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数学”——让思维看得见

东营飞扬妈妈

<p class="ql-block">  在20世纪末期,一位来自英国的心理学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古希腊哲学家、中世纪智者以及莱昂纳多·达·芬奇等人在思考时留下的图解痕迹。这些发现激发了他的灵感,促使他将这种图形化的思考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不仅革新了人们的思考模式,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结构,将知识间的联系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它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归纳知识点,促进了知识的结构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尤为显著,它能够让学生在视觉上直观地看到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从而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在“快乐农场”的情境下,学生们将探索并理解运算律(包括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通过具体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他们将体会到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体验数学的魅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巧手小工匠”单元则带领学生走进多边形的世界。学生们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在给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学生们将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一系列观察、操作和验证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还能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学会用这些图形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  “动物世界”单元则聚焦于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们将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和类比等活动,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将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以及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将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通过鼓励孩子们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变得可见,促进结构化学习。这种可视化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