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烟雨”共黄山

跃伟

<p class="ql-block">古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之奇,自古以来就深深烙印在世人的心中。黄山市以其标志性的‌黄山风景区而闻名,此外,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徽州古城、‌齐云山和‌宏村等,这些地方不仅展示了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让这座城市充满了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乘着现在政府有补贴,我们报名参加了黄山6日游,不想此行所到之处皆是烟雨蒙蒙,感受了水墨徽州的别样风景。</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5日早9:31,我们搭乘G309高铁从厦门北站出发,目的地江西婺源。</p> <p class="ql-block">14:30到达婺源后,先安排游览月亮湾,其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秋口镇,因河道中有一座狹长的小岛,岛如新月,湾似带钩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它依山傍水,独特的生态环境,汪汪碧水,竹筏扁舟荡漾,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油彩画卷。</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6日,第一站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依据仿生学建造,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宏村是一副绝美的水墨画,那么南湖就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南湖烟雨蒙蒙,绵绵的秋雨从空中飘落下来,有的无声无息的掉到了湖里,有的淋湿了湖边的古树,又聚集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掉了下来,扰乱了原本平静的湖面。湖边的小桥和民居被蒙蒙的细雨打湿了,更显出江南古镇的独特魅力。远山在细雨聚成的青烟中忽隐忽现,残荷和红叶还保留着秋的痕迹,正好似"烟雨蒙蒙山水重,离尘隐世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宏村最吸引人的是南湖上的小桥,它叫画桥。这里是《卧虎藏龙》电影的取景地,李慕白牵着马在桥上走过。</p> <p class="ql-block">宏村人文风情浓厚,祠堂书院记录家族荣耀与教育传承;精细的雕刻传承着民间传说的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宏村建筑与当地气候紧密相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屋顶适度倾斜排水,避免多雨季节损害;水系设计科学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实现冬暖夏凉效果。内部巷道设计利于通风散热,展现古人灵活应对气候变迁的生态智慧。</p> <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徽派建筑中,无处不在透露着浓郁的艺术气息,这些街头巷尾的花灯,仿佛赋予了这个古老村落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老的石板街上,每一处老宅、巷弄、湖水,都在述说着宏村的魅力,引领我们探寻岁月沉淀下来的静美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在村西入口,有两棵拥有五百年树龄的古树。其中一颗叫银杏树,一颗叫枫杨树,它们是宏村的“风水树”。</p><p class="ql-block">以前,村里办喜事,新娘子的花轿要绕着枫杨树转个圈,以祈祷新人百年好和。村里高寿的老人去世办丧事,则要抬着寿棺绕着银杏树转个圈,以祈祷子孙满堂,高福高寿。</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景点西递,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寄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至今仍留有明清民居300余幢、街巷布局依旧,风貌古朴,建筑古老,被国内外建筑专家赞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的古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2000年,西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胶州刺史”的牌坊屹立在在西递村口,规格极高,五个层次分明的阁楼,组成了“楼阁式”牌坊,石雕古朴精湛,造型华丽,远远望去巍峨耸立,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村落中的建筑多以明清时期为主,黑瓦白墙,错落有致。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等待着你去探寻。漫步在村落中,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石雕以及壁画,它们以各种形式讲述了这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西园(徽居园林)</p> <p class="ql-block">敬爱堂(胡氏宗室)。</p> <p class="ql-block">与宏村相比,西递的历史感更厚实,文化气息更浓重,穿街过巷,看着一座座深宅老院,仿佛是在聆听西递的故事,感受桃源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上齐云山,又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它是中国的四大道教名山,徐霞客曾经两次来访,写下著名的《游白岳日记》。</p> <p class="ql-block">索道出口的第一个景观就是望仙楼,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竖额,据说是清乾陵皇帝对齐云山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穿过望仙楼拾级而下,靡靡细雨中,沿途树木格外翠绿,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来到梦真桥,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是历史上徽州学子求学成功后捐建。桥左的干年榉树谐音"中举"。此树此桥寄托了世人"一举成名,梦想成真”的愿望,遂成为拜学祈愿之福地。</p> <p class="ql-block">“福喜岩”,入山处的峭壁上,上层崖体凸起,类似房檐,挡住部分雨水冲刷,苔类生长因崖石函水量不均而呈带状,因此形成了正看象“囍”,倒看似“福”的黑红相间纹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你热情地迎入这片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真仙洞府并排而立,依次排列,由岩壁下的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等众多洞穴组成,供奉着各路神仙塑像。</p> <p class="ql-block">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是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p> <p class="ql-block">象鼻岩,似巨石滑坡崩落,自然形成一石樑架巨石间,形态精巧如大象鼻子,下开一洞,宽敞的石洞,纯属天工所造的“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p> <p class="ql-block">行至二天门,建于黑虎崖上,巧借自然地势,凿石砌阶从寺庙门洞下面而过。