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奇琴伊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iv> 奇琴伊察是玛雅语的音译,“奇琴”意为“井口”,“在伊察的水井口”,是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岛的一座石头城,古希腊罗马时期玛雅人的圣殿,玛雅古国最繁华的城邦。其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五百年到七百年左右,是玛雅城市文化顶峰时的重要遗址,对整个乌松布拉河盆地有着重大的影响。<div><div> 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公里,有建筑物数百座,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现有公路把它分为两部分。</div></div></div><div> 北侧琴奇琴伊察为灰色建筑物,具托尔特克文化特色,有库库尔坎金字塔、勇士庙等,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br></div> <b>库库尔坎金字塔(卡斯蒂略金字塔)</b><br> 曾经古玛雅人留下的文明遗址。库库尔坎在玛雅文化中是羽蛇神的意思,被誉为是太阳的化身,即太阳神。是为羽蛇神而建的神庙,是祭祀神明的祭坛而非陵墓。<div> 库库尔坎金字塔集历法、天文、数学于一身,在这石头垒砌的独特建筑中,沉淀着玛雅人无穷的智慧。<br> 金字塔的底座呈正方形,共有九层,层层缩小,加上顶部的神庙,总高30米。它的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层台阶,顶上平台上的神庙为一阶,这就代表了一年365天(91x4+1)。台阶两旁是阶梯平台,一边9个平台,两边18个代表月数(玛雅一年18个月)。<br> 在金字塔底部有个高1.43米、披着羽毛、张着嘴巴的蛇头雕像,形象生动逼真。<br> 最为神奇的是:在每年春分秋分这两天,当太阳西落时,太阳光照耀在金字塔阶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光影在阶梯上逐渐呈现出一条蜿蜒蛇形,并将蛇影与地面的羽蛇头相连,便是羽蛇神借此降临的时刻,被称为“光影蛇形”。每年的这两天,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到奇琴伊察,只为一睹这壮观景象。<br></div><div> 金字塔下拍掌,会有空旷的回音。</div> <b>美洲虎狮庙</b> <b>球场遗址</b><div> 这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场,球场内部两侧排列着雕刻着球员形象的石板。</div><div> 有一种说法,奇琴伊察的球赛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更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可以帮助人们与神灵交流,并且可以帮助玛雅人预测未来。在石头球赛的比赛前,队伍的队长会向神灵献祭,以求神灵保佑他们的队伍获胜。比赛期间,玛雅人会吸烟、饮酒、跳舞和唱歌,以展示他们的威严和荣誉。</div><div> 除了宗教意义,石头球赛还具有政治意义。玛雅人认为,这项活动可以用来解决领土争端和战争纷争。有时候,两个城市国家之间的领袖会达成协议,在石头球赛中进行比赛,胜利的一方可以获得争议的领土或其他重要资源。此外,石头球赛还可以用来表达对政治和社会事件的观点。例如,有些玛雅文化中的传说和神话,都被描绘为石头球赛的比赛场面。<br></div><div> 比赛时,球员不能用手脚接触球,而是要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球是大约20厘米的橡胶实心球,重量在2公斤左右;球门是高高挂在场地周围的被称为雕像之眼的石环。<br></div> <b>虎鹰台</b> <b>武士神庙</b><br> 奇琴伊察的“武士神庙”明显是按照托尔特克首都图拉的B神庙而建,并由于玛雅建筑师的技巧而比其原型更加宏伟。武士神庙是一个阶梯状金字塔顶的石头建筑(最初用木头和灰泥做屋顶),内部的支柱被刻成武士的形状。金字塔阶梯顶端通往神庙入口处有查克莫天使(Chac Mool)的祭坛雕像。<br> <b>千柱庙</b> <b>雕刻神灵的石柱</b> <b>奇琴伊察的天文观象台,也称作“蜗牛</b>”。<div> 是玛雅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座建筑物。塔高12.5米,天文台建在两层高台之上,高台上面的台阶的位置,是经过精心计算后才决定的,与重要的天象相配合。</div><div> 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块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历法中52年为一轮回。这座建筑物的方向定位也显然经过精心考虑,其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塔内有一道螺旋形楼梯直接通到位于塔庙的观测室,室中有一些位置准确的观察孔,供天文学家向外观测,可以十分准确地算出星辰的角度。<br></div> <b>骨瓮</b> <b>红房子</b> <b>鹿屋</b> <b>伊格莱西亚教堂</b> <b>修女院</b> 预订了在幽深茂密丛林里的酒店,泥泞的道路上遇到翩翩飞舞的蝴蝶,煞是惊艳。 到了酒店才得知,由于飓风,酒店停业。 路上的墨西哥风情茅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