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秋风·岁月如歌(2024.11.1-4洛阳游记)

卓桢懿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1月1日下午,我与太太满怀期待地搭乘高铁,抵达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十三朝古都——洛阳。一下车,我们就受到了陶学齐、崔莉以及特地从三门峡赶来的杜克让三位老同学、老战友的热情接待和盛情款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温馨而美好的时刻,我们重逢的喜悦难以言表。陶学齐、崔莉和杜克让三位老友,他们不仅是我们四十年前军校学生时代的同窗,更是共同经历过风雨、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虽然各自忙碌于不同的地方,但那份深厚的情谊却从未因时间和距离而有所减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克让同学为了这次相聚,特地从三门峡赶来,这份情谊更是让我们感动不已。在洛阳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仅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行程,让我们领略了洛阳的古色古香和现代化气息,他们还精心准备,不断地让我们品尝到了地道的洛阳美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围坐在一起,畅谈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各自的生活和经历。那些曾经一起奋斗、一起欢笑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那份纯真的友谊和深厚的战友情谊让我们倍感温暖和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洛阳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这座古城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同学、老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这份情谊,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来到了应天门,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为避武则天讳而改称应天门。它历经隋、唐、五代、宋4个时期530余年,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 朝大典的场所。它所在的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著名事件,其中包括:</p><p class="ql-block">隋炀帝时期,应天门(时称则天门)作为新都城洛阳的宫城正南门,见证了隋炀帝“万国来朝”的盛况。</p><p class="ql-block">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在此责问战俘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58人后,下诏将他们释放。</p><p class="ql-block">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在应天门登基,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这里成为了她的政治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唐玄宗时期,应天门改称五凤楼,并在此领受信安王李祎献上的契丹等地俘虏,也举办过大型宴会。</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应天门观发生火灾,延烧至 左右的延福门。</p><p class="ql-block">这些事件都彰显了应天门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天堂和明堂是武则天时期的重要建筑,其中明堂是她理政、祭祀的场所,而天堂则是她的礼佛圣地。这两座建筑不仅体现了唐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也见证了武则天的政治与文化影响。</p> <p class="ql-block">天堂和明堂均由武则天建造。明堂始建于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而天堂则稍晚一些。</p><p class="ql-block">明堂是唐洛阳紫微城正殿,号称“万象神宫”,为古代帝王明 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天堂则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寓意“至高无上之堂”。</p><p class="ql-block">天堂和明堂在建成后不久,就遭遇了火灾。公元695年,天堂被失宠的薛怀义放火烧毁,并延及明堂。之后,武则天又下令重建了明堂,但天堂则改作佛光寺。然而,这两座建筑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都未能幸免于难,最终化为焦土残垣。</p><p class="ql-block">如今,天堂和明堂的遗址被保护并展示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成为洛阳旅游的必去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千年前的壮丽建筑遗迹,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游览活动愉快结束后,夜幕低垂之时,陶学齐、崔莉、杜克让三位贴心的同学特意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场温馨而热烈的欢迎晚宴。晚宴上同学和朋友们热情洋溢,纷纷举杯相庆,共同铭记这难能可贵的相聚时刻,彼此间流淌着深厚的友谊,共同祈愿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都能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洛阳的特色早餐羊汤,鲜爽可口,鲜而不膻。</p><p class="ql-block">据说洛阳的羊汤一般选用新鲜的羊腿骨和羊肉,每天晚上小火慢炖,直至次日早上。炖煮过程中,羊骨头里的骨髓、胶原体等都熬到汤里,使得汤底醇厚,营养丰富。</p><p class="ql-block">食用时,先在碗里放上切好的肉片,撒上葱段和香菜末,再用滚汤一浇。当地人喜用硬面“锅盔”泡入汤中,干硬的锅盔充分吸足了碗里的汤,咀嚼起来越嚼越“美”。</p><p class="ql-block">洛阳人喜欢喝“头锅汤”,认为其味道最为鲜美。此外,洛阳的羊汤馆还有“添汤”的风俗,即一碗汤喝完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便添加,店家不会额外收钱,这体现了古都商人的古道热肠。</p><p class="ql-block">洛阳的羊汤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是洛阳早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在当地享有盛誉的老字号店铺,前来品尝特色羊汤的食客络绎不绝,店内大厅早已座无虚席。为了满足更多的顾客需求,店家甚至在门外临时增设了餐桌,整个场地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用餐氛围所包围,充分展现了这家羊汤店的人气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餐后,我们在陶学齐、崔莉、杜克让三位热情同学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了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景点——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览过程中,三位同学不仅充当了我们的向导,还细心地为我们讲解每一处景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他们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问,让我们对龙门石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他们的陪同下,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我们沿着山路缓缓前行,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我们主要游览了西山石窟。这里有着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等著名景点。