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

五桂山水

<p class="ql-block">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p> <p class="ql-block">热烈欢迎全球乡亲们共同庆祝纪念中山解放75周年。1949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贛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在中山县城仁山广场(今孙中山纪念堂址)胜利会师,五桂山区人民向两广纵队献上“人民前锋”的锦旗,全体指战员和在场群众共同高歌,宣告中山解放。</p><p class="ql-block">【香山县良字都石鼓䃮香炉庵村历史印记】据北宋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记载,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香山岛上盛产岩桂、兰花、土沉香等众多花卉,花香传千里,最高的山峰上有五个山丘后来被命名为五桂山。香山县良字都石鼓䃮香炉峰下藏着一间香炉庵,曾经香火鼎盛,香烟袅袅、烛火通明,香客们络绎不绝,向神佛表达敬意,祈求家人平安、事业顺利、身体健康等。他们遵循着古老的仪式和礼节,将这些传统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个过程,不仅是一种信仰的行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为何中国人喜欢游山玩水?因为人和山在一起是仙,人和木在一起是休!素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闲时归田园,做半日神仙。香炉峰生态环境优美,参天大树随处可见,水源清甜可口长流不息。清康熙年间张氏族人十一世祖仁洪从惠州府龙川县兴乐图田心屯迁移至广州府香山县良字都石鼓䃮香炉峰下建香炉庵村,建有一口古井,两间张公祠堂,现存一间云岩张公祠,另外一间被拆除了。后因张氏家族丁财兴旺、村屋成排、村庄繁华、人口众多,为方便记忆与邻村区分和书写辨认后来改为石鼓乡张屋排村。清末民初,因社会不稳定生活艰辛,有众多村民移居港澳台及海外谋生定居,前史没有更详细资料记载留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1945年1月15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在中山五桂山区正式成立!下辖 2 个支队、1 个独立大队,在中山地区的部队为第一支队。在老战士圈里,流传着一句话:五桂山的老百姓都是真正的英雄。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成立后,并在张屋排村张公祠设立游击队秘密交通站及储备军粮。在支队长欧初带领下坚持和发展中山抗日游击战争,与山区群众结下深厚鱼水之情,发动群众支援配合挺进粤中主力部队英勇作战,成为了游击队重要根据地之一。当年香炉庵村张容胜等多名青年踊跃报名加入抗日游击队,并发动邻近村众多青年人加入壮大队伍力量。在游击队中负责管理后勤、教书宣传、煮饭送饭、配送物资、收集传送情报等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游击队改编为武工队,在中国共产党的精准领导下,按照"分散掩护、坚持斗争、积聚力量、等待时机"的战略方针,将队员分散到各乡各村开展地下隐蔽工作,开设学堂教书、宣传,发动群众顽强对敌斗争。直到1949年10月30日,全县军民齐集在中山市石岐仁山广场隆重庆祝解放战争胜利,并举行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等盛大仪式,中山宣告解放。中山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岐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山县人民政府设址石岐学宫合署办公,从此,中共中山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全面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山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香炉庵等多条五桂山街道客家人自然村落村民,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胜利,为中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成都会议上说过:“搜集家谱,加以整理,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由此可见续修家谱是一项永续家族丁财兴旺的大事,也是一项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保护祠堂文化、寻根觅训、续修谱籍传承尊宗敬祖、红色基因,永葆顽强战斗作风薪火相传。五桂山区石鼓乡张屋排村于1957年被命名为广东省革命老区村庄。一时办不到的事,必须允许逐步去办,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毛泽东说。</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训】</p><p class="ql-block">为天地立心,</p><p class="ql-block">为生民立命,</p><p class="ql-block">为往圣继绝学,</p><p class="ql-block">为万世开太平。