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黄河河道,感受自然风光,磨练意志,和孩子们上一堂行走的课堂

鸿鹄亲子阅读

<p class="ql-block">孟津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孟津以下的黄河河道,河床逐渐放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现象比较明显。该段河道游荡性较强,河道内沙洲罗列,汊道纵横,河势变化较为复杂。并且这一区域的黄河河道对周边地区的防洪、灌溉、供水等水利工作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孟津河道在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事件,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八百诸侯会孟津与武王伐纣:</p><p class="ql-block">- 八百诸侯会孟津:商朝末年,商纣王倒行逆施,荒淫残暴,百姓和诸侯苦不堪言。周武王姬发以父亲周文王姬昌的名义号召各路诸侯到孟津会谈。据《史记》记载,“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这次会盟是一次重要的政治集会,诸侯们基本达成了由姬发当带头大哥的共识,为后来的伐纣行动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武王伐纣渡河:会盟后,周武王积极扩充兵力,耐心等待时机。等到纣王众叛亲离,他便联合诸侯,从孟津渡河北上,发动牧野之战。最终周武王大获全胜,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这一系列事件使孟津成为了历史大事件的见证者,也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2. 孟津关的设立与军事争夺:</p><p class="ql-block">- 孟津关设立: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为镇压黄巾起义,确保洛阳安全,在孟津渡附近正式设孟津关。孟津关是洛阳周围八关之一,与小平津关、函谷关互为依托,拱卫洛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后,孟津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军事争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南北两岸与河中夹心滩修筑河阳三城,以河阳桥相连,加强对孟津关守卫。北宋靖康元年(1126 年)正月,金将粘没喝自太原南渡,占孟津关,控制了洛阳和豫西。南宋绍兴六年(1136 年)七月始,岳飞几次率兵北伐,把势力推进到黄河沿岸,曾想据孟津取潼关,克复中原,但未得到宋高宗支持。这些战例都显示了孟津关的重要军事地位。</p><p class="ql-block">3. 黄河漕运与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的漕运枢纽:隋唐时期漕运繁盛,孟津河段是沟通长安和洛阳的漕运船只编组站,是长安洛阳漕运船往返的咽喉要道,对于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渡口商贸繁荣:例如铁谢渡口,在明清时期河宽一里多,汛期更宽。这里成为了货物运输的重要渡口,来自北方的小麦、棉花、铁货、煤炭等物资从这个渡口装船运到下游开封、商丘、徐州等地,渡口周边商号众多,商业繁荣。</p><p class="ql-block">4. 文化名人的相关记载: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寓居孟津多年,写下了“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时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等诗句,反映了当时孟津河道的交通以及人们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除了上述较为人熟知的事件外,孟津河道还有以下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古代水利工程的尝试: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曾在孟津河道附近进行过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尝试,以改善当地的灌溉和防洪条件。虽然这些工程可能规模不大且没有像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们是古人对黄河水利利用的探索。不过具体的工程信息和相关记载可能因年代久远、缺乏系统记录等原因而不太为大众所知。</p><p class="ql-block">2. 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 鲤鱼跳龙门传说的起源相关:孟津是传说中黄河鲤鱼跳龙门的出发地之一。传说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从孟津出发,试图跳过龙门化身为龙,这给孟津河道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和文化底蕴,也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类传说故事并非广为人知的正史记载事件。</p><p class="ql-block">3. 小型战乱与地方势力纷争: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孟津河道周边可能发生过一些小型的战乱或地方势力之间的纷争。这些事件可能没有像大规模的历史战役那样被详细记录在正史中,但对于当地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些地方豪强或小型武装力量为了争夺孟津河道附近的资源、地盘或战略要地而发生的冲突。</p><p class="ql-block">4. 文化交流的见证:孟津河道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历史上可能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周边地区的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可能通过孟津河道进行传播和融合,比如一些小众的宗教信仰或独特的艺术形式可能在孟津河道附近有过交流和传播的历史,但相关的具体事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p><p class="ql-block">5. 黄河河道变迁的影响:黄河的河道在历史上不断变迁,孟津河道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某些时期,黄河的改道可能导致孟津河道附近的地貌、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是自然因素引起的,但对当地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痕迹和故事。例如一些因黄河改道而被淹没或废弃的村落、古道等,它们的存在和变迁可能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或当地的民间传说才能被人们所了解。</p> <p class="ql-block">孟津河道在历史上有一些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工程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有效控制了黄河下游的水流量和水位,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威胁,而且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灌溉用水和电力供应。