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

春晓

<p class="ql-block">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在古代中国的农历体系中,立冬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立冬意味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此时寒风开始呼啸,大地被‌寒霜覆盖,万物开始准备进入冬眠状态。</p><p class="ql-block"> 对立冬的诗意描绘:</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诗词中,立冬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诗人用优美的文字描绘立冬的景象,表达对立冬的感情。例如,‌杜甫在《立冬》中写道:“轻霜深院静,晚菊花犹黄。”‌陆游在《立冬日作》中写道:“耕稼田家事,繁华一梦中。春风吹鬓白,立冬拾菊黄。”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立冬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立冬的感受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其寓意和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冬季的开始与万物的闭藏‌:</p><p class="ql-block">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正式开始,是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这一时期,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体现了自然界阴阳之气的交替变化。</p><p class="ql-block">‌ 丰收希望与养生重要‌:</p><p class="ql-block"> 立冬之际,农作物已经收割完毕,人们开始期待来年的丰收。在中国农耕社会,立冬代表着对于未来丰收的希望与期盼。</p><p class="ql-block"> 同时,立冬也是养生的关键时期。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立冬是一个养生的重要节点,人体需要适当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预防寒冷季节常见的疾病。</p><p class="ql-block">‌ 阴阳交替与哲学意义‌:</p><p class="ql-block"> 立冬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期,阴阳之气的交替变化在中国哲学中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立冬之时,人们对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敏感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 传统习俗与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社会,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庭团聚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补冬、吃饺子、酿黄酒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立冬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立冬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冬季的开始、万物的闭藏、丰收希望、养生重要、阴阳交替以及传统习俗与文化象征等方面。</p> <p class="ql-block">  立冬的传统习俗和食物:</p><p class="ql-block"> 饺子‌:在北方地区,立冬吃饺子是一种普遍的习俗。饺子形状像耳朵,象征着冬天耳朵不受冻,同时也有“交子之时”的说法,因为立冬是秋冬之交。</p><p class="ql-block">‌ 涮羊肉‌:在北京,立冬有吃涮羊肉的习俗。羊肉具有温补作用,可以帮助抵御寒冷。</p><p class="ql-block">‌ 羊肉泡馍‌:在陕西,立冬时节吃羊肉泡馍,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p><p class="ql-block">‌ 姜母鸭‌:在福建,立冬时节的传统食物是姜母鸭,这道菜能够气血双补,滋阴降火。</p><p class="ql-block">‌ 咸肉菜饭‌:在苏州,立冬时节的传统食物是咸肉菜饭,这是老苏州们的特有习俗。</p><p class="ql-block">‌ 大葱‌:在南京,立冬时节的传统食物是大葱,吃生葱可以抵御冬季湿寒的气候。</p><p class="ql-block">‌ 甘蔗‌:在潮汕地区,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甘蔗可以保护牙齿,起到滋补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糍粑‌:在福建漳州,立冬时节有吃糍粑的习俗,这种食物象征着丰收和祈求来年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赤豆糯米饭‌:在江南地区,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寓意着防灾祛病。</p><p class="ql-block">‌ 黄酒‌:在绍兴,立冬时节有酿黄酒的传统,黄酒能温中祛寒,对冬天容易感冒、怕冷体质的人来说有很好的养生作用。</p><p class="ql-block"> 这些食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还能帮助人们抵御寒冷,增强体质。通过这些饮食习俗,人们庆祝冬季的到来,祈求家庭的幸福和健康。</p> <p class="ql-block">古诗:立冬</p><p class="ql-block">  唐·李白</p><p class="ql-block">  冻笔新诗懒写,</p><p class="ql-block"> 寒炉美酒时温。</p><p class="ql-block">  醉看墨花月白,</p><p class="ql-block"> 恍疑雪满前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释与翻译:</p><p class="ql-block"> 冻笔:指冬天太冷,毛笔都冻僵了,无法写字。</p><p class="ql-block"> 寒炉:指冬天的火炉。</p><p class="ql-block">  时温:时常温热。</p><p class="ql-block">  墨花:指砚台上的墨渍。</p><p class="ql-block">  前村:指前面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译文:</p><p class="ql-block">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都冻僵了,我懒得写新诗。火炉上温着的美酒,让我忍不住多喝几杯。醉眼朦胧中,我看着砚台上的墨渍,在月光的照耀下,恍惚间以为是漫天大雪覆盖着前面的村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关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立冬时间:公历11月7日或8日。</p><p class="ql-block">  立冬意义:标志着冬季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古人过立冬习俗:祭祀祈福、进补养生。</p><p class="ql-block">  李白生平:唐代著名诗人,以浪漫主义和豪放风格著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句赏析:</p><p class="ql-block">  《立冬》一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立冬时节的景象。诗人用“冻笔”和“寒炉”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冬天的寒冷。而“美酒时温”和“墨花月白”则让人感受到诗人惬意悠闲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全诗以“醉”字贯穿始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醉眼中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朦胧而美好,就连砚台上的墨渍,也化身为漫天大雪,给诗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乐趣。</p><p class="ql-block">  后续影响:</p><p class="ql-block"> 《立冬》一诗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绘冬季景色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也一直被后人所传颂和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