一间横堂屋,有香烛柜、八仙桌、条凳等。邻横堂屋的是刘少奇三哥刘作衡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朝门上悬挂的"刘少奇同志故居"门匾是1982年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故居正门、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上方,有一块"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匾虽无奇,却折射出刘少奇人生的起落。该门匾是1959年故居第一次对外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蒙冤,故居被封,门匾也被摘了。拆下的匾堆放在花明楼公社食堂的角落里,准备作为做饭炒菜的柴火烧掉。食堂的炊事员周思九,怀着对刘少奇的敬意,以木料好、烧了可惜为由,把这块门匾翻过来作为切菜的案板使用,从此,这块匾作为食堂案板,经过五任炊事员之手。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故居重新对外开放,匾结束了当案板的命运,乡亲们将这块门匾重新挂在故居的门楣上。</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的正堂屋,供有农家常见的列祖列宗、天地君亲师神龛,还陈列了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一副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在故居的合影,被放大挂在显眼位置。由堂屋向南至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还挂有一张刘少奇与刘云庭、刘允斌、刘爱琴、刘允明的合照。向里行即至刘少奇的卧室,室内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相关人物</p><p class="ql-block">刘少奇</p><p class="ql-block">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p> <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p><p class="ql-block">1959年,刘少奇故居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颁发"刘少奇同志旧居"木质红底金字匾额悬于槽门门楣。</p><p class="ql-block">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后,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整旧如旧"的原则,对刘少奇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复原,基本上恢复了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在此居住时的情形。</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刘少奇故居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位于中国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炭子冲。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6年他去长沙读书后,只有寒暑假才居住在这里。可惜文化大革命时期这里被破坏,直到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冤案彻底平反昭雪,故居才重新修缮并对外开放,供人瞻仰参观。故居正门悬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p> <p class="ql-block">故居前面有一口水塘,房后有一抹低山,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年环抱。炭子冲屋场坐东朝西,为土木结构的四合农舍。共计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占地总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大门,从郁郁葱葱的松柏林荫石阶拾级而上约100米,伟人刘少奇的铜像庄严的屹立在广场中央。许多少年儿童戴着红领巾,和铜像行少先队礼,合影留念。伟人日理万机又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匆匆半天时间,很难将这里的一切描述清楚,相信来这里瞻仰的游客也各有不同的感受。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伟人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为共和国建立的不朽功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p> <p class="ql-block">实拍湖南刘少奇故居,展示了1300平方米的22个房间。视频介绍了故居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刘少奇的生活环境,包括他的卧室、书房和厨房等。</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介绍</p><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是在湖南宁乡的花明楼。这里就是刘少奇故居。线北至花炭路南路沿一线。这里是刘少奇出生的地方,并且在这里度过了童年跟少年时代。</p><p class="ql-block">00:16参观故居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参观一下。这边参观要先在网上预约一下。然后扫一下健康码,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故居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一个典型的湖南民居。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整个房子是坐东朝西。并且是面水靠山。整个占地面积有一千三百个平方。先看一下院子里。这院子里有一个牛栏屋。</p><p class="ql-block"> 01:03刘少奇卧室展示</p><p class="ql-block">院子进来的第一间房间是正堂屋。墙上挂着一些珍贵的老照片。这一间就是刘少奇的卧室。刘少奇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一九六一年回来的时候也曾经在这里住过六天。房间里的这些陈设还是按照当时的布局,简简单单的。一张床,一张桌子。</p><p class="ql-block">01:54刘少奇读书地方</p><p class="ql-block">桌上还放着当年用的煤油灯跟瓷缸。