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仪的教育殿堂——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分行老年大学

孙国庆

<p class="ql-block">在我心中,有一座独特而温馨的教育殿堂,它不以年轻学子们的勃勃生机为傲,却以岁月沉淀下的智慧与从容为美。这,就是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分行老年大学。它不仅是退休员工的精神家园,更是我心中一抹亮丽的风景线,承载着对知识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追溯其源,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分行老年大学的诞生,是1991年郑州分行党委深谋远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结晶。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分行党委不仅关注着业务的稳健发展,更将目光投向了员工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文化生活。于是,在中共中央建党70周年加强思政建设的号召下,结合本行管理成效显著的实际情况,老年大学的构想应运而生,旨在打造一个集学习、交流、娱乐于一体的平台,让退休员工在晚年生活中依然能够绽放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1年7月18日,随着分行党委正式发布的《关于筹建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市老年大学的通知》,这所特殊的学府开始了它的筹备之旅。仅仅数月之后,10月11日,老年大学在简陋却充满希望的租借教室里迎来了首批80余名学员,时建华作为首任常务副校长,带领两位工作人员,以满腔热情开启了老年教育的新篇章。初期的课程设置虽不繁复,却饱含深意,书法、绘画、古代历史及卫生保健等课程,不仅丰富了老同志们的精神世界,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彩与文化的厚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1993年6月,老年大学迎来了第一次搬迁,迁入解放路原市行大院。这次迁移不仅意味着校园规模的扩大,更是教学设施的一次全面升级。学员数量随之激增,达到了约180人,课程设置也更加精细化,学制调整为三年一届,更好地适应了老同志们的学习节奏与兴趣需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间来到了2008年底,老年大学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经过精心挑选,新校址最终确定,并于2010年8月20日顺利完成搬迁。9月3日上午,新校园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乔迁揭牌仪式,这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新校园以其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雅的学习环境,成为了老同志们心中的理想之地,也让这座教育殿堂更加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漫步于这所我心仪的教育殿堂之中,感受着每一位学员脸上洋溢的笑容与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深知,这里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传递温暖、激发潜能、实现梦想的地方。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分行老年大学,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成长、关于岁月、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将永远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我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