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位于安陆市西部的王义贞镇,拥有我国目前现存的两大自然状态古银杏群落之一,是全国的“银杏之乡”。区内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色优美,古银杏参天连片。</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观</p><p class="ql-block">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距安陆市区约50公里,地处大洪山南麓,与随州市交界,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景色优美,参天的古银杏树绵延不绝。与浙江的天姥山齐名,是我国两大自然状态古银杏群落之一,与其共享全国“银杏之乡”美誉。也是中原地区罕见的天然古银杏群落,是我国设立的“大洪山银杏资源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地域之一。银杏树,落叶乔木,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在一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的一些地区因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因此有“植物界的大熊猫”的美称,是研究古代地球地质深变的“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古老而珍奇的名贵树种,已被国家列为二级珍稀保护树种。银杏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果仁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药用。果壳和树叶都有丰富的药用功效。银杏的名字很多,西汉以前叫枰[píng]树,自晋到唐代称平仲,到了宋代,始称银杏。因其形状似小杏而核色纯白,亦名白果。银杏还有一些形象性的名称,如鸭脚、鸭掌、灵眼、佛指甲、佛手树、飞蛾叶、凤果等,这些名字均与银杏的果子和树叶形状有关。它的世界通用学名叫Cinkgobilobalinm,系由中国梵音“金果”的译音和银杏及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英文缩写字所组成。银杏树木质细腻,是制作高档家具和文房用品的好材料。银杏树的浑身是宝,据有关资料记载,北宋金殿中皇帝的座椅就是银杏木做的,岳飞为江苏泰兴“”题字的匾额也是选用的银杏木,元朝大臣手执的笏版也选用银杏木做成。</p><p class="ql-block">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占地面积60平方公里,有千年以上古银杏48株,500年以上1486株,100年以上4368株,同时还拥有天女金桂、状元古柏、桂竹园、兰草路、桃花溪等天然园林群5处,连片25株以上千年古银杏景点36处。拥有梅花洞、哪吒洞等两处天然溶洞。钱冲古银杏群落不但数量之多,年代之古老为全国罕见,且树形各异,有夫妻树、情侣树、子孙树、母子树,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已新开发银杏基地38000亩,定植银杏240万株。</p><p class="ql-block">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不仅自然风光堪称一绝,而且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1939年至1941年,李先念曾率部在此战斗,“新四军五师”旧址、“五师司令部”旧址、“五师政治部”旧址、“五师医院”旧址、“七七报馆”等一大批革命文物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介绍</p><p class="ql-block">迎宾树是一棵银杏,树龄超过了百年,由于它生长在钱冲入口最近的地方,被称为钱冲的“迎宾树”。</p><p class="ql-block">腊树湾是个幽静秀美的小山村,抗日战争时期,是李先念同志居住一年多的地方,京山安陆的抗日民主政府,就在腊树湾办公。这座带着清代建筑风格民居风格的当年是指挥鄂豫地区抗日军民与敌寇血战的司令部。姊妹花有个叫寨洼的地方,以紧靠的山峰名叫蜜蜂寨而得名。这一片古银杏,是钱冲古银杏群落较集中的地方之一,这两株几乎一样粗壮、硕果累累的银杏,被人们称作“姊妹花”,她们每年如期结出丰硕的果实。真像一对勤劳朴实的姊妹。还有这些古银杏,姿态各异,风采独具,记录下了所经历的人世沧桑。</p><p class="ql-block">鞠躬尽瘁[cuì]一棵银杏树弯曲的身体已匍匐在地,在此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圆拱门,此处树皮、树茎因承受不住树冠的重量已断开,但它仍枝繁叶茂,每年开花结果,它不仅表现了树的精神,更体现银乡人的品格。</p><p class="ql-block">新五师医院这座古民居,是当年新四军五师后方医院之一,不少在浴血奋战中负伤的战士们,就在这里躺在银杏的浓荫下,枕着干银杏叶,喝着银杏果煨成的汤,养好了伤,重返杀敌的战场。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曾到这座医院访问。</p><p class="ql-block">银杏树王这株古银杏,已经在这里度过了3000多个年头,是安陆“银杏双王”之一。