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美国 精灵鬼怪万圣节

LHT

<p class="ql-block">今年9月抵达美国探亲。去超市购物时,看见大货箱里装着南瓜,却未和生鲜食品放在一起。过去一摸,硬邦邦的。孩子告诉我,这是假南瓜,是万圣节做南瓜灯用的。</p><p class="ql-block">到了另一家家具店,看到一大堆鬼怪模型在售卖,孩子说,这也是万圣节用的。</p><p class="ql-block">心中好奇,万圣节是个什么节日?在美国竟如此重要。</p> <p class="ql-block">不耻下问,向百度请教,才了解到万圣节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万圣节源于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古西欧国家的丰收庆典和鬼节。天主教会将11月1日定为诸圣节,因两节日期相近逐渐合二为一。19世纪随着爱尔兰移民将此习俗带到北美,万圣节渐渐褪去了宗教意义,成为以欢庆为主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另一说法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公元前500年,凯尔特人在10月31日晚上开始举行萨温节(Samhain),这一天成为丰收的夏天正式结束、新的一年开始。</p><p class="ql-block">万圣节也被当作祭祀亡魂的时刻。凯尔特人认为,每年此时,故人的灵魂将重回故地,寻找替身,借此重生。活着的人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鬼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吓走鬼魂。万圣节假面装扮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同时,他们也在家门前放置好吃的食物讨好鬼怪,免得它们加害于人。演变至今,当晚小孩子穿上各种化妆服装,戴上搞怪的面具,挨家挨户讨要糖果。</p> <p class="ql-block">进入10月后,我们居住的小区里万圣节的各种小动物和鬼怪玩偶陆续增多。</p><p class="ql-block">初时以少年儿童喜爱的米老鼠、小狗、小猫、小马、小羊、小老虎等各种小动物造型的充气类玩偶具多。这些小动物造型乖巧,活泼可爱,它们的主人也多为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放置于门前,无论是业主家里的小主人,还是过往的行人,平添了许多生活乐趣。</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它造型的鬼怪们也陆续登场,赶来凑热闹,沿路两旁的住户门口争奇斗怪,个性十足,几无重样。</p> <p class="ql-block">南瓜和南瓜灯是万圣节的标配。</p><p class="ql-block">每到万圣节前夕,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服装,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而对于传统而言,人们扮成精灵,然后挨家挨户去祈求食物,给予精灵崇拜及食物来讨好它们,否则这些精灵就会捉弄他们,诸如:烟囱堵塞,牛羊失丧等等。另一个途径就是扮成它们的样子,愚弄或吓跑这些恶灵,以避免恶灵加害于他们。</p><p class="ql-block">南瓜灯的出现也很有趣。</p><p class="ql-block">杰克灯(Jack-o'-lantern)是万圣节最突出的象征之一。其所说"杰克"是爱尔兰传说中游荡于人间的鬼魂。人们使用萝卜或土豆刻制带有鬼脸的灯笼,将其放在窗边或门前,以此驱除"杰克"等鬼怪。爱尔兰人移民美洲后,发现较之于原先的萝卜和土豆,南瓜来源更丰富,雕刻更方便,渐渐地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儿。</p><p class="ql-block">在迎接万圣节的这段时间,处处都可看到南瓜的身影。有的家里后院种南瓜,有的在门口摆放有南瓜,还有各种造型的南瓜玩偶、南瓜气球、南瓜玩具等等。</p> <p class="ql-block">10月31日的万圣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吸血鬼、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欢聚于人间。</p><p class="ql-block">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相融合,成为一个共同的节日。</p><p class="ql-block">到了中世纪,人们常常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各种狰狞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但早期的习俗还得以保留。孩子们带着娱乐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面具参加聚会,窗前和门口则悬挂着面目狰狞的巫婆、黑猫、蜘蛛、蝙蝠、怪兽甚至尸骨,或是龇牙咧嘴的南瓜灯。这些鬼怪从聚会场所走入寻常百姓家,种类花样繁多,年龄也扩至成年人。</p> <p class="ql-block">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宗教层面的诸圣节逐渐普及到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基督教国家,变成一个重大的宗教节日。基督教徒在11月1日前往教堂参加弥撒仪式,在此前夕,为纪念故去的亲人,会前往故人的坟墓进行装饰。而各地旧时的鬼神传说亦融入至节日属性中,使诸圣节逐渐出现世俗化趋向。如法国的"死神之舞"传说称,死神会在万圣节的午夜出现,唤醒坟墓里的死者为他起舞。各地类似的传说典故,使出于装扮自身、掩饰身份来迷惑死者及妖魔的假面装扮习俗得以延续。于是各种妖魔鬼怪粉墨登场,出现在人类的世俗生活中。</p><p class="ql-block">16世纪,由于宗教改革运动对圣人崇拜的抨击,改信基督新教的国家废除诸圣节的宗教仪式。但在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由于古老萨温节习俗与诸圣节交融,逐渐形成近现代的万圣节文化。</p> <p class="ql-block">1840年,随着爱尔兰移民美国,万圣节的部分风俗在美国流行。这些风俗先在新英格兰扎根,传到美国各地,其热闹程度反超欧洲发源地。随着近现代发展,美国万圣节亦消弭原本的宗教属性,向着怪诞、放纵和狂欢的娱乐性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在美国影响下,其更重视世俗娱乐化的万圣节传统亦流传至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和东亚等地区</p> <p class="ql-block">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得万圣节的活动内容和各种用品更加丰富有趣。这件狗怪的眼珠子会动,且会发出绿色的光;这个树怪的脸上,在夜间能够发出阴森的白光;这只充气的秃鹫脖子会转动,也能发出瘆人的鬼叫;那两只南瓜鬼的鬼头可以升降;这辆小汽车是不是有点时代感?