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8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在苏州召开2023年度“志教融合”志愿服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项目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会上,江苏省电教馆魏锡源馆长、苏州市电教馆曹海榕馆长、中华志愿者协会宋志强会长、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赵宪志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p> <p class="ql-block"> 会上,公布了志愿服务活动设计方案推荐名单,我省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小学的低碳环保案例《爱水护水迎水日,携手共护母亲河》获典型案例。</p> <p class="ql-block"> 会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同声小学蒲婉云老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刘伟老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张双双老师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冯锐玲老师从“志教融合”项目活动内容、选题依据、案例设计、成果展示等方面做了典型案例分享,华南师范大学穆肃教授以及中华志愿者协会朱翔主任对案例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同声小学的蒲老师做了《我是护河小使者》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十师五家渠高级中学刘老师做了《科技触手可及,3D打印点亮梦想——校园科普主题活动》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张老师做了《童心向暖,红领巾爱心义卖》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冯老师做了《茶艺文化小使者》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中华志愿者协会教育委员会管林子副秘书长做了《“志教融合”项目工作思考和建议》专题讲座。她从“志教融合”项目幼儿园能不能做、对学校教育工作者有什么帮助、为什么要依据教育志愿服务平台做起等三个方面做了项目思考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华南师范大学的穆肃教授做了《志愿服务育人案例的提炼与区域报告的撰写策略》专题讲座。她从志愿服务项目的案例是怎样的、是怎么形成的、是如何提炼的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p><p class="ql-block"> 她重点强调,项目案例需要关注:体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数据;在活动过程中常态化、可普适的变革性应用;在活动设计、资源共享、实施中的创新应用;教师组织活动、互动交流、专业发展中的特色应用;活动评价总结、学生发展中的可行应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下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发展中心罗星以《数志相成,优质相成》为主题,从统筹协调,共绘项目规划“同心圆”;数据引领,擦亮项目支撑“新名片”;落地生根,铸就活动实效“常青树”;领航试点,共谋项目发展“公约数”等方面进行了区域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电化教育馆赵莉做了《行稳致远 数启未来》案例分享。她从区校联动、部门协同,推进志教融合试点;平台赋能、融合应用,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一校一策、校本实施,深化开展多彩实践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教育局曹文静做了《构建“1234”新格局 赋能志教融合项目高质量发展》案例分享。她介绍雨山区"志教融合”项目实施情况,并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构建“1234”项目研究新格局。“1”,明确目标,加强一方领导;“2”,明晰路径,狠抓两个关键;“3”,集中力量,聚焦三项建设;“4”,高标准实施,取得四项突破。</p> <p class="ql-block"> 天津市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杨园园从构建培训模式,赋能项目一体化实施;用好“三个平台”提升志愿者服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水平;聚焦资源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数字化环境应用;研发活动手册,引领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潜心研究,形成区域志愿服务数字化提升典型案例;探索实践,形成区域志愿服务活动策略模式+配套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区域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教体局刘东波以《数字赋能区域志教融合创新实践》为主题,从项目的进展情况、多措并举稳步推进项目实施、拓展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服务路径等方面进行区域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研训中心杨继明以《让孩子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为主题,从借助智慧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活动场所、整合各类学习资源、总结经验以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区域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资源中心沈芸处长对志教融合项目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她从项目启动、确定试点区域、开展首轮线上指导、遴选项目设计案例、开展交流展示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新时代新挑战背景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项目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和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志教融合项目的理解;二是进一步推动教师数字化胜任能力提升;三是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教育教学的路径;四是着手提炼项目阶段性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