这里就是当年挑灯夜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02:16刘少奇父亲卧室</p><p class="ql-block">这边还有一间房间是酿酒的地方。一在这里呢就是自己酿的湖南的那种米酒。酿好的米酒都是放在这个房间里的。放在小壶里面。用那个小勺舀出来。湖南的这种米酒不知道有多少度,但是还是比较容易醉的。这个房间就是刘少奇父母亲的卧室。过来看一下。这边有一个介绍。</p><p class="ql-block">03:20故居生活设施</p><p class="ql-block">以前没有电◇到了晚上都是点这种油灯。从这边出来就是房子的一处天井。平时天晴的时候,采光特别好。下雨的时候,水就会流到下面这个池子里面。过来看一下这边保存着以前用的木屐。还有雨伞。这里是一些烤火用的盆。中间是烧炭的,这种炭盆现在我们老家还有。</p><p class="ql-block"> &gt;</p><p class="ql-block">04:19烤火屋与厨房</p><p class="ql-block">这边还有一间房间叫烤火屋。可以看到上面还挂着一个腊肉。这就是湖南的那种烟熏腊肉。下面是挂着一个水壶。冬天的时候可以一边烤火。一边烧水,然后上面还能顺便熏一下腊肉,非常的实用。烤火旁边的是一个厨房。这个厨房还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然后我发现他家的这个厨房非常的大。是单独的一个小角落里面非常的安静。窗户外面就是院子。</p><p class="ql-block">05:55刘少奇读书环境</p><p class="ql-block">少年时代的刘少奇就是在这里读书的。一路走过来,发现湖南的这些故居。家里都是特别重视教育的。好,这个视频就先拍到这里了。喜欢我的视频记得给我点赞◇关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文物馆及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炭子冲民俗文化馆、炭子冲学校、刘家祖坟等景点。馆藏文物资料共15507件,其中珍贵文物571件◇是全国最大的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中心。</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是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恢复对外开放,通过全面整修和科学复原,再现了20世纪初江南民居的典型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部分场景。陈列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对基本陈列进行改造,于2008年11月28日隆重推出"伟大的探索者,领导人﹣﹣刘少奇生平业绩陈列",采用生平与专题相结合的手法,以大手笔反映生平历史。</p><p class="ql-block"> 2008年3月免费开放以来,年均接待观众均在200万人次以上。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 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公众喜爱的中国十大经典红色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门楼</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里"牌楼,是1998年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投资建成的。门楼高12.4米,宽15米,呈山墙暴露式,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刘少奇故里"五个苍劲大字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里铜像广场</p><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铜像是1988年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广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踏步)。两边山头青松傲立、杂树生花,石级中央一条苍翠的匍地龙笔直前伸,广场视野开阔,四周山头连绵起伏,幽远深遂。广场正前方,整齐的小松柏簇拥着一个庄严肃穆的平台,平台中央,少奇同志铜像威严地矗立着。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铜像加底座共高7.1米(像高3.0米,座高4.1米),这个数字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党的生日,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是我们党的领导人。第二,少奇同志享年71岁。铜像座西北朝东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远方;拿着烟头的手自然摆放;飘逸的风衣将衬托得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全国范围内一座完整、系统地展示介绍刘少奇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主体是自由分散型园林式建筑,这种风格与炭子冲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美丽自然。正门上悬挂着"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是邓小平同志1987年亲笔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里文物馆</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文物馆于少奇同志百周年诞辰之际经中央批准,耗资200多万元建成的。建筑面积1530平方米,为三进三院式布局,集办公、文物收藏、展览于一体。文物馆内设三个展厅,分别为刘少奇中南海故居一福禄居复原陈列和与少奇同志生平业绩有关的其它专题陈列。</p> <p class="ql-block">炭子冲民俗文化展</p><p class="ql-block">炭子冲民俗文化展基本保持了二十世纪初江南农村的原始风貌。炭子冲民俗文化展的匾额,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亲笔题写。主要陈列是炭子冲民俗文化展。其主要内容是反映过去湖南农村生产、生活场景的民俗文物,陈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让人们在轻松的游览过程中感受到浓郁的乡土风情。</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故居</p><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p> <p class="ql-block">故居于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文化大革命"期间,故居遭受了严重破坏,所藏文物展品几乎散失殆尽。