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携一缕丹桂的芬芳,凝一份教育的真情。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span style="font-size:18px;">聚焦课堂减负提质,城乡同课异构,共研共行。2</span>024年11月5日下午,茂名市电白区崔春美名师工作室走茂名市电白区马踏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p> <p class="ql-block">环节一:“同课”共精彩,“异构”启新思。</p> <p class="ql-block">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构思,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打开了观课教师的教学思路,让大家看到了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感受到了有效课堂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的课例为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马踏镇中心小学陈美老师为我们精彩展示了《生活中的比》。陈老师以本班优秀学生的照片作为情景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将图片抽象为长方形,引导学生以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以及全班汇报等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表达欲。陈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注重细节,尊重学生,她的课堂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为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是茂名市电白区第八小学廖进主任。廖老师采用“非线式”教学模式,将认识比作为前置任务发布给孩子们,开课就让孩子们展示自己课前理解比的预习单,充分将课堂还给学生。他首先从奥运冠军全红婵的照片激趣引入,逐步进行到长方形的抽象概念,再深入理解长方形的形状是由长和宽的比值所决定。在认识比的基础上,廖老师还设计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寻找比、理解比、对比不同的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廖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如何发展课堂的深度,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走在课堂的前面。</p> <p class="ql-block">环节二:说课评课,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进步的动力,课后老师们积极参加评课。老师们与授课老师进行细致的交流,对每堂课的亮点与不足之处纷纷发言,同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让授课老师们得到成长。老师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交流,自己深受启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环节三:专题讲座,引领方向。</p> <p class="ql-block">讲座一:如何用好新教材?</p><p class="ql-block"> 茂名市电白区滨海小学的数学科组长谢木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富有启发性的讲座。讲座中,谢老师阐述了新教材如何融合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成为引领学习的灯塔。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理解其核心思想和知识结构,提出问题,抓住重点。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注重实践,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提升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最后要借助评价,反思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好新教材,开启学习新篇章,创造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讲座二: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 电白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崔春美(占鳌小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深刻的剖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为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讲座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表现。二、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好课标准。四、指导“改课”的理念:课程理念+教学建议。五、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模式。最后,崔老师提倡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学、思、问、练、说),让学生看到“更多的风景”。她的讲座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与深刻反思。</p> <p class="ql-block">环节四:领导总结,展望未来。</p> <p class="ql-block"> 教而有思,研而有行。活动的最后,电白区马踏镇中心小学吴汉校长,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发言。此次送教活动为学校数学老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及业务提高的平台。吴校长建议老师在每次听课的过程中积累一两个经验,避免一两个错误,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基数大了,经验也就丰富了。期待老师们目标明确,向名师学习,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创造了展示才华、提升教学技能的机会,还为我们构筑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更在城乡教育的道路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愿我们携手同行,以教育为舟,乘风破浪,共同驶向知识的海洋,共同开创教育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拍摄:工作室第一组成员</p><p class="ql-block">编辑:谢利芬</p><p class="ql-block">初审:谢木华</p><p class="ql-block">终审:崔春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