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过去乡村,耕地是农民乡亲的命根子,而耕牛是农民乡亲的好伙伴好帮手。当年,我作为一个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从小时候起,就与耕牛有着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 当年那个时期,是生产队集体经济体制,每家饲养的耕牛归生产队所有,而负责饲养的家庭有工分所得。当年因强壮劳动力要担负繁重的生产任务,所以生产队一般会安排有年老劳动力的家庭承担饲养耕牛。我有上了年纪的婆太和祖母,因此家里一直保持着豢养一头水牛(乡村管体形大力气猛,长黑毛大弯角的牛叫水牛)。</b></p> <p class="ql-block"><b> 开始是我的婆太负责放牛,她年近七十,右膝盖有残疾,走路有点拐,据说是一次两头公牛在溪坝里斗架,她赶去解救被误伤了。我五、六岁时,她去放牛我总要形影不离地跟在她身后。记得一次去了离屋舍较远名叫君山的地方,那里的山田边上长有很多繁茂的野菊花,我们让牛吃饱山草后顺便采了好多回来。</b></p><p class="ql-block"><b> 几年后,我的婆太腿走不动了是我的祖母接着放牛。祖母放牛时我也喜欢跟着,到农历七月,是山上当尼(稔子)成熟的时节。我们一边放牛一边尽情品尝着山上甜蜜的当尼。我发现我的祖母视牛如命,像关爱自己的孙辈一样关爱所养的牛。她,每天总牵着牛到水草最丰美的地方,每天总要让牛吃得肚皮涨涨的,而每到农忙来临,总提前准备好充足的芒秆。在寒冬,还半夜里总起来到牛棚看牛喂牛。一次,不幸的事情突然发生,在屋对门的山上,牛为贪吃鲜嫩的芒草,踩空掉到一个名叫石壁之的悬崖下。牛的命没救了,祖母对此悲痛得寝食难安,暗暗流泪了一天一夜。此时,我被祖母那份对牛真挚的情感震撼了,眼腔里也滚动着伤感的泪花。</b></p> <p class="ql-block"><b> 我上小学后,学校每年会放农忙假,这时,生产队会安排我们学生替代大人放牛。此刻,我想起牛那份吃苦耐劳,奋力耕作的奉献精神,和那般憨厚可爱的样子,想起我的婆太和祖母对牛曾经深怀的感情,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务。接下来每当身边的牛要犁田耙地,我都让它先吃够草喝够水。待劳作完后又赶紧牵它去吃草和到水中浸凉。当眼前的爱牛摇着长长的尾巴,以温柔的眼神凝视我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