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后,我们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整旧如旧"的原则,对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复原,基本上恢复了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在此居住时的情形,并于1980年3月5重新对外开放.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p> <p class="ql-block">花明园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花明园,以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湖湘文化为背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主题,以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重点,采用寓教于游的方式,对旅游观光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景点有花明楼、修养亭、刘少奇坐过的飞机、文化广场、一湖等。</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坐过的飞机</p><p class="ql-block">伊尔18-240是我国于1959年从前苏联购买的第一批(共5架)伊尔18型飞机中仅存的一架,保存较为完整,机内的座椅和休息舱内的军用床、床单都是原物。该机作为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专机,刘少奇、周恩来、彭真、陈毅等都曾乘坐过。它曾伴随刘少奇同志参加过许多外事活动。2002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下达了文物博函[2002]1160号文件,拟征集刘少奇乘坐过的飞机。该专机经当年驾驶过的机长和机械师鉴定,确定无疑,具有较高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修养亭</p><p class="ql-block">修养亭是为纪念少奇同志的光辉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而修建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个院落及小型集会广场组成,是一座以当地民居形式为基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建成的仿古园林建筑群,质朴大方、庄重典雅。"修养亭"由全国政协委员、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题写。陈列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提纲手迹、历代名家论修养和我国三代领导人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评价及名家赞颂《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一叶湖</p><p class="ql-block">一叶湖是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取名于郑板桥先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以此体现少奇同志心中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高尚品格。四周配以石拱桥、假山、凉亭、杨柳、紫薇等,使整个园区显得简洁明快、生气盎然。</p><p class="ql-block">花明德育园设计极具亲和力,用大面积的植物景观来营造缤纷的色彩,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让游客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伟人的情怀,在步移景异中品味独特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花明园文化广场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集中体现德文化的深厚内涵。主要有万德鼎、九龙柱。</p><p class="ql-block">万德鼎是用麻石以宁乡县境出土的国宝人面纹鼎为模型做成◇鼎高3.9米,宽2.58米,重18.98吨,四面正中分别刻有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书写的"德"字,另外还铭篆有9996个不同字体的"德"字。附﹣-﹣万德鼎铭:夫德者,修身之肇基,治国之根本也。人无德则行为失范,天下无德则国将危焉。上古以降,圣人君子,无不正言行,去恶欲,济天下,惠他人,以明其德也。伟哉少奇,吾乡杰俊。观其终生,循马列之真理,融中华之美德,教党人以修养,树人世之楷模。斯人虽去,诲语犹存。时逢盛世,乡人以玉为质,造国宝人面纹鼎之形,镌万"德"于其上,既昭先贤厚德,亦为千秋垂范◇不亦善呼。</p> <p class="ql-block">"九龙柱"是耸立在文化广场周围的9根3吨重的图腾龙柱,高4米,直径600毫米,每根龙柱均刻有一条栩栩如生的盘龙。龙是中华图腾文的象征,是中华儿女奋发腾飞的精神写照。"九"是阳数之最,寓意为九九归一(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德文化传播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长盛不衰、久久发达。</p> <p class="ql-block">花明楼</p><p class="ql-block">花明楼取意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楼高33.02米,共五层,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面采取集中式布局,逐层上收,"花明楼"匾额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赴朴初先生亲笔题写。楼内分别陈列了宁乡十景、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湖湘文化名人及青年刘少奇的雕塑,向游人展示宁乡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的自然环境和人杰地灵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导游词</p><p class="ql-block">各位观众朋友,欢迎大家来到刘少奇故里参观。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刘少奇故里牌楼,牌楼是1998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建成的,具有江南古建筑风格特色。