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部新区2024年骨干班主任培训记录(二)

豆苗

<h3>  2024 年 11 月 5 日,骨干班主任培训进入第二天,这是一场知识与智慧交织的盛宴,为我们的教育之路点亮了璀璨明灯。</h3> <h3>  上午,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的孙晓晖老师带来的《修身班会课程:一种全新的班级德育样态》让我对班会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当前班级德育面临着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学习动力不足、意志力薄弱、抗压能力差和人际关系复杂等诸多难点,这些问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也让我们班主任在引导学生时倍感吃力。而孙老师所介绍的修身班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能的突破路径。<br>  从理论根源来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朱小蔓的情感教育为修身班会课程注入了深厚的内涵。修身班会课的四个基本流程 —— 担当总结、教师评价、故事讲述、教师引领(担当法 + 故事法),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且意义非凡。担当总结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教师评价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一种引导和激励,像灯塔一样为学生指引方向。故事讲述则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故事中领悟道理。长期坚持担当总结,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修身班会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结合体,为学生创造了自主管理的空间。在这里,学生既是参与者、管理者,也是评价者,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获得自我肯定,体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用心教学为学生,用心教研为自己” 这句话,更让我坚定了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和钻研的决心。</h3> <h3>  下午,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的李莉老师的《当 “四有” 班主任,做幸福引路人》同样让我受益匪浅。“四有” 好老师和教育家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教育者的崇高目标。而成为 “四有” 班主任 —— 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活动有法、沟通有效,则是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需要努力践行的方向。从不同视野看待人的差异性,无论是生物学、养生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教育学视野,都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老班” 支招中提到的尊重差异,尊重儿童,要看见学生的可能、需要和成长,这为我们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尊重学生差异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我们要像挖掘宝藏一样,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力,关注他们的需求,陪伴他们成长,让教育真正成为一项有温度、有深度的事业。<br>  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略显干涸的教育思想。它不仅为我提供了实用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让我重新审视了班主任的角色和教育的本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