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人的“钱袋子”,让晚年生活更安全。

蓝田县绿之圣社区

<p>  在当今社会,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准了老年人的养老钱,各种金融养老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了帮助老年人及其家人提高警惕,识别和防范这些诈骗陷阱,绿之圣社区联合蓝田县秦农银行开展一期金融养老防诈骗科普课堂,希望能为大家敲响警钟,守护好我们的幸福晚年。</p> <p>  首先为学员介绍我们身边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和特点。如投资养老项目诈骗,骗子会虚构一些高大上的养老项目,如养老公寓、养老旅游胜地等,承诺给予老年人高额的投资回报,他们通常会以 “国家扶持项目”“政府背景” 等为幌子,吸引老年人投资,一些老年人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轻易地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其中,最终却血本无归;以房养老诈骗,骗子诱使老年人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然后以 “养老服务”“投资理财” 等名义,骗取老年人的贷款资金,老年人不仅失去了房产,还背负了巨额债务,生活陷入困境;养老保健品诈骗,骗子打着关爱老年人健康的旗号,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向老年人推销所谓的 “特效” 养老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往往价格高昂,且并无实际功效,但老年人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误以为能够延年益寿,纷纷掏钱购买。诈骗手段多样、伪装性强加上情感诱导常常领老人防不胜防。</p> <p>  课堂上通过分发防诈骗的宣传彩页和讲解身边的真实案例突出养老诈骗的危害,增强学员的反诈骗意识。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贪图小利,老年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诱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那些过于诱人的投资回报和免费福利,要多留个心眼,仔细甄别其真实性;增强金融知识,提高识别能力,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和防诈骗技巧;谨慎投资,选择正规渠道:在进行任何投资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投资项目的背景、风险和收益情况,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合法的投资渠道;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隐私,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接到可疑电话或信息时,要及时与家人或相关部门联系,核实其真实性,切勿盲目听从对方的指示操作;多与家人沟通,听取意见建议:老年人在面对各种投资和消费决策时,要多与子女或其他家人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p> <p>  最后教学员遭遇到金融养老诈骗后的应对措施:保持冷静,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金融养老诈骗,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立即拨打当地的报警电话,向警方详细描述被骗的经过和相关信息,以便警方及时开展调查和侦破工作;保留证据,协助调查,尽可能收集和保留与诈骗有关的证据,如合同、协议、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这些证据将对警方的调查和追赃挽损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关注案件进展,配合相关部门:在报案后,要密切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积极配合警方和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按照要求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以便尽快追回被骗的资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