这株古银杏,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仍然这样枝繁叶茂,她每年产果实近千斤,价值一万多元,是钱冲当之无愧的镇山之宝,也是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皇冠头上的一颗明珠!当地老百姓每逢有节庆喜事,都要围绕这棵古树转3个圈,以求这位银杏老祖母保佑全家平安。</p> <p class="ql-block">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为复活代第四纪冰河时代余存动物,也是地球上现存最陈腐的树木品种。所以被称做“西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怀念塔”,“金色化石树”。每一年十一月尾十仲春初,银杏树叶子就会变得金黄透亮,光辉精明,这恰是摄影的最好机遇。</p><p class="ql-block">钱冲银杏谷(七律)</p><p class="ql-block">人说雷公长三十,</p><p class="ql-block">我量烟袋远三弯。</p><p class="ql-block">京山不到钱冲到,</p><p class="ql-block">安陆人稀去此关。</p><p class="ql-block">欲觅仙踪银杏谷,</p><p class="ql-block">将寻圣地钱家湾。</p><p class="ql-block">千年不短冲连岭,</p><p class="ql-block">七里不长古杏山。</p> <p class="ql-block">食用价值</p><p class="ql-block">白果,又称银杏。银杏的种仁,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营养丰富,而且对于益肺气、治咳喘、止带虫、缩小便、平皴[cūn]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具有良好的医用效果和食疗作用。</p><p class="ql-block">功效</p><p class="ql-block">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p><p class="ql-block">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p><p class="ql-block">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国宾上客的特制佳肴。种仁中的黄酮甙、苦内脂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还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银杏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p><p class="ql-block">作用</p><p class="ql-block">具有敛肺平喘,减少痰量的作用。适用于咳喘气逆,痰多之症,无论偏寒,偏热均可。</p><p class="ql-block">具有收涩止带,除湿的作用。可治白浊带下。无论是下元虚衰,白带清稀还是湿热下注、带下黄浊者,随症配伍,均可使用。</p><p class="ql-block">具有祛痰定喘的作用。能消痰定喘,可治疗喘咳痰多。</p><p class="ql-block">具有收敛除湿的作用。可治赤白带下,小便白浊,小便频数、遗尿。</p><p class="ql-block">食用方法</p><p class="ql-block">1.莱肴中的拌料</p><p class="ql-block">白果要先去除骨质中种皮,除尽种皮的白果仁可作烧鸡、烧鸭或者烧肉、碗蹄膀等菜肴的拌料。加入白果肉,可以消除肉的油腻感,使人食欲大增,起到调节胃口的作用。在菜肴中用作拌料的白果宜稍迟放入,因为白果的淀粉易于糊化。在食材基本熟透之后再放入白果,不仅可保持白果的香糯可口,还无中毒之后虑。</p><p class="ql-block">2.糕点中的重要拌料</p><p class="ql-block">白果仁用作糕点拌料,可以增加糕点的糯性和清香味,改善糕点的口感与味道,也能增加糕点的食用价值。</p><p class="ql-block">3重要的点心或防灾食品</p><p class="ql-block">白果本身具有的食疗效果使得人们可以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治病疗效。广东省有卖白果羹的习惯,清香可口的白果羹,不仅可以充饥,而且能够治病,深受人们喜爱。</p><p class="ql-block">4.饮用</p><p class="ql-block">将白果去除种胚后,研碎,用开水冲泡,再加糖直接饮用或加入豆浆一起饮用,根据喜爱,也可加入牛奶或梨等炖甜品食用。据说,这种吃法,只要坚持每天服用3——7粒,具有极其明显的滋补养身作用。</p><p class="ql-block">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烹调前或食前先将白果去壳、去膜、去心,以免中毒。</p><p class="ql-block">•若熟食,每人每次食用量宜20-30粒;如去壳、去红软膜、去胚煮食,即使食用更多一些,也不会发生中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