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这句话,是对陕西和山西两省丰富文化遗产的生动概括。这两个省份分别以其独特的地下和地上文物,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去年十月自由行去了西安,被陕西博物院的藏品、兵马俑等深深的振憾!今年必须安排上地上文物的聚集地山西之行。这次我们在携程上报团,为提高出行的效率,报的是携程自营豪华团。我们选择出行地为太原,虽大交通自理,但携程仍负责接送机场的服务,10月15日我们飞到太原机场已晩上八点多,但一出航站楼驾驶员已在门口等候,真是无缝衔接,把我们送到太原洲际酒店。酒店之豪华,早餐之丰富超过我的预期!</p> <p class="ql-block">西式早餐</p> <p class="ql-block">早餐菜肴及现做菜品</p> <p class="ql-block">现做早餐</p> <p class="ql-block">10月16日正式开启太原寻古之旅,一个团15位游客,虽然是来自全国各地,但大多来自江,浙、沪一带,年龄60至70是主体,属于夕阳红旅游团。导游小邓姑娘工作负责,待人热情,讲解也到位,应该点个赞!</p><p class="ql-block">我们山西寻古之旅的第一站是晋祠。进入晋祠在首先要穿过晋祠公园,金秋十月正逢菊花斗姸的季节,美仑美奂,以图说话!</p> <p class="ql-block">《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所以晋祠是重中之重的行程,都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晋祠为国宝级博物馆,藏品高达七千多件。是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李唐晋阳起兵时也在此祭拜过。</p><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晋祠公园,步行千米是晋祠博物馆正门。入门后的中轴线上有座古戏台叫“水镜台”,此建筑十分有趣,汇聚了殿台楼阁,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如拼接而成。顶檐两角为“螭吻”神兽,木构建筑多为防火。</p><p class="ql-block">晋祠三大国宝建筑:辽金献殿,又称无钉殿,现存最早立交桥鱼沼飞梁,北宋代表作圣母大殿。 </p><p class="ql-block">三绝:三千年周柏,北宋彩塑侍女,难老泉。</p><p class="ql-block">三块名匾:难老,对越,水镜台。</p> <p class="ql-block">晋祠主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内供奉着周武王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在宋代被加封“显灵昭济圣母”。此殿高达19米,为重檐歇山顶形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大殿四周设有围廊,古称“副阶周匝”,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这就是晋祠三宝之一的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宋代原装,木结构代表。殿内存有四十三尊宋代彩塑。主像为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龛之内,坐于凤头椅上,头戴凤冠,身着蟒袍,神态端庄。侍从们手中各自捧着物品,生动地展现出宫廷生活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前廊廊柱上的八条木雕蟠龙,更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宝之二鱼沼飞樑,是水陆立交桥的鼻祖。</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宝之三献殿,金代原装,没有墙的殿,献殿是用于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明万历二十二年进行过重修。1955 年依照原式用原料翻修。这座献殿未用一颗钉子,完全由木头和卯榫修筑而成。献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后当心间敞开为门,四周宽厚的槛墙上安装着直棂栅栏,为单檐歇山顶,出檐极为深远。</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内原装彩塑仕女像,</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之二,周柏唐槐,周柏三千多年历史,虽树干显的历尽沧桑,但树冠仍绿叶繁多充满生机。唐槐也越千年绿荫疏影,陪伴支撑着周柏。</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之三难老泉,难老泉水从源于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泉水常年恒温17℃。水的流势不大,清澈如玉,常年不息。</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匾,三匾之一水镜台匾,高应元题写誉为雄伟之笔!</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匾之二,难老匾由傅山题写,誉为神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匾之三,对越匾由杨二酉题写,誉为秀丽之笔!</p> <p class="ql-block">晋祠一景一故事,美在不浮于表层,美在历代的刻碑匾联,美在古建古园林。</p> <p class="ql-block">游完晋祠我们就在附近的山西晋祠宴用餐,这个餐饮特具山西特色,中间还穿插刀削面表演,游客也可参与😀</p> <p class="ql-block">面点师傅表演刀削面后,团员也积极参与,先生也一试为快!</p> <p class="ql-block">山西寻古之旅的第二站雁门关。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登上雁门关,眺望曲折蜿蜒的古长城,耳边似乎听到金戈铁马的呼喊,历史烟云渐渐散去,空留一座城池遗迹让我们凭吊怀古……</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寻古之旅的第三站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的应县木塔是一座八角五层的楼阁式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是世上现存最高、最复杂、最卓越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塔身由近3000吨的木构件组成,使用了54种480朵斗拱,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斗拱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塔身还暗藏了环状结构的暗层,形成了五明四暗的塔身结构。然而,塔身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战火的破坏,近年来还遭受了人为破坏。尽管如此,应县木塔仍然屹立不倒,记录着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为保护古建筑,不能登塔只能虔诚仰望</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二位先生经过千辛万苦在民国时期发现并测绘的。梁思成曾为应县木塔撰文:“后来我发现,那是“长明灯”,自九百年前日日夜夜地亮到如今。向二位先生对中国建筑史上的卓越贡献致敬!</p> <p class="ql-block">山西寻古之旅第四站云岗石窟。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开凿历时约150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云岗石窟第一道门内是十三对“骑像四棱神柱”的礼佛大道</p> <p class="ql-block">穿过灵岩寺才到石窟正门</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窟群下,最为震撼的要属云岗大佛,仰望大佛高大挺拔、气势雄浑,霎时感到人的渺小。大佛面容淡漠平和,露出洞察万事万物睿智的微笑。当年古人在此参拜会是怎样的情景,心中苦难寄托于因果后是否得到圆满。</p> <p class="ql-block">走进洞窟,观摩石壁,都说“千年一眼看云岗”,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又有希腊、罗马装饰纹样,世界文明从始至终都有很多渊源。</p><p class="ql-block">我印象还算深的第七窟为云冈最早洞窟之一,窟内造像为胡风汉韵。风化侵蚀最严重的第十四窟,西面残顶坍塌,东侧仅有千佛柱支撑。</p> <p class="ql-block">山西寻古之旅第五站悬空寺。1500年前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北岳恒山悬空寺,重达10吨,只用十几根柱子支撑,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建筑奇迹之一。悬空寺是一座木质建筑,可以吃立千年不倒,靠特殊设计的飞梁支撑,同时受到三教的保护和修缮。悬空寺的木头材质结实,经过防虫防蛀处理,悬空寺的地形凹进去,避免了氧化和雨水的侵蚀,因此能够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坐落在恒山翠屏峰峭壁之上,巧妙利用自然形态,形成“奇”“悬”“巧”的独特建筑风格。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虚实相生,仿佛凌空欲飞。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感受古代工匠智慧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离地面高度约50米,最高处三教殿离地面90米,整个寺庙悬挂于峭壁之上,给人惊心动魄之感,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山谷,感受大自然壮丽与人类智慧并存。</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作为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体现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和融合,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今夜住大同金地豪生酒店,这里再介绍一下大同,也许很多人只知道大同产煤,是出煤老板的地方。这次到了大同,才发现这真是座被低估了的城市。大同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北魏百年古都,辽金两代陪都,明清两朝重镇。境内古迹众多,包括云冈石窟、大同古城、北岳恒山、大同长城、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等,是国家文物局支持建设的“博物馆之城”。</p>