一半天然一半人工,天人合一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穿过二天门,到达三天门,重修于1986年,采用砖、木、石混建结构,为四角双层楼阁式。</p> <p class="ql-block">过了三天门来到月华街,就是一个小小的古村落,形成于宋代,村民大多是道士的后裔,现居住着30余户村民。路两边有很多店铺,经营以旅游为业为主的小商品、特产、美食小吃店和民宿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给这个小古村带来了商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香炉峰,因重力崩塌、流水风蚀作用而形成的柱状丹霞地貌风景,海拔440米,形如巨型香炉。传说山顶上的铜亭和香炉是朱元璋所赐。山上云雾飘渺时,香炉峰或隐或现。山顶上的铜亭和香炉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1983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太素宫,其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后因嘉靖皇帝在此求子灵验而赐名,并成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1994年,安徽省道教协会重建太素宫。</p> <p class="ql-block">在太素宫的不远处,有一个硕大的福禄寿宝葫芦,呈75度歪立着,引得很多游客争相合影。</p> <p class="ql-block">本次赠送了游横江的项目。</p> <p class="ql-block">江边偶遇独竹漂——水上芭蕾表演,一根竹竿,一叶扁舟,人在水上漂,如履平地。独竹漂高手们,用轻盈的身姿,在碧波上划出最美的弧线,简直是水上版的“凌波微步”。</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7日,上午先到唐摸,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是以水口园林、徽派建筑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古村落旅游景区,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美誉,并以“唐代古树之茂、中街流水之雅、水口园林之美、书法碑刻之精、十桥九貌之胜、 同胞翰林之誉”而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清朝末科翰林许承尧的故居。许承尧是徽州名人,同时也是爱国志士,现代教育先驱。</p> <p class="ql-block">一条溪水穿村而过,两岸村民绕水而居,溪水上建有10座小石桥供村民往来。溪的起名很有文化味道,诗经有约:坎坎檀兮,置之河干兮。又因原来小溪两边种植檀树,因而得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檀干溪</span>。</p> <p class="ql-block">水街沿着檀干溪而建,两岸有近百幢徽派建筑,有民居,祠堂,店铺,油坊等,都是白墙青瓦马头墙的风格,沿街还有一条避雨长廊。</p> <p class="ql-block">尚义堂,因明代许怀显捐资助边有功受封尚义郎,并获朝廷恩准建立尚义坊。尚义坊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清代重修,风格独特。</p> <p class="ql-block">正厅整体地坪抬高,明间宽敞,前檐柱头采用撑栱。二层前面设栏杆,无短窗。两山为跌落式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继善堂为三进二天井结构。门厅之后是长窗制成的照壁,一方天井联系正厅,两厢为廊庑。</p> <p class="ql-block">长窗照壁,裙板刻各式荷花,娇而不媚。</p> <p class="ql-block">在古街上有颗千年银杏,据说清末最后一个翰林许承尧曾作《诘老树》和《老树对》两首诗,赞美了这棵银杏树的旺盛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檀干园是一座仿照杭州西湖的园林,由清代初期的一位许氏富商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而建造的。园内有三潭相连,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座被视为村中荣耀的牌坊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为旌表许承宣、许承家一对同胞兄弟接连高中进士而建,称为“同胞翰林坊"。</p> <p class="ql-block">八角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清代康熙年间重修,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个八角路亭。</p> <p class="ql-block">在村东口,有数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最大的一棵有四、五百年的树龄, 因电影《天仙配》拍摄时,将它作为槐荫树的原型,而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媒树”。</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早吃午餐,11点出头就抵达黄山景区,坐玉屏索道上黄山。</p> <p class="ql-block">连续几日秋雨,今日雨停,雨后黄山有如一抹尘烟,烟雾缭绕,千里烟波,痴缠秋林。轻盈的秋雾和群峰中的奇松、怪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漫步于崎岖的石板小径上,只见丝丝烟雾穿梭于山石树木之间,有种飘然若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地处海拔1680米处,倚青狮石破石而生,树高10.08米,树围2.24米,树龄约1000年。迎客松如同热情好客的主人展臂盛迎八方来客,以其矫健挺拔的神姿位列“黄山十大名松”之首,是黄山“五绝”之一,享有“国宝”和天下第一松”的美誉“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大雾笼罩的迎客松,有如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大雾消散瞬间抓拍的迎客松,显得雍容大度,姿态优美。</p> <p class="ql-block">黄山松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枝丫都向一侧伸展。漫山遍野的黄山松就是生长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它们的根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随风摇曳着,为的是能够更好的迎接雨露,拥抱阳光。</p> <p class="ql-block">蒲团松,枝密集盘曲,针叶簇集冠顶。清人丁廷健诗咏:“苍松三尺曲如盘,铁干横披半亩宽,疑是浮丘趺坐处, 至今留得一蒲团。” </p> <p class="ql-block">送客松,虬干曲枝,枝叶侧生,形似揖送宾客。有诗赞: “卓立峰颠观苍海,松下道上客徘徊,风摇枝动揖相送,还盼日后君再来”。 </p> <p class="ql-block">幸福桥上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观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8日,首先乘游船环游千岛湖,为了能看更清楚,特意加20元买了二层的雅座。</p> <p class="ql-block">千岛湖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水上公园,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因湖中1078个芊芊翠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岛屿犹如碧玉翡翠,小的似螺黛一丸,大的则是碧岫千寻,娴静如玉,似笋似笏。