其中,奉先寺是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通高17.14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我们不禁为这尊佛像的宏伟和细腻所震撼,佛像前我们也拍照合影留念,留下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游览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门石窟。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三位同学的热情和友谊。我们衷心感谢他们的陪同和讲解,这次旅行将成为我们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一同前往了洛阳博物馆,这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占地广阔,建筑面积达到了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博物馆的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着“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与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我们被丰富的展品所吸引。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馆藏文物数量惊人,达到了20315件(另有说法称馆藏文物40多万余件,常设展览展出文物1.1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406件。这些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设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这些展览全面展示了洛阳作为河洛文化的发源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被一些特色展品深深吸引。洛阳博物馆的青铜器尤为光鲜耀眼,其中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网格纹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鼎”,是历史上最早的夏朝文明的真实写照。此外,唐三彩也是洛阳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其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充分展现了唐代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洛阳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西周兽面纹铜方鼎 —— 青铜礼器的巍峨丰碑</p><p class="ql-block">西周兽面纹铜方鼎,有着 “洛阳鼎” 之美誉的重器,诞生于西周早期的青铜铸造巅峰时期。它以威严的方腹示人,仿佛承载着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双立耳如同忠诚的卫士,挺立在岁月的长河中;四柱足坚实有力,稳稳地扎根于历史的土壤。鼎身之上,云雷纹如云海翻涌,神秘而深邃,似在诉说着古老的神话。而腹部正中和腿的上部那粗眉大眼的饕餮纹,更是令人震撼。饕餮怒目圆睁,獠牙狰狞,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邪恶吞噬。每一道纹路都凝聚着商周时期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他们以炽热的青铜,铸就了这一青铜礼器的杰出典范,彰显着那个时代的威严与庄重,让后人得以透过它,领略到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与灿烂。</p> <p class="ql-block">曹魏白玉杯 —— 魏晋自然之美的诗意凝聚</p><p class="ql-block">宛如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的一位雅士,散发着清新脱俗的气质。它由名贵的和田美玉雕琢而成。我们仿佛能看到魏晋名士们在竹林间饮酒赋诗、畅谈人生的潇洒身影,感受到那份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淡泊。</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黑釉马 —— 唐代骑射风尚的灵动写照</p><p class="ql-block">这匹马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盛行的骑射运动,是文献中 “龙种神驹,四蹄踏雪” 的完美艺术再现。它见证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雄浑豪迈的气魄和自由奔放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东汉石辟邪 —— 帝陵石刻艺术的巅峰杰作</p><p class="ql-block">东汉石辟邪,这尊由一块完整的汉代青石雕刻而成的神兽,犹如一位守护历史的巨人,屹立不倒。它是帝陵规制的产物,身上散发着皇家的威严与神秘气息。</p> <p class="ql-block">商代母鼓铜方罍 —— 商晚期青铜酒器的稀世瑰宝</p><p class="ql-block">商代母鼓铜方罍,宛如一位从商代神秘宫殿中走出的贵族,庄重而华丽。它通体由青铜铸就,岁月的洗礼使其表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泽。</p><p class="ql-block">这件商晚期青铜酒器,工艺精湛,造型独特,是当时高超青铜铸造技艺的杰出代表。每一道纹路、每一个装饰,都凝聚着商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是青铜酒器中的稀世瑰宝。</p> <p class="ql-block">北魏泥塑佛面像 —— 东方的神秘微笑</p><p class="ql-block">北魏泥塑佛面像,那是一抹穿越千年时光的神秘微笑。佛像面部丰腴圆润,如同盛开的莲花,散发着慈悲与祥和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它被誉为 “东方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让每一位瞻仰者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洗礼。在它面前,时间仿佛静止,我们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梵音,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回荡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清代金丝楠木塔 —— 佛教艺术的绝世珍品</p><p class="ql-block">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浮雕、圆雕、透雕等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 1 颗铁钉,却能如此稳固精美,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它凝聚着清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的虔诚之心,是艺术与信仰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商代子申父己铜鼎 —— 商代晚期青铜典范</p><p class="ql-block">商代子申父己铜鼎,作为商代晚期的典型器物,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厚重历史。鼎腹内刻着的 “子申父己” 铭文,犹如古老的密码,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 —— 北魏时期的生活画卷</p><p class="ql-block">这组女俑造型独特,生动地展现了北魏时期女性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透过她们,我们仿佛能看到北魏时期的市井生活,听到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质朴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汉魏正始石经 —— 文化传承的不朽丰碑</p><p class="ql-block">1922 年出土于洛阳市偃师县佃庄乡大郊村的它,仿佛是从沉睡中苏醒的历史巨人。因用篆文、古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又叫《三体石经》。每一个文字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文化传承的道路。