</p><p class="ql-block">2. 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紧邻小浪底水利枢纽,与小浪底工程联合运行,能够进一步发挥调水、调沙、灌溉、发电等功能。它在小浪底工程的基础上,对孟津河道的水资源调控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为孟津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p><p class="ql-block">3. 九泉水库:始建于1958年,2005年初重新扩建。该水库是孟西灌区工程的龙头项目,近几年引入黄河水后,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灌溉用水和一定的蓄水调节功能,成为当地群众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并且其所在的孟西灌区工程也为孟津地区的农业灌溉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孟津河道在古代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具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因势利导:</p><p class="ql-block">- 利用天然地形:黄河在孟津冲出峡谷后,水流渐渐变得平缓,古人充分利用这一地形特点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比如在孟津河道附近选择合适的位置修建堤坝、水闸等,以引导水流,减少水患威胁。这种方式既能够顺应黄河水的自然流向和水势,又可以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和成本。</p><p class="ql-block">- 借助河道走势:孟津河道的弯曲、宽窄变化等自然形态也被古人加以利用。通过对河道的局部改造和调整,使水流在特定区域内形成有利于灌溉、行洪的状态。例如在一些较宽的河道区域设置分水口,将河水引入周边的农田进行灌溉;在狭窄处加固河岸,防止河水冲刷造成河岸坍塌。</p><p class="ql-block">2. 注重渡口建设与水利结合:</p><p class="ql-block">- 渡口兼具水利功能:孟津作为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区域,其渡口建设与水利工程紧密相连。渡口的码头、栈桥等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也考虑到了水流的缓冲、挡水等水利需求。一方面,码头的布局和结构设计能够减少水流对渡口的冲击,保障渡口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调节水流、减缓水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水利工程服务渡口运输:为了保证渡口的通航条件,古人在孟津河道周边修建了一些辅助性的水利工程。如清理河道中的泥沙淤积、拓宽航道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渡口的船只通行,也对周边地区的灌溉和排水产生了积极影响。</p><p class="ql-block">3. 工程规模较小且分散:</p><p class="ql-block">- 适应区域需求:古代孟津地区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农业灌溉、居民用水以及防洪等基本需求,因此工程规模相对较小。这样的规模能够更好地适应孟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得到最大化发挥。</p><p class="ql-block">- 分散布局:由于孟津河道周边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不同区域的水利需求也存在差异,所以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分散的特点。在孟津河道的不同地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修建了小型的堤坝、水堰、渠道等工程,形成了一个较为分散的水利工程体系。</p><p class="ql-block">4. 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p><p class="ql-block">- 军事防御考量:孟津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也融入了军事防御的因素。例如,一些堤坝的修建不仅可以防洪,还可以作为军事防御的屏障,阻挡敌军的进攻。在战争时期,这些水利工程能够为当地的军事防御提供一定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防止水攻: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水攻的战术,孟津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通过对河道的治理和水利设施的修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敌军利用黄河水进行攻击,保护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p><p class="ql-block">5. 不断修缮与改进:</p><p class="ql-block">- 适应黄河水情变化:黄河水情复杂多变,洪水、泥沙淤积等问题经常发生。古人在孟津河道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对已有的工程进行修缮和改进,以适应黄河水情的变化。例如,当发现堤坝被洪水冲毁后,会及时进行加固和修复;当河道中的泥沙淤积影响到水流时,会进行清淤工作。</p><p class="ql-block">- 积累经验与技术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孟津河道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不断积累经验,对工程的设计、施工等技术进行改进。从最初简单的土堤、木堰,到后来的石堤、砖闸等,水利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不断提高,对黄河水的控制能力也不断增强。</p> <p class="ql-block">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锻炼意志,于11月5日组织了一场黄河徒步活动,沿着黄河岸边进行,孩子们将在徒步过程中领略黄河的壮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一万次说教不如一次切身体验的磨练。这也是一次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品质的好机会,陪孩子一起参加,一起用脚步👣丈量世界!</p><p class="ql-block">学校注重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质量,孩子身心健康,寓教于乐,今天的活动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相结合,今天体验当初红军不怕远征难,实践了没路开路,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是路了,见证了有困难相互帮助的同学友情,班集体团结互助的凝聚力量,了解了黄河故事把书本上的知识升华了!感谢学校组织的活动很有意义!感谢老师辛苦了!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此次行走旅程17.44公里,用时7个多小时,活动很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