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长江·民国国立江津师范学校徽章》(非虚构类作品)

川黔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多年努力,四川符邑榕山籍文史散人、收藏达人小麦子已拥有不少古籍秘笈等稀世珍宝!最近,小麦子又有重大收获,这是一枚他近日收藏的小小的民国时期的国立江津师范学校铜质纪念徽章,呈倒三角形。可谓因缘殊胜,来之不易。该物长宽约2·5cm,徽章虽小,却凸现出文史散人小麦子(1990~ )异常深厚的血浓于水的宗族与家国情怀。古人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符邑榕右名门望族之后呢?所以长期以来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时时袭击着他,让他不胜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麦子说,他是符邑榕右籍晚清道员(二品大员)、举人出身的陈本植(字珠树,亦字海珊1821~1884)的外戚后人,他认识的遍及海内外的许多老表就是陈本植上祖陈尧裔(生活于大清乾嘉道时代)后人。陈本植坟便埋在长江对面原江津今永川朱沱的重庆地段……远近闻名的修建于1933年的“田”字形民国江津师范学校后来搬到原江津县油溪镇金刚坨村,乃陈纬(举人,人称“陈七爷”。1880~1951&lt;一说“1950”&gt;年,字季明,原名陈忠照,陈本植弟陈本槐儿子,青年时留学日本东京,南京高等审判厅厅长,南京第一任审判厅厅长,黎元洪秘书。)二妻谢氏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及此,他兴奋极了!他不再那么孤独了,虽然,有时整夜合不上眼……小麦子经常说,他如果有遁身法与缩阴功,他最想回到的就是晚清同、光中兴时代,看看他们上祖榕右万宝村陈氏宗祠是如何修建起来的以及晚清官至辽宁东边道道员陈本植(当地人称“黑虎星”下凡)是如何擒拿江洋大盗的……他从小就喜欢听长辈们摆他们家征战杀伐、非同寻常的家族奋斗史,他有一种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家国情怀……小麦子说:我四大皆空,无欲无求,只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富有道德、灵性和理性的人)!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中他遇到不少不是人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比如,在虚无宏大不可控的现当代叙事背景下,符阳街头有个摆地摊的獐头鼠目、毫无底线、被永远开除形而上球籍而不知的龌龊至极的啥幺蛾子都干得出来的傻不拉叽的败类汪宝器就想编(本地话“骗”之意)他早年收藏的陈纬陈七爷所书的那一副对联墨宝一一上联:草枯鹰眼疾;下联:雪尽马蹄轻。说与他换一些小东西,价值几百元的小东西!我操,他以为我是小娃儿不懂事咯,这宝贝有那么好“编”的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江津与合江自古毗邻,血脉相连,是小麦子祖上曾经奋斗之地与他们走向远方的必经之地,买下它就是买下、实证自己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与梦想,买下自己无比高雅的兴趣爱好,买下智慧,买下岁月与不朽,见证、买下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民国大时代,大师辈出的西学东渐时无比包容开放的民国大时代,尤其是抗战时期的爱乡爱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特定时代……是无价之宝,稀世珍奇!这个绝对是金钱无法买得到的,与其说你买的是小小的一枚徽章,不如说买的是你独特的眼光、情怀与历史呀!买的是你随着岁月不断调整、充实、推高与完善的人文情怀与爱恨情仇,让自己不断升值的独具一格的形而上的肉眼看不见的人文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这枚徽章,小麦子犹豫不决,买还是不买?几天来,他一直处于矛盾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小可以映大,窥斑可以见豹!过了这村,没了那店啊……男子汉大丈夫,当断不断,反受其害。等你真正读懂这枚徽章,回头想再买时,可能它已被比你更有眼光更果断更富有的收藏者所拥有了!这时,你用再多的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了,因为它已不知去向,已杳无踪影……你拥有了它,便拥有属于你独具情怀的富有个性生命能量的东西,超时空的东西,与你独一无二的生命融为一体,与你的家族、情怀与时代国家连为一体,你从此拥有一个他人无法比拟的神秘的载体、平台与时空隧道,通过这个载体、平台与隧道你可以随时重返民国那个特定的时代,可以把你的长期沉睡的生命体立马唤醒、激活、放飞,所以可以说是任何人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无价之宝,世上珍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几天思考,小麦子还是以重金购下了这枚神秘的小小的徽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外地得知后,喜忧参半,并特意提醒他说:千万不要听那些所谓的砖家学者伪君子们的胡说八道,说什么捐给某某地方某某单位,他们纯属道德绑架忽悠年轻人……你千辛万苦寻到的无价之宝、卞和之玉为啥子要捐了呢?捐他妈勒个B……把他们的媳妇捐了再说!你就一直收藏下去,当成传家宝得行,这东西又不喂饭给它,为啥要把它转卖或捐了呢?只要你还没沦落到饿肚皮当乞丐的地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细看,徽章“国立江津师范”六字分成两排,置于倒三角形上部,字体规整、精美而又粗犷,乃仿宋体……可谓震憾人心,大气磅礴!虽则锈迹斑斑,时过境迁;却厚重中不失灵气,沧桑中但见性情,文字中足见底蕴。图案下方寓意长江浩荡(下为支流白沙驴溪,上则万里长江),山水交融,浑然一体,托起人才济济、充满希望的江津。图案上中部那些发散的无法丈量的与宇宙连通的几何线条寓意世纪之光,希望之光,教育之光,吉祥之光,度己度人之光,千载难逢之光,光芒四射,光芒万丈。