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一个不知道算秋天还是冬天的早晨,天空下着小雨,我开着车,从家里向惠民西路开去,爸爸妈妈的小房子在那里。停好车,照例到菜场转转,学着买买菜给妈妈带去,每个周日都是这样。今天买的是五花肉和百叶结。今天可以在家里吃早饭的,不过我知道,平时陪爸爸妈妈吃饭的机会很少,所以特意买好了菜去妈妈那里,故意让她做早饭给我吃。</p><p class="ql-block"> 早饭还是那么简单,煎鸡蛋、牛奶、菜包子。边吃边说说话,平平常常、简简单单。那天在一个朋友的办公室看到一本杂志上说,爱一个人,就要学会“用”他(她)。文章的意思是,如果我爱她,我就要故意让她为我做点事,比如,让她(他)给我买袜子,坐在床上让她(他)给我倒杯水,或者躺下来大喊“今天好累啊,快帮我捏捏!”尽管多半会换来一声臭骂或者是一记黑虎掏心拳,可是毕竟我让她(他)知道了,我需要她(他)!</p><p class="ql-block"> 那么我想对妈妈也应该可以这样吧?儿女再大,在妈妈眼里,始终是她的孩子,她始终会像老母鸡一样,张开双翅,全力保护着儿女。所以每次周日回家,我都故意不吃早饭,等着妈妈为我做。妈妈还会问:“儿子,今天中午想吃什么?”我就会不客气的说:“想吃红烧排骨!”妈妈便会很开心的去忙,尽管那一桌菜我只能吃一点点,剩下的她却要吃上好几天。</p><p class="ql-block"> 以前一直只会享受自己的自由生活、快乐生活,根本不懂得付出,不知道责任。是这一场秋雨让我警醒,轻轻的、细细的、柔柔的、润润的,侵入了我的心,带来了波澜,也带来了平静。让我明白了爱的方式,什么才是真正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b>爱是一种牵挂</b>。发自内心的牵挂,无时无刻都对一个人的牵挂,想她(他)在哪里、想她(他)在干嘛、想她(他)在和什么人说话。天冷了,会想她(他)有没有开空调;下雨了,会想她(他)有没有安安全全的到家;看到一本好书,会希望能够和她(他)分享;听到一首好歌,会希望和她(他)一起哼唱。不论是对爱人、对父母、对儿女,那种牵挂都是一样,还那些曾经在生命中给了你感动的人,你永远都不能忘记。</p><p class="ql-block"> <b>爱是一种责任</b>。有没有想过,你有多久没有回家陪爸妈说说话了?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有陪爸妈吃过饭了?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有接送过儿子上学、放学了?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有陪你的她(他)逛逛街、吃吃饭了?你习惯沉醉在别人赞许的言语声中,陶醉在别人欣赏的眼光里,周旋在各种虚伪应酬的场合,逐渐迷失自我,以为可以只为自己而活着,以为这就是你的成功。当你悄悄地、认真地问一问你曾经爱过的人和一直在爱你的人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她(他)他其实也需要你的关爱,你的责任感去哪里了?不要总说自己很忙,时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p><p class="ql-block"> <b>爱是一种付出</b>。不是所有的爱都是以得到、占有为结局的。真正能够打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故事都不是完美的。最近曾经跟朋友们聊过,是凡写的好的言情小说都是女性写的,是凡能够催人泪下的言情小说都会让男主人公死去。比如,艾米的《山楂树之恋》中,老三死了;舒桐的《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中,孙嘉遇死了;匪我思存的《佳期如梦》里,阮正东死了。大约只有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例外,女主人公轻舞飞扬死了,我想,那是因为作者是男性,所以要让女主角死去。</p><p class="ql-block"> 近期看的小说中,最能感动人的就是《佳期如梦》。佳期的初恋由于男方父母的阻挠而失败,多年以后,一个叫阮正东的男人疯狂的爱上了她,而她却一直不能突破心理障碍,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第二段感情。当东子发现自己患上肝癌晚期的时候,他却对佳期说:“幸好你还没有来得及爱上我,否则我马上就要离去,你怎么能够承受!”而其实在那个时候,佳期已经爱上了这个可爱而执着的男人,但是,为了让他安心的去,她不能说,她不能倾诉。就像有人说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爱你,却不能告诉你”。于是,东子安心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他以为,佳期还没有来得及爱上他。看到结局的时候,给我太多的唏嘘、感慨,不争气的泪水也早在眼眶中积累和沉淀了。</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站起身走到窗边看了看雨,早晨的小雨到现在越下越有点大了。我最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秋雨,可以享受一个安静的空间,一个人在办公室,喝喝枸杞茶、听听老歌、整理自己纷乱的思绪,或者望着桌上那个前天没有来得及喝的罗汉果发呆,生活,就是那么简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