</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训】</p><p class="ql-block">学天下好人,</p><p class="ql-block">养胸中正气。</p><p class="ql-block">生为中华民族,</p><p class="ql-block">当效力于中华民众。</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训】</p><p class="ql-block">千里修书只为墙,</p><p class="ql-block">让他三尺又何妨?</p><p class="ql-block">长城万里今犹在,</p><p class="ql-block">不见当年秦始皇。</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训】</p><p class="ql-block">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p><p class="ql-block">读书者不贱,择交者不败。</p> <p class="ql-block">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将东莞、番禺、南海、新会部分岛屿划归香山岛,设香山县。香山县城又称铁城,据《香山县乡土志》记载,当朝廷决定在香山设立县治时,陈天觉提出在石岐这个地方筑城。当时,关于城址的选择存在争议,陈天觉通过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议在体积相同的泥土中,泥土重量越重的地越适合建城,因为“地贵者土重”。在实际操作中,陈天觉暗中将少许铁沙混入石岐的泥土中。称量后发现,石岐的泥土最重,因此最终决定将城址定在石岐,这也使得石岐后来被称为“铁城”。陈天觉的这一智慧不仅解决了选址的问题,还为香山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陈天觉在主持建城的同时,还捐粮数千斛作为建城之资,并在莲峰山麓捐资建造学宫,为香山县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的故乡。民国14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同年4月15日,广州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决定,将香山县易名中山县,以示纪念这位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于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又于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香山县良字都石鼓䃮即是中山县环城公社石鼓乡,1961年石鼓大队分出石鼓一大队、石鼓二大队、石鼓三大队、石鼓四大队等四个大队。1963年石鼓二、三、四等三个大队重新合并为石鼓大队;石鼓一大队独立设置为龙塘大队。1974年8月7日成立中共中山县山区建设指挥部委员会后,名称变为中山县五桂山石鼓大队,1983年11月设置中山市五桂山区公所,名称变为中山市五桂山区石鼓乡,1986年12月9日撤区改镇,名称变为中山市五桂山镇石鼓村,1989年石鼓村委会改为石鼓管理区,1998年复称石鼓村委会。2001年11月13日石鼓村委会与龙塘村委会合并后,名称变为中山市五桂山镇龙石村,2005年11月10日撤镇改街后,名称变为中山市五桂山街道龙石村。</p> <p class="ql-block">一回见面一回少,人生难得是家人。有人曾说相隔数代,我们不一定有血缘关系?其实我们每个家族精神能永久传承都是要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相助。我们能够生活在同一个家族里,都是缘分,都是命运的安排。在人生中必定有事缘、情缘和血缘关系。例如一段情缘可以转化为血缘,或者一件事缘也可以转化为情缘。因此,不管我们有没有血缘关系,只要我们做每件事都全面考虑,勤奋诚信,善良友好做人做事。坚持平衡和多样化的原则,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传承好热情好客之精神,我们就会在人生中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训】</p><p class="ql-block">言有教,动有法,</p><p class="ql-block">昼有为,宵有得,</p><p class="ql-block">息有养,瞬有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氏家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清河系出源流长,</p><p class="ql-block">卜吉移居闽上杭。</p><p class="ql-block">百忍家声思祖德,</p><p class="ql-block">千秋金鉴慕宗坊。</p><p class="ql-block">承先孝友垂今古,</p><p class="ql-block">裕后诗书继汉唐。