刘少奇故里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景区参观。</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们馆一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馆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我们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整个馆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景区分为革命纪念地和旅游观光区,主要景点包括刘少奇铜像广场、纪念馆、文物馆、炭子冲民俗文化展览、故居、花明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里地处长沙、张家界自然风光之旅,长沙花明楼韶山伟人故里游两条黄金路线的中枢连结点,是全国伟人故里红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这个红三角,他指的是韶山毛泽东故里,花明楼刘少奇故里,乌石彭德怀故里这三个地方,他们相距只有数十公里,地理位置构成三角形的形状,所以人称红三角。这红三角因养育一代伟人而享誉中外。咱们这叫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在宁乡县志上就有记载:昔有齐公,择此筑楼,课其二子攻读其中,这栋两层小楼,就命名为"花明楼",而这个地方,也因为楼而得名,沿用至今。少奇同志故里自古就树木繁茂,在明清时期,当地的村民们靠山吃山,伐木烧炭营生,人们管卖炭的人叫"炭子",而山间的这块平地,就被称为"炭子冲"(注:冲是南方的一种说法,指山间的平地)。</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自1980年重新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2000多万,平均每年达到200多万,2008年3月18日我们实行在全省率先免费开放以后,参观人数更是逐年上升,2007年就接待了海内外游客200多万。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都曾到我们馆参观。09年,李克强、李建国等领导人来馆参观。</p><p class="ql-block">我们前面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了。它是198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建成的。当时的铜像广场只是一个占地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的沙石坪,后来在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时,进行了扩建。我们看到的广场达到8000多平方米。在2008年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人民的思念激情广场文艺演出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众多歌唱艺术家都到此参加演出,当地群众也怀着对少奇同志深深地怀念之情观看了这次演出。</p> <p class="ql-block">我们抬头就可以看到矗立在广场中央的刘少奇同志铜像。铜像于1988年落成,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为铜像揭幕,1998年,江泽民同志题词。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铜像像高加底座共高7.1米,这个7.1寓意着两层意思,第一是党的生日,寓意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领导人;第二是少奇同志享年71岁,象征了他光辉伟大的一生。铜像坐东北朝西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的望着远方,拿着烟斗的手自然摆放,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日理万机风尘仆仆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敬意感。</p> <p class="ql-block">各位请跟随我前往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参观。我们这里叫炭子冲,自古就树木茂密,整个景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天然的氧吧。这里既是革命教育地,也是旅游观光区,是长沙市最大的红色后花园,有空常来花明楼,身心健康没忧愁~。您看这两边种植的是玉兰树,它是湖南的省树。湖南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十分适合各类植物生长,一年四季都是植物丰沛。我们景区有多种名贵植物,如,银杏、罗汉松等等。馆区种植了很多乡土植物,保持了江南农村的乡村本色。我们专门设立了园林环卫部,具体负责全馆园林绿化的规划培育、森林保护、山地开发和环境卫生的管理。</p> <p class="ql-block">自从08年3月18日以来,我们纪念馆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免费对公众开放◇并且◇更深入的向公众提供"十个一"的免费服务,包括免费参观,免费停车,免费讲解,免费提供宣传资料,免费提供简易药品,免费饮水等等,您看,这里是我们2007年新设置的直饮水装置,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及时喝到干净、放心的饮用水,为游客朋友们提供了便利。</p><p class="ql-block">我们刘少奇故里也正在积极地争创5A。2003年,我们率先在湖南省同行业中引进并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两个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全体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化、高效化。</p> <p class="ql-block">在2008年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对景区的路面进行了改造。我们走的这条路使用的就是改新沥青,它能吸尘、除噪音。这种按照文明路的标准建设景区绿色通道,景区谢绝外来车辆进入景区,采用了环保电瓶车代步,既能欣赏美景,又不会污染环境,给游人以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好享受。</p><p class="ql-block">图1看到的就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您看到它的建筑风格和门楼是一样的,都是青瓦、红梁、白墙,我们整个景区统一规划,都是采用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前方这个黄色琉璃瓦的怀念亭是由长沙市总工会捐建的,"怀念亭"三个大字由原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上将亲笔题写的。