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山痴野叟 (A丨技能润色)</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 (修图)</p><p class="ql-block">配乐:《一个家一个妈》歌曲</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不知为何?心中总萦绕着一丝淡淡的思念。可能是要过年了吧?回想起往昔,是母亲拉着我的手,前往十里之外的小学报名;是母亲清晨为我们做饭时,拉动的“风匣”仿佛仍在呼呼冒着白烟;还有当我犯错时,母亲手中的“笤帚疙瘩”……种种往事,满溢着慈爱与思念,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啊!母亲,那慈祥的母亲!忆及她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每当想起她,作为子女的我们,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滑落。如今,我的小外孙已十四岁,虽不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或许某天,他也会将我们这代人远远抛在身后。</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兄妹,我为长子,下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坦诚而言,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兄妹间从未有过争执。大有大的担当,小有小的乖巧,即便许久不见,也总要互相问候,哪怕只是一声简单的寒喧。</p> <p class="ql-block"> 忆起童年,家中墙壁贴着年画,糊着报纸,虽略显简朴,但因母亲的勤俭与巧手,使人丁兴旺,家中依旧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息。记得有一次,奶奶神秘地对我说:“墙上有只大苍蝇,你把它拍下来。”我也未细看,顺着奶奶手指的方向拍去,结果却拍在一个大大的汉字上。</p><p class="ql-block"> 事后奶奶笑着对我说:“没让你小子挂‘拖油瓶子’,就算便宜你了。”至今我仍不明白奶奶所说的“拖油瓶子”究竟是何物。奶奶,那慈祥的奶奶!俗话说得好:“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此言非虚,因为我不仅是父亲的长子,更是奶奶的长孙。至今,我还清晰记得每年除夕夜,父亲与母亲向奶奶磕头的情景呢?</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故事数不胜数。记得我十五六岁时的一个夏日,母亲身为街道主任,主持了一次街道组长大会,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让我与弟弟负责通知各位组长。于是,我们兄弟俩在山间奔跑,由于地域辽阔,加之我们边跑边玩,等到通知完所有人,已是晚上七点多。尽管如此,我还是记住了母亲那次不太顺利的会议。</p><p class="ql-block"> 此外,母亲深知我不能吃高粱米饭(吃完会胃疼),因此每天早餐后,总会偷偷为我留两个窝窝头或大饼子。有时甚至导致兄妹们早餐不够吃——母亲却说:“体谅一下你哥哥吧,不然他晚饭就没得吃了……”</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曾撰写一篇《美篇》文章,题为《妈妈的笤帚疙瘩炖肉》,记录了我童年的真实经历。如今回想,仍有些许模糊的记忆。还有《妈妈喊我回家吃饭》等,都是我对母亲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亲陪伴我们成长,而今,回忆起童年,是我们光着脚板走过的路,如今的思念,则是岁月流转中的点点滴滴。噢!“拉着母亲的手,泪水不禁流淌。身前身后,环绕着母亲,我愿随您而去”。</p><p class="ql-block"> 今年清明,兄妹几人再次上山祭拜父母,看我岁数大了,未唤我同去,待他们归来后才告知我。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智慧非凡的母亲。在我自幼的记忆中,一生中就充满神奇。2014年因病离世,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 “青龙墓园起坟茔,父母合葬此山中。年年清明来祭奠,今后已是力不从”。母亲的爱,宛如一首歌,婉转悠扬;又似一杯酒,甘甜清香。然而,她留给我们的,却是永恒的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