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徐玉兰于1921年12月27日生于富阳新登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从小天资聪颖,活泼好动。十二岁时,其养父与越剧爱好者一起创立“安东剧社”,玉兰也随之进班习艺,先学“花旦”,后改“老生”,直到1941年演出越剧“盘夫索夫”,才正式改演“小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演出“西厢记”主角张生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8年 主演“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名鹊于世,名声大噪。同年任“红楼剧团”团长,录制唱片“红楼梦”获首届金唱片奖。</p><p class="ql-block">徐玉兰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p><p class="ql-block">1991年退休后受聘为剧团艺术顾问,2006年获百年越剧特殊贡献艺术家称号,2008年成为国家第二批非特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2013年获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19日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6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一生为人正直,一辈子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晚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出版了三本书:“徐玉兰传”、“徐玉兰影集”、“徐玉兰唱腔”。二是央视录制八集电视艺术记录片“徐玉兰艺术集锦”。为传承越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越剧爱好者留下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是越剧“徐派”创始人,其表演富有激情,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俊逸潇洒、神采夺人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的传奇,永久活在越剧爱好者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徐玉兰故居为三间两厢民宅,前有院子,东侧是私家花园。周围高墙,置有台門。傍边竖立是她扮演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塑像。</p> <p class="ql-block">徐玉兰艺术馆紧挨她的故居右侧,展示了越剧徐派大师徐玉兰的成名过程,内涵丰富多釆。她主演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西厢记”中的张生,“孟丽君”里的孟丽君……栩栩如生,形象鲜明。</p> <p class="ql-block">旧社会演戏的人地位低卑,贬称“戏子”,常遭戏班霸主欺凌。玉兰有个小姐妹就是不堪班霸欺侮,含恨饮毒身亡。这件事对徐玉兰和她的姐妹们极大的触动,积极准备自主组建剧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9月,她们如愿以偿组建“玉兰剧团”,玉兰自任团长。隔年,开始与王文娟合作,从此成了黄金搭档。在“红楼梦”剧种分别饰贾宝玉和林黛玉,风靡一时,成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在上海滩走红,1943年宁波天然舞台以高薪邀她去演出,在这里她遇到了刻骨铭心的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的丈夫名叫俞则人,是天然舞台经理的侄儿,当年在宁波一所小学当老师。俞与玉兰同龄,身体挺拔,眉目清秀。她一见钟情,主动给俞则人写情书告白:“幸得相识,不胜欣喜,你的人品、学识都令我钦慕,如蒙不弃,我愿做俞先生的终身伴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的恋情传开后,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大家认为徐玉兰当时就大红大紫,应该嫁给有钱有势的权贵,不该是没地位的教书匠。还有人介绍她给人当小妾,她断然拒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俞则人投奔表兄去了上海,得知消息,徐玉兰弃高薪离开天然舞台再次返回上海,联系上俞则人还经常在经济上给予资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玉兰不慕权贵爱上穷小伙,一时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特殊的时期,越剧成了批判的剧种,玉兰也难逃厄运,还株连到她的丈夫,遭受多次批斗、虐待,由此她丈夫不堪重负而选择轻生。徐玉兰和俞则人一起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丈夫的意外死亡对她打击极大,好心人劝她再觅知音,她都婉言谢绝,一直孤身终老,不再婚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拨乱返正后,她四处奔走,终于使丈夫平反昭雪,并召开了追悼会,还了丈夫的清白。</p> <p class="ql-block">1952年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参加赴朝慰问志願军的演出,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将军的亲切接见,并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地下洞穴坑道里为志願军战土演出,受到战士们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徐玉兰和王文娟在朝鲜慰问志願军演出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人如白玉戏如兰”是后人对徐玉兰的真实写照和发自內心的赞誉,她的舞台艺术形象,活在越剧爱好者的心灵深处。</p> <p class="ql-block">徐玉兰部分剧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