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源三江源</p><p class="ql-block"> 作者:河湟人岩松</p><p class="ql-block"> 三江源,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名字,它不仅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更是亚洲水塔的核心区域。这片高出海平面三千米之上的高原上有雪山、草原、湖泊、湿地。这些不同的地貌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是三江源孕育了孕育生命之圣水,孕育万物,养育生灵。</p><p class="ql-block"> 雪山的壮美在三江源,雪山是歌颂大自然壮美的永恒主题。一座座雪山在青藏高原上巍峨耸立,守护这片高天厚土上的生灵万物。雪线之上是一片洁白无瑕的冰雪世界,雪山冰川在阳光照耀下闪灼着耀眼的光茫,犹如镶嵌在世界屋脊上的颗颗宝石,三江源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和延续的坚实保障。雪线之下是一望无际又生机勃勃的广袤草原,这里是牦牛、藏系羊、藏马繁衍生息的家园。春夏之交万物复苏,高原上绿草如茵,五彩斑斓的野花竞相绽放,蝴蝶在花草间翩翩起舞,蜜蜂在花蕊中忙碌。百灵、兔鼠、狐狸、旱獭(土拔鼠)、草原狼、雪豹、黄羊、藏羚羊、野牦牛、进入繁殖期,草原变成了繁育新生命的方舟,绿色中充满勃勃生机。牧民们也从躲避风雪的“冬窝子”搬上暖阳高照的高山“夏窝子”,牛羊悠闲地啃食着嫩绿的牧草,年轻的牧人骑着骏马甩着响鞭,唱着嘹亮高亢的“拉伊”(山歌),歌声在蓝天白云间飞扬,生活在三江源这片热土上的牧人尽享大自然的壮美与恩赐……当地政府也抓住大好时光,举办藏族传统文化活动:赛马,拉扒牛,唱“拉伊”,跳“锅庄”……</p><p class="ql-block"> 进入九月,草原便被寒霜消杀成了金黄,牧民们又把罗锅帐房搬回躲避风雪的“冬窝子”,出售膘肥体壮的牛羊,储备过冬的物资食物,赶着驮牛,怀揣一沓沓“毛爷爷”享受丰收的喜悦。十月中旬三江源便一夜间进入到隆冬,地表植物悉数枯萎,草原被皑皑白雪覆盖,小动物钻入地下蛰伏冬眠,以躲避高原极寒,山川河流变成了静悄悄的冬眠状态,默默地等待来年,等待春天。</p><p class="ql-block"> 三江源的湖泊犹如上苍撒在高原上的一颗颗珍珠,山川间湖泊星罗棋布,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画卷。湖水中高原无鳞鱼欢快地游戈追逐嬉戏,水鸟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呈现出一派和谐生态景象。</p><p class="ql-block"> 三江源的湿地是生命的摇篮,也是自然的宝库。湿地是水与土的交融体,湿地中水草共生,体态矮小的花草在山风吹拂下随风摇曳,适应高原生态的极少数鸟儿在湿地里栖息繁衍,形成的是一种极度脆弱的生态链。湿地不仅是少数高原鸟类的天堂,也是为数不多高原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它们在脆弱的生态环境里和谐共生,共同维系着三江源头的生态平衡。</p><p class="ql-block"> 三江源这片神奇的土地,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福地,也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三江源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稀缺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及游人前来探访。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也可以见证生命的顽强,领悟生态平衡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随着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建立,政府和人们对三江源头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尤其生活在青海这片热土上600万各民族同胞,更应该扛起保护三江源重任的大旗,以国家利益为重,牺牲局部利益, 珍惜这片土地,保护这片土地,让三江源的自然风光和孕育万物之圣水永不干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