这对那些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可是充满了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大个子可是鬼怪中的巨星,个个身高都超过两米以上;守护在各家的门口,足以吓退敢来侵犯的敌人;你看那人狼,还穿着衣裳;还有那些老高老高的骷髅、骨骼,阴森恐怖,张牙舞爪,对我们来讲,感觉不到什么美感,可挡不住孩子们喜欢。</p> <p class="ql-block">进入10月,美国的许多城市便已开始"闹鬼"。繁忙的街道上,到处悬挂起万圣节的鬼怪装饰;商家把节日商品摆放在橱窗里,吸引过往的行人;超市里摆放大大小小的南瓜售卖,等待顾客买回家布置家园或制作南瓜灯。</p><p class="ql-block">10月26日,我们走进科州首府丹佛的一家专营派对用品的商场。各种万圣节主题的服装,如僵尸、吸血鬼、巫婆、宠物服装、南瓜灯、蜘蛛网,营造万圣节氛围、可编程的智能化灯饰等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那些天性好奇的孩子,看着不但不害怕,反而紧紧盯着那些发出古怪声音、做出各种夸张动作的鬼怪玩偶目不转睛。</p><p class="ql-block">我们相邻的一个小区,业主就在门前草坪上摆出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鬼怪。不知是让人观赏,还是在就地售卖?</p><p class="ql-block">更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万圣节会对经济、娱乐业、文化等方面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2023年,美国仅万圣节所催生的节日消费高达122亿美元。</p><p class="ql-block">万圣节已不再仅仅只是一个节日。</p> <p class="ql-block">这辆小汽车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不给糖就捣乱”。这可是万圣节的经典语录。</p><p class="ql-block">每当万圣节来临,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乱。各家邻居也都提前准备好糖果,迎接孩子们的到来。</p><p class="ql-block">但美国也是一个很守规矩的国家。对于这样的庆典活动,也有着明确的要求。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但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许打扰;讨糖过程中必须站在大门口等待,未经许可不得进门;接待孩子的人家,也不能给孩子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能给未经包装的食品。</p> <p class="ql-block">万圣之夜,各路鬼怪闪亮登场,我们也迎来了无忧无虑、欢度节日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出于好意,我们原准备把从国内带来的“好想你”红枣也送给孩子们。小包装,非手工,有配方说明,符合安全要求。但女儿及时提醒了我,枣有枣核,万一小孩子食用时卡着嗓子,我们将会承担法律责任。正好作罢,免生是非。</p> <p class="ql-block">我们早早把糖果放到门口,并在门上贴上贴纸,家里的猫咪萌照代我们在门前迎宾,向孩子们祝贺节日,并告知:糖果要多少就拿多少。</p><p class="ql-block">天刚擦黑,便有家长带着身穿美装的孩子们走近我们的门口。我们从探头上看到,孩子们到了门前,很不客气地拿取喜欢吃的糖果。还有两个小女孩,看着我门上的贴纸,嘴里念叨着,反正他们说了,要多少拿多少。然后就很夸张地两手捧起一大把糖果,放进自己背着的大口袋里。</p><p class="ql-block">原本一个欧洲的宗教节日,百多年之后,在美国则成为一个民众广泛参与的欢乐节日。万圣节不再阴森恐怖,而成为快乐的社会大联欢。</p><p class="ql-block">把鬼怪阴森的节日变为人的快乐,这倒是对我们也是一种启发。</p> <p class="ql-block">10月31日,在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纽约,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大游行,人们欢天喜地地庆祝这个"鬼节"。</p><p class="ql-block">游行队伍中,有人将汽车装扮得五彩缤纷,美丽的小姐伴随着吹拉弹唱的音乐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欢乐的人群中,许多大人和孩子,都将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或身着奇装异服,尽情释放。而且越是刺激恐怖,人们就越是开心兴奋。这与中国人谈"鬼"色变、忌讳恐怖话题不同,美国人完全将这个节日变成了一场欢乐和刺激的庆典,成千上万的人们加入了这场狂欢。</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与万圣节相仿、与阴间鬼魂相近的的节日有三个,分别是农历的三月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的寒衣节。但中国人过这几个节日与西方不同,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为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中元节主要活动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追怀先人;寒衣节则主要是祭扫、烧献、送寒衣等。追思先人、敬祖祭扫,多了些庄严肃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西方的万圣节有着截然的不同。</p><p class="ql-block">原本一个与先人对话、祭祀故人、庆祝丰收的一个宗教节日,在高度商业化、市场化的氛围中,把精灵鬼怪之事包装成一个狂欢、刺激、放任的娱乐活动。如今成为除圣诞节与感恩节之外的第三大节日。从最初的诞生地欧洲,在经过了美国化的商业性、娱乐性改造之后又重返欧洲,并扩散到亚洲国家。</p> <p class="ql-block">然而同一片蓝天下,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p><p class="ql-block">万圣节商业活动的举行,由于人群聚集、治安问题等缘故,万圣节活动也频繁发生各种安全事故。2022年万圣节期间,在韩国首尔梨泰院曾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致使154人遇难,149人受伤。</p><p class="ql-block">今年的万圣节,在美国南部的一个旅游胜地,也发生了一场人间惨剧。</p><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11月1日凌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万圣节庆祝活动时,发生大规模枪击案,造成至少2人死亡、6人受伤。警方在现场控制了一名嫌疑人。而让人吃惊的是,这位被捕的男性嫌疑人年仅17岁。他曾先后在两个街区开枪,而枪击案发生时,在市中心参与万圣节聚集活动的人数多达数万人。</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今年在今年万圣节期间,所听到最令人痛心的不和谐音符。祈愿这种恐怖远离世人,还给孩子们和这个世界以平安祥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