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月21日一26日我与周捷宁、娟、霞开启贵州之行(一)千户苗寨、镇远古城、青岩古镇、甲秀楼、梵净山

王妍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站千户苗寨</span></p><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 ,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苗都”之称 。</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苗族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九黎集团,历经多次迁徙,西江千户苗寨是苗族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 。</p><p class="ql-block">- 清朝雍正年间,政府对西江进行行政管制,此后历经不同发展阶段 。</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位置境域:地处雷公山山麓边缘地带,西北接凯里市,西南临雷山县丹江镇,东北抵台江县,东南接雷山县方祥乡 。</p><p class="ql-block">- 气候特征: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p><p class="ql-block">- 地质地貌:位于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低山丘陵过渡阶梯状大斜坡地带,属断层地质结构 。</p><p class="ql-block">- 水文情况: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苗寨一分为二,河流发源于雷公山坝,为苗寨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p><p class="ql-block">建筑风貌</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是苗寨主要建筑形式,为原生态悬空式、干栏式建筑,多为木结构,用榫卯衔接,有斜坡和平地两种类型 。</p><p class="ql-block">- 风雨桥:建筑风格独特,横跨白水河,既方便交通,又具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民族节庆:有苗年、吃新节、鼓藏节等2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期间有祭祀、歌舞、斗牛等活动 。</p><p class="ql-block">- 传统技艺:银饰锻造、苗族织锦、吊脚楼营造等传统技艺精湛,银饰工艺复杂,图案精美 。</p><p class="ql-block">- 歌舞艺术:苗族飞歌、芦笙舞、古飘舞等民族特色文化,舞蹈动作优美,音乐旋律动听 。</p><p class="ql-block">- 服饰文化:苗族服饰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工艺精湛,不同场合有不同服饰 。</p><p class="ql-block">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西江苗族博物馆:展示苗族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是了解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p><p class="ql-block">- 嘎歌古巷:可体验苗族传统手工艺,如刺绣、蜡染等,还能欣赏古歌表演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山流水的礼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千户苗寨的不夜之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镇远古城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的舞阳河畔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镇远古镇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至今已有2280多年历史,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span></p> <p class="ql-block">有“滇黔锁钥”“入黔咽喉”之称,是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岩古镇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 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屯堡面对石青色山峰得名“青崖”,后称“青岩” 。- 建筑风格:多为明清建筑,有城门、城墙等军事建筑,迎祥寺、文昌阁等宗教建筑,背街等公共建筑以及赵一炯故居等民居 。建筑多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屋顶盖青瓦,有腰门、朝门及重檐悬山等风格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由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倡建,初衷是期望贵州“科甲挺秀”,为学子提供读书之所 。后历经多次毁坏与重修,现存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初依清宣统年间样式重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甲秀楼的夜景(因晚上入住贵州,只能看到它的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是武陵山脉主峰 。梵净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这里有古老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壮观的瀑布和奇特的岩石。其中,蘑菇石是梵净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由两块巨大的石头组成,形似蘑菇,非常奇特。</p><p class="ql-block">梵净山历史渊源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p><p class="ql-block">- 唐代:唐玄宗时期,在梵净山修建了“梵净庵”,供奉观音圣像,梵净山开始与佛教紧密相连 。</p><p class="ql-block">- 明万历年间:金顶《院道碑》记载印江知县雷学皋重建情况。万历二十七年,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祸及梵净山,万历四十六年,高僧妙玄和尚奏请明神宗重建,此次重建形成“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六大脚庵,环山四大古寺”格局 。</p><p class="ql-block">- 清朝时期:康熙年间重新敕封并重建,皇庵天池寺被敕名为“护国寺”,成为梵净山最大寺庙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传说故事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太子石传说:明万历年间,神宗皇帝的妃子九皇娘到梵净山修行,太子前来寻母,被神仙施法定在牛尾河谷化为石 。</p><p class="ql-block">- 九龙池传说:山顶九个水池住着九个仙女,山上九条龙欲与仙女成亲,被玉皇大帝惩罚成为九道山梁 。</p><p class="ql-block">- 万卷书传说:相传是玄奘和尚西天取经返回时,所乘白马撒下的经书变化而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