是少奇同志的老部下,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待会我们进入纪念馆后会看到另外一个怀念亭,这两个亭子都是为纪念少奇同志对工运工作的做出杰出贡献而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刘少奇纪念馆是全国范围内一座完整、系统展示和介绍刘少奇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200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陈列馆进行了扩建和重新布展,现在占地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主体是自由分散型园林式建筑,这种风格和炭子冲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美丽自然。正门上悬挂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是由邓小平同志1987年亲笔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一共有5个展厅。在内容上打破了原来一贯以生平为序的陈列模式,采用专题与生平相结合的办法,大手笔反映生平事迹。在陈列形式方面,把现代科技手段引入陈列当中,如硅胶塑像、幻影成像、电脑触摸屏、电视录像、景观复原等,使陈列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p><p class="ql-block">我们结束了纪念馆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少奇同志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和主要贡献都更加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宁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拥有"五奇",少奇故里,伟人之奇;密印禅寺,万佛之奇,位于宁乡西部的为山密印寺,是佛教禅宗为仰宗的发源地;灰汤温泉,养生之奇,灰汤是我国三大高温复合温泉之一,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千佛溶洞,造化之奇;四羊方尊,国宝之奇。这些历史人文景观,构成了宁乡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07年,宁乡被评为中国17个旅游强县之一。</p><p class="ql-block">前面是刘少奇文物馆,它是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建成的,集文物收藏、文物展览、文物研究于一体,分三个展厅,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这里陈列过宁乡青铜器展览,宁乡名人展等等,说到宁乡的名人,除了少奇同志之外,还有"宁乡四髯"姜梦周、何叔衡、谢觉哉,王凌波,三国蜀相蒋琬,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等等。这里陈列的是王光美生平业绩展和王光美同志在木樨地住所的陈列复原。</p> <p class="ql-block">王光美同志是少奇同志的革命伴侣,也是一位伟大的传奇女性。她出身名门,是我国第一位原子物理学女硕士。1948年在西柏坡与少奇同志结成了终身伴侣,相濡以沫了20多个年头,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给了少奇同志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她和少奇同志的革命感情感动了几代人,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经典恋情之一"。人们对于光美同志非常敬爱,都希望多以些对她的了解,因此我们特地布置了这个陈列。</p><p class="ql-block">旁边这个是我们陈列保管部的办公室,主要负责全管基本陈列专题陈列的设计制作维护维修工作以及临时展览联合展览的组织和安排。之所有有您刚才所看到的纪念馆那气势恢宏的陈列以及文物馆的临时展览都是离不开陈列艺术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巧妙心思的。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研究刘少奇……刘少奇文物最大的收藏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的这条路是我们整个景区最美的一条林荫道,这两边的树是香樟,它是长沙市的市树,说到樟树,它可是全身都是宝,根、木材、枝叶都可以提取樟脑和樟脑油,同时它还具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在室外活动可以将树叶揉碎涂抹在身上,可以防止蚊虫叮咬。樟树还能释放出多种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的功效。看着这一排排的大树,想起少奇同志小时候写过的一首诗,小树两边栽,浓荫绿上阶,他年成大树◇必是栋梁材!我们这里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教育基地,我们也经常到学校讲述少奇同志小时候好学上进的故事,进行爱教活动,少奇同志的这首歌也被谱上了曲,创作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我们也经常到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学生们唱这首歌。</p> <p class="ql-block">前面这两边原来是花明楼国有林场,占地面积500亩,这个是全国最小的一个国有林场,它归纪念馆统一管理后使故居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完整,还使故居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有利于保护工作的开展,也使我们的景区保持了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这片林子里有许多种果树,其中有一种叫做南酸枣,它的果实很酸,宁乡的一种土特产叫做"酸枣糕",就是用这种果实做成的,味道酸辣可口,很受欢迎。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景区内没有一个小摊小贩,2007年,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我馆在景区外修建了整齐划一的旅游商品市场,进行了整体搬迁,并对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进一步规范了景区环境。同时,在景区出口处,统一新建了整齐划一的小商品市场。