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与发展,是研究汉魏时期学术、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石经上的文字,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体现了当时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平。这些文字穿越千年时光,向我们诉说着古老的智慧和文明。</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里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和学术讲座,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参观,我们对洛阳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洛阳博物馆的丰富藏品和独特魅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洛阳博物馆,我们马不停蹄地驱车赶往城外几十里的白马寺。白马寺,这座被誉为“中国佛教祖庭”的古刹,不仅是中国第一古刹,更是世界著名伽蓝。</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据传,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行求法,得佛经及两位印度高僧,并以白马驮经归来,汉明帝敕令修建僧院以纪念这一盛事,故名“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这些建筑错落有致,构成了白马寺独特的寺庙建筑群。其中,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除了建筑精美,白马寺还以其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而著称。寺内藏有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物,如佛经、佛像、佛塔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白马寺还是中国佛教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佛教徒修行、讲学、弘法的圣地。许多著名的佛教高僧都曾在此驻锡讲经,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过程中,我们被白马寺的宁静和祥和所感染。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佛教徒的虔诚和信仰。我们在寺内漫步,感受着古老寺庙的庄严和神秘,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佛教盛行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是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这些异国佛殿的建设,体现了白马寺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官办寺院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印度佛殿:位于白马寺本院的西侧,由印度政府出资设计,并按照桑奇大塔1:1的比例仿建。它充分展现了印度阿育王时期的桑奇窣堵波艺术风格,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等。</p><p class="ql-block">泰国佛殿:是景区内规模较大的国际寺院,建筑以曼谷的大皇宫和金山寺为蓝本,金碧辉煌。大佛殿是整个泰国佛殿苑内的法事主道场,供奉着释迦牟尼佛。</p><p class="ql-block">缅甸佛殿:位于 泰国佛殿苑之西,是缅甸政府在境外捐建的第一个项目。主体建筑大金塔按照缅甸的国家象征仰光大金塔规制、以3:1比例缩小而建。佛殿内供奉着四尊释迦牟尼佛像,分别展示了佛陀的不同法相。</p><p class="ql-block">这些异国佛殿不仅展示了各自国家的佛教文化特色,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异国风情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西侧的异域风格佛殿,是洛阳市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旨在展示世界上主要佛教国家和地区不同风格的寺院。缅甸风格殿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缅方出资兴建的。缅甸时任总统登盛对该佛殿的兴建十分支持,2014年佛殿落成时,他亲率72人的代表团专程来到白马寺,出席了佛殿落成典礼暨安奉开光法会。</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和印度有着深厚的渊源,我们都知道佛教是由印度传入我国的。而印度风格佛殿之所以选择位于白马寺西侧,据说也是为了表达中国释源祖庭白马寺来源于西方的印度佛教。东汉明帝因“夜梦金人”,随谴人向西迎请佛法。古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遂来到当时的国都洛阳传播佛教文化。在汉明帝安排下为两位高僧相修建了僧院,也就是今天的白马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展开了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泰国风格佛殿由泰国出资建设,始建于1992年,历经两次修建,于2014年全体完工后,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及恭迎佛舍利法会,将泰国“镇国之宝”——曼谷金山寺供奉一百多年的释迦牟尼佛舍利转移到了白马寺舍利塔上,成为中泰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与象征。泰国王室办公室主任等722名代表团成员出席了相关佛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座洛阳城,半部华夏史,十三朝古都洛阳,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洛邑古城,更是将盛唐的繁华绮梦演绎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据说是洛阳耗资127亿,以北魏都城洛阳城为原型,融合了北魏、隋唐等时期的建筑风格,打造的一个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古城景区。</p><p class="ql-block">这里一步一景,有古韵街巷,有雅致园林,有古风非遗,有科技潮玩,来过的人无不惊艳!</p> <p class="ql-block">走进洛邑古城,恍然穿越到千年以前。古色古香的古城牌坊,两侧挂满了红灯笼,既有历史的韵味,又能感受到当年的喜庆。</p><p class="ql-block">城内有各种国风的节目演艺,唐潮巡礼风情多姿,铃鼓胡璇充满异域风情,西游记带来满满的回忆,皮影戏、曲艺表演更是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古塔下,小桥边,街巷旁,随处都是身着唐装汉服的游客,可谓是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梦回大唐。</p> <p class="ql-block">春风一夜吹乡梦,秋意渐浓再思洛。</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洛阳古城镌刻着无数传奇故事。读懂洛阳,便是读懂了中国历史的悠悠长河。</p><p class="ql-block">正值这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我们与同学们携手步入洛邑,亲身感受这座底蕴深厚的古都。漫步于千年文明的积淀之中,我们既欣赏着眼前的斑斓秋色,又仿佛穿越时空,梦回盛唐,共同编织一场绚烂多彩的历史绮梦。</p> <p class="ql-block">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引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p><p class="ql-block">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 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 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p> <p class="ql-block">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待加拿大总理访华的时候,用水席招待了他们,当周总理吃到“燕菜”的时候,当得知这是用萝卜做成的时候,风趣的说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清晨,阳光初照,我们便从宾馆出发接上陶学齐同学一同驱车前往高铁站,心中满是对即将离别的杜克让同学的不舍。