</p><p class="ql-block">二九苗裔能禀训,</p><p class="ql-block">支分富盛姓名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训】</p><p class="ql-block">笃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粮息讼</p><p class="ql-block">营生业言:士农工商各执其业</p><p class="ql-block">慎丧祭言:慎终追远宜尽诚敬</p><p class="ql-block">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择</p><p class="ql-block">严内外言:治内治外不可易位</p><p class="ql-block">敦孝悌言:事事亲敬敦亲睦族</p><p class="ql-block">笃教学言:养不废教作养人才</p><p class="ql-block">厚风俗言:吉凶庆恤孤寡有体</p><p class="ql-block">敦和睦言:捍忠御灾协力同心</p><p class="ql-block">严杂禁言:奸盗赌博占欺谋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氏家训】</span></p><p class="ql-block">天下之事立志最为重要,</p><p class="ql-block">立志为成事之基础,</p><p class="ql-block">志之所在乃心之所在,</p><p class="ql-block">心之所在则关乎事之成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热烈欢迎全球张氏族人共同参与举办纪念张秀八官封骑都尉暨迁居惠州府龙川县635周年。</p><p class="ql-block">张秀八在江西省袁州府萍乡县从军,出征广东寇平回师江西至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调任惠州府龙川县兴乐图骑都尉后,定居龙川县田心屯华城村。于康熙年间后代十一世祖张仁洪迁居广州府香山县(中山县)良字都石鼓䃮土名香炉峰下香炉庵井头窝以作子孫开基之所。</p><p class="ql-block">【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田心屯始祖】秀八公,讳鼐,明洪武廿二年官封骑都尉。原籍江西省袁州府萍乡县三堡村平十里朱木桥,为良公第四十二世孫,係才耀公第三子,德通公之孫。明洪武七年甲寅(1374年)从军。二十二年己巳(1389年)以军功调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通衢田心屯卫所,是为来屯始祖。生于元文宗至顺三年壬申(1332年)十月廿一日未时,终于明成祖永乐元年癸未(1403年),享寿七十有二。葬:大蟠龙甲山庚向。妣:涂氏,生五子:护(长房)、斌(二房)、海(生子:志坚、志行、志全,迁回原籍江西省)、荣(生子:志道、志新,迁回原籍江西省)、伍(三房)。</p> <p class="ql-block">热烈欢迎全球张氏族人共同参与举办纪念广东省龙川县田心屯始祖秀八公诞辰692周年。</p><p class="ql-block">据龙川县田心屯族谱记载:田心屯始祖张秀八骑都尉诞辰是元文宗至顺三年十月廿一日,今年十月廿一日(公元2024年11月21日)是秀八公诞辰692周年纪念日。共同尽一份力传承好张氏家族精神:恪守孔孟之道,保持中原古风。崇文尚武耕读,士农工商并重。齐家应学习张公艺“百忍家声思祖德”,治国应学习张九龄“千秋金鉴慕宗坊”,平天下应学习张仲“承先孝友垂千古”。</p><p class="ql-block">国有史,州有志,家有谱。我们都来做一个有谱靠谱之人,张氏族人你们好,我在名人城市中山革命老区村庄等您。家谱上会记录着祖先的遗训和教诲,作为做人做事的规矩和标准,留给后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就是爱国爱家的体现,翻开家谱,我们可以找回那些遗失的记忆,也仿佛可以和我们的亲人,隔空相聚。代代相传的家训,让生命的延续,除了子孙的繁衍,还让智慧的传承,使家族长久繁荣昌盛。由此可见续修家谱是一项永续家族丁财兴旺的大事,也是一项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亲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上会记录着祖先的遗训和教诲,作为做人做事的规矩和标准,留给后人。</p><p class="ql-block">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就是爱国爱家的体现,翻开家谱,我们可以找回那些遗失的记忆,也仿佛可以和我们的亲人,隔空相聚。代代相传的家训,让生命的延续,除了子孙的繁衍,还让智慧的传承,使家族繁荣昌盛。古人云:有家谱的家庭,属耕读靠谱之家;有收藏家谱的家庭,属名门望族之家;有家谱、有家规的家庭,属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王侯将相之家。王侯将相,宁有“谱”乎?答案是:有谱!</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族精神具有爱国爱乡、尊祖敬宗、尊师重教、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等品质。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传承好我们的家族精神,让我们的后代不管去到那里都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都知道客家人来自中原地区都是一家人;让世界都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百年之后没有你也没有我,我们执着一生却带不走一丝的爱恨情仇;所以人生苦短,吃想吃的饭,见想见的人,有钱就把日子过好,没钱就把情绪照顾好;让我们健康的活着,安静的过着,开心的笑着,适当的忙着就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