</p> <p class="ql-block">立于船头,湖光山色映入眼帘,宛如进入了一个画中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远处山峦起伏,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湖面平静如镜,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涟漪,犹如一条凝固的瑰丽绣襦。</p> <p class="ql-block">随后游览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p> <p class="ql-block">瓮城,古老的城墙,透露着岁月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沧桑</span>。</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还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徽学”的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南谯楼始建于隋末,过街楼形式。为州、路、府衙署正门,兼做报时建筑。</p> <p class="ql-block">东谯楼(又名鼓楼、迎和门、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现存建筑为清代。楼高三层,二层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方形门阙,街道从中穿过。顶层为虚阁,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称"八脚牌楼",据说目前这种造型的古牌坊仅此一座。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有一座陶行知纪念馆,旧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宋庆龄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辞称之为:“万世师表”。</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而又质朴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如同一本书,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页页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9日,早餐后先到黄山九龙瀑,为黄山第一大瀑,也是黄山的主要自然景观之一。瀑布全长600余米,落差300米,一瀑九折,一折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的壮丽奇观。</p><p class="ql-block">景区大门匾额“九龙瀑”为著名词作家乔羽所书。</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大门并是许愿池,后面是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龙源”。</p> <p class="ql-block">穿过龙源大门,前方不远处有一巨石,上书“黄山九龙瀑”和4A级旅游景区标志。</p> <p class="ql-block">龙源与龙女潭是九龙瀑第一景,龙女潭的潭水如翡翠般晶莹剔透,岩壁上镌刻着“龙女潭”三字,垂悬的瀑布高达15米,如白练般飘入碧潭。</p> <p class="ql-block">沿着溪边的游步道前行,前方是轩辕宫。</p> <p class="ql-block">拱形大门门额上镌刻着“轩辕宫”三个金色大字,传说是轩辕黄帝栖真、炼丹成仙之地。</p> <p class="ql-block">穿过轩辕宫拱门,里面是龙禅院,是一座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过龙禅院往前,有烟波桥。此桥昔日乃独木架渡,雨季时洪流咆哮,撒珠喷玉,过桥时如履烟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烟波桥正对面是一座彩色陶瓷九龙壁,与景区名称九龙瀑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沿溪而上,这是青龙涧,两侧高崖深壁,巨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溪水都是清澈见底。</p> <p class="ql-block">“九龙瀑”长120米,飞珠溅玉,底部若扇形展开,壮美迷人。第九潭潭中有一冰臼,直径2米,明艳照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景点是翡翠谷,是黄山脚下一条长达7.5公里峡谷,谷中竹林环绕,山石嶙峋,泉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拾级而上,里面分布着100多个形态迥异的彩池,这些彩池因深浅不一,在日光的照耀下呈现明艳的碧色,加之池底岩石纹理相衬,宛若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散落谷中,流光溢彩,灵秀绝伦,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秀水连绵,群峰竞秀,怪石罗列,翠水长流,古木参天。</p> <p class="ql-block">水滩层岩交叠,流泉争鸣。滩上的岩石形似海蚌化石,被称为河蚌滩。</p> <p class="ql-block">花镜池。电影《卧虎藏龙》片中竹梢打斗、池边恋爱等主要镜头是在花镜池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池边的“五彩缤纷”石刻,是爱新觉罗·溥杰手书。</p> <p class="ql-block">溪中有块巨石,上刻着王维著名的山水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短短诗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山水画面。</p> <p class="ql-block">绿珠池是景区里主要的景观之一,这里也是影片《卧虎成龙》“深潭寻剑”、“飞瀑踏波”场景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玉环池,池中有两块心形巨石,像晶莹碧透的玉环。</p> <p class="ql-block">孔雀池,池型好似孔雀,池水蓝绿黄相间;孔雀池细流涓涓,水石明净,清澈见底。</p> <p class="ql-block">“爱”字石刻,字体高度、宽度各5米,面积为25平方米,乃天下第一大“爱”字石刻。</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景点安排参观花山谜窟,这些石窟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人为开凿的奇异洞窟,开凿年代和用途至今仍是个谜,但据石窟的钟乳石年龄已超过1700年来判断,这座石窟的开凿年代最晚也在晋朝。</p> <p class="ql-block">花山谜窟共有36座石窟,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里面空间挺大的,结构奇异。现在安装了彩灯供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0日,早餐后到屯溪老街,起源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被称为“宋街”、“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郁达夫曾留下“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走在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能让我们放慢脚步,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导游特意安排参观御善堂,据说是胡雪岩开设的药号。</p> <p class="ql-block">这里百年老字号随处可见,云集了像三百砚斋、胡开文墨、杨氏笔庄等百年老字号!</p> <p class="ql-block">搭乘11:26高铁G1601班车,于15:36抵达厦门北站,结束为期6天的黄山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