在高铁站,我们依依不舍地送别了杜克让,他带着我们的祝福踏上了返回三门峡高铁。</p> <p class="ql-block">送别杜克让同学之后,陶学齐同学不辞辛苦地陪伴我们继续前行,驱车上了高速,向着今天的目的地——栾川县老君山进发。</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又名景室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高达2217米。这里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争相前往的胜地,留下了众多赞美其奇峰秀水的诗篇。老君山不仅风景如画,更因道教始祖老子曾在此修炼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上,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仙境之中。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近处的云海则翻滚奔腾,如同大海中的波涛一般壮观。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让整个山谷都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老君山,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风光,还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那些古老的庙宇和碑刻,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我们漫步在庙宇之间,感受着那份宁静和祥和。</p> <p class="ql-block">随着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君山。回望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留恋。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坚持和勇气的力量。老君山,这座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仙山,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p> <p class="ql-block">洛阳的第四天,我们在陶学齐和崔莉同学的陪同下,又前往了二里头遗址和关林庙游览。</p> <p class="ql-block">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偃师,被誉为“最早的中国”。该遗址与文献记载的夏商时期高度契合,展现了早期中国的文明面貌。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关键性遗址,二里头遗址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目前已发掘面积5万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遗址内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群、城市道路、作坊、墓地等一系列遗迹。其中,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城市道路宽敞笔直,这些都揭示了二里头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此外,还出土了众多文物,如乳钉纹铜爵、绿松石龙形器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夏朝高超的手工艺和青铜铸造技术,还体现了古代中国对龙的崇拜和信仰。</p><p class="ql-block">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重要窗口。它不仅是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还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占据着无可替代、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关林庙,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是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是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也是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的古代经典建筑。</p><p class="ql-block">关林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历代扩建和修缮,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风格,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庙宇布局严谨壮观,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和关墓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当属舞楼,其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重檐楼阁的奇妙构造,全国罕见。</p><p class="ql-block">庙内还保存有许多与关羽相关的文物和碑刻,如“忠义”、“仁勇”八字墙、关羽坐像、睡像以及夜读《春秋》的像等。这些文物和碑刻不仅展示了关羽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德,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关羽的崇敬和纪念之情。</p><p class="ql-block">关林庙不仅是拜祭关公的圣地,也是感受历史与自然美景的好去处。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关羽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短暂却充实的四天,洛阳之行在我的心中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我衷心感谢陶学齐、崔莉、杜克让三位老同学、老战友的热情接待与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是你们的陪伴与每天的精心安排,让这次旅程充满了温馨与欢乐,变得格外难忘。</p><p class="ql-block">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我们不仅一同漫步在历史悠久的二里头遗址,探寻着夏商文明的神秘面纱;还游览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精湛雕刻,每一尊佛像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领略了老君山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间,仿佛步入仙境,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与宁静;步入洛邑古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都城,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更虔诚地走进了关林庙,深切地感受着关羽忠义精神的千年传承,那份忠诚与勇敢,激励着每一个到访者的心灵。</p><p class="ql-block">每天的精心安排中,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有那些洛阳丰富多样的美食。从地道的洛阳水席,到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再到地方特色的佳肴,每一道菜肴都让我们大饱口福,感受到了洛阳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你们的热情与关怀,让这段旅程充满了欢笑与感动。</p><p class="ql-block">这份情谊,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期待未来有更多相聚的机会,让我们再次携手共赴那些未完的故事与风景,续写属于我们的美好篇章。</p><p class="ql-block">再次感谢你们的陪伴与付出,愿我们的友谊如同洛阳古城一般,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共同见证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