正所谓西学东渐,深入人心,正所谓教育兴国,人才兴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查,1933年修建成的“田”字形国立江津师范学校由当时在江津执教的著名学者叶广度设计,那么,国立江津师范学校微章也完全可能由其设计。叶广度,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在重庆江津执教八年,与台静农(1903~1990,本姓澹台,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家)、胡小石(1888~1962,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唐圭璋(1901~1990,满族,中国当代词学家,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民盟成员)、卢前(1905~1951,剧作家,文史学家,教育家)、沈尹默(1883~1971,学者,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欧阳渐(字竟无,1871~1943,近代著名佛学居士)、舒芜(1922~2009,原名方管。中国现代作家,文艺批评家)等学者讲学于此,擅长诗歌创作,但他的诗歌大多失传……精风水之学与园林美学,著有中国第一部庭园美学专著《中国庭院记》(原名《中国庭院概观》,1932年南京钟山书局出版,该书在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张其昀&lt;1901~1985,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著有《续遵义府志》等书&gt;协助下完成)一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徽章设计独特,鹤立鸡群,高人一着,包浆一流……而且大开门一眼货,几无残损,实在难得,可喜可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附录:1,“一代才女”吴练青籍海南琼县,抗战时期流亡重庆江津白沙驴溪半岛,就读江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后为川大名教授。后定居香港,才气名满香江。有《练青诗选》传世。“静得浮生理,淡泊养天工”为其名句之一!吴练青《驴溪月》诗云:万事人间马年风,浮云冉冉散秋空。驴溪水印驴溪月,夜半无言独自东。驴溪汩汩几多秋,驴月团圆映几(九?)洲。此夜溪边人独立,不知何处觅扁舟。升沉驴月跃华飞,驴水东归人未归。游子遥怜同此夜,离魂同向梦中飞。济世无方向玉京,江山犹昔莫伤情。驴溪月色争奈好,四海何时一样清。驴水堤东尽险滩,千秋驴月出林端。万方今夕知何似?千百游鳞过激湍。护国将军气惯虹,生为英杰死为雄。丹心皎比驴溪月,夜夜寒光漱碧空。浩劫同悲遇此时,家仇国恨乱如丝。驴溪月庆升平夜,玉手回春知是谁?新词宛转自天成,泸月垂垂影欲倾。解语喃喃驴溪水,伴人吟作断肠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国立江津师范生物教师叶广度八年抗战中羁旅江津白沙,并兼职国立大学先修班。其《自题驴溪憩影图》诗云:老树盘根错,百年气势雄。烟云横岫北,风雨听江东。水落长桥阔,人来短棹通。孤亭天地大,陇上一声钟。另有《驴溪遣怀诗》云:行役银沙里,窝居又六年。知音亲翠羽,养性喜流泉。欲雨蜻蜓扑,含情粉蝶穿。还思风月好,独立看江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其时,黄碧野(黄潮洋,即现代著名作家碧野,1916~2008,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曾就读于江津白沙驴溪半岛国立大学先修班。于红豆树附中作一代课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文怀沙(1910~2018,文史学家,金石家,书画家,建国后楚辞研究第一家。庞中华,王立平,范曾等系其弟子)曾在江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教书。柳亚子有《次韵和文怀沙即寄白沙红豆树村》诗云:抱石含沙暗涕零,白沙循迹岂初心。相思红豆江南种,棋局年来惯不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南京大学文学院长胡小石流寓驴溪半岛,有《白沙山居》诗云:厌梦重重肺腑山,江流何日解连环。林花且伴潜夫住,溪月知径故国还。触露浇胸宜白堕,趁墟帕首学乌蛮。羁栖未觉飘逢远,喜见春田雉子斑。</span></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4日,江湖绕客)</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陈 明(1967~ ),男,曾用笔名文痒生、夜郎笑笑生、川黔渝、觉梦真人、无尘道人、江湖绕客等。汉族,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客家人,教师,编辑,诗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者,学有所成,一生不仕。一个长期在贵州遵义打拼而今旅居四川泸州的外地人,多年来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並弘扬、求证贵州茅台酒历史文化与川南千年古县“符邑”的文化工作者,曾有新、旧体诗获全国性诗歌奖,编著有《国酒茅台五十春》(2003年版,中国轻工业出版年鉴社)《茅台酒诗典》(点评赏析本)(2017年1月版,团结出版社)等书籍。代表作《童年未死》一文收入上海作家、上海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杨宏伟主编的《童年与故乡》(上、下册,2018年1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书中。一个不务正业、主要以徒步丈量大地、行走四方的骑行客並耐得寂寞且善于拾时间之“荒”的长于务虚的注重精神层面的学人、思想者,热衷公益,长于布施……一般游走于川黔渝滇交界处一百余县地市,钟情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川南黔北古城古镇古村落建筑文化与赤水河、长江上游奇石赏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