</p> <p class="ql-block">大家看到左手边这两颗桂花树是2006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亲手栽下的。右手边是炭子冲民俗文化展,由王光英同志题词。它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江南农家小院为原型修建,里面陈列了湖南农村生产、生活用具,反映了江南农村的习俗。在每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如现煮现卖刘家老酒、动手操作加工粮食、擂茶等等。都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就是刘少奇同志故居,它坐东朝西,前临绿水,背靠青山,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风景宜人,有着古朴浓厚的江南气息。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栋普通的农舍也和少奇同志一起经历了非凡而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这13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令人思索意味深长的迷。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将会找到它的谜底。请大家抬头看,槽门上的门匾"刘少奇同志故居"是1982年冬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请随我一起走进院子……</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故居的环境,更好的保护故居,我们将附近的居民搬迁到故居保护范围以外,还拆除了与故居原始风貌和整体环境不相称的建筑物;同时,我们还在故居的周边种植了大量的乡土树种,基本保持了少奇同志青少年时期在这里学习、生活的乡村生态和原始风貌。这也很好的体现了我们纪念馆"突出人文、体现特色、保持原貌、创建和谐"的景区规划理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那条徉小道出去,就可以到达炭子冲学校,也就是以前的朱家祠堂,是少奇同志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现在是宁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们馆规划中的"十大景点"之一,还是我们我们馆进行爱国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践基地之一。另外,我们馆还有很多讲解员在炭子冲学校义务担任校外辅导员,一方面,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组织孩子们学习少奇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排演歌舞等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我们还在炭子冲学校针对贫困学生开展了长期的"扶贫助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整个炭子冲村很荣幸的被选为长沙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所以,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眼前这个小村庄必定会呈现出另外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前面左手边那条小路里边,就是我们纪念馆的另外一个景点﹣﹣刘家祖坟。它是少奇同志的曾祖父刘再洲的墓地。和故居一样,它曾经也经历了一段坎坷的历史。文革时期,刘家祖坟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红卫兵的破坏,白玉石墓碑被砸毁、墓圈和八字杆也被捣毁,幸好附近的村民得到消息后及时赶来制止,墓穴才得以保留。02年,我们馆也根据当地刘家后人的描述,恢复了祖坟的原貌,04年,刘家祖坟还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我们馆为了迎合"革命纪念地与旅游观光区的最佳结合"这样的发展思路,我们在以铜像广场、纪念馆、故居为核心景点的"红色旅游区"外,还精心打造了以花明楼、修养亭为重要景点的"文化旅游区"。花明楼,是我们馆在98年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兴建的一座百尺高楼,也是为了纪念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关于"花明楼"名字的由来,还有个典故。相传过去这里的靳水边有座小楼,一位学识丰富的老先生在楼里教了几名学习刻苦的学生,每天都能从楼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每逢春季,河边翠柳飘摇,田野鸟语花香,汇合楼里清朗的书声,让人联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小楼也因此得名,。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小楼消失了一段时间,而我们这座新花明楼得诞生,还弥补了"滴水洞无洞、花明楼无楼"的遗憾。修养亭则是为了纪念少奇同志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而建立的。这2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就矗立在前面那个花明园里一东一西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文化、德育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200多亩。2003年11月24日,少奇同志诞辰105周年之际建成开放的,当时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他的儿子刘源都亲临花明楼参加了开园仪式。花明园现在实行的是免费开放,我们现在也正在探索对花明园进行策划包装、实行购票入园,或者由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旅游企业托管,做大、做好花明园。花明园内除了花明楼、修养亭2个重要景点外,还有一叶湖、万德鼎、九龙柱、少奇同志乘坐过的飞机、王光美雕塑纪念园等文化景点。为了增强我们这座文化主题公园的文化气息、强化文化功能,我们不单约请了书法界的名人题写园内的各个匾额、门联,还约请了湖南省委副书记、当时的长沙市委书记梅克撰写了《万德鼎铭》,约请原长沙市市长谭仲池作了《花明楼记》,同时,还在花明楼、修养亭内陈列了以湖湘文化、宁乡青铜文化和《论共产党员的修</p><p class="ql-block">养》为主线的,融艺术性、纪念性、欣赏性于一体的展览。另外,2003年9月,我们馆还将"刘少奇坐过的飞机"征集回来,经过重新组装、维护,停放在花明园入口的左侧,它